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洪水预报,怎样做到提前吹哨却“八九不离十”?

2020-07-23 04:40:04

来源:科技日报

  洪水预报 怎样做到提前吹哨却“八九不离十”

  1998年,我国只有3300个报汛站,现在发展到超过12万个,现在借助水情信息交换系统,集齐12万多个报汛站的信息只要10—15分钟;采用气象水文预报耦合、人机交互技术等方法,我国精度不断提高,南方主要江河预报准确度能达到90%。

  本报记者 唐 婷

  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针对一场在途的洪水,尽早预判其过境的时间和峰值,对提早部署制定防御方案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7月2日和17日,长江先后发生了今年第1号和第2号洪水,我们提前两天就做出了洪峰精准预报。7月17日,太湖发生超标洪水,我们提前5天做出了太湖可能发生超标洪水的预判,提前2天做出了水位精准预报。”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以来,截至7月22日,全国水文部门共发布1034条河流1579个断面作业预报20.7万多站次,为主动防御洪水提供有力支撑。

  那么,洪水预报是怎么实现的?如何通过相关模型对降雨到洪水形成的过程进行模拟和推演?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模拟洪水形成过程

  由暴雨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并伴随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被称为暴雨洪水。我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南方一些地区春季也可能发生。

  “科研人员通过建立洪水预报系统,模拟从降雨到洪水形成的过程,进而对洪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减灾中心教授级高工张大伟说:“天上下多少雨,降雨在地面如何形成径流,径流形成后在坡面和沟道如何运动等,都是洪水预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降雨落到地面,首先是垂直方向运动,扣除蒸发、填洼等损失,若超过土壤下渗能力,在地面就形成超渗径流。下渗入土壤的水,在土壤中运动,继续渗入地下。土壤水蓄满后,多余部分的水在地面形成蓄满径流。所有地面径流沿着一定坡度和土壤水、地下水汇入河网,这就是流域降雨径流的大致过程。”刘志雨说。

  在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观测断面处。当近处的地面径流到达该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就是洪水起涨之时。随着流域远处的地表径流陆续流入河道,使流量和水位继续增长,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河流的观测断面时,洪水流量增至最大值。

  据了解,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净雨沿坡面汇入河网,然后经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这一过程称为流域汇流过程。

  结合流域内的降雨数据,水情预报人员可以进行流域产汇流情况预报。然后结合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进行流域内的降雨径流计算,一般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计算净雨,随后再采用单位线等汇流方法计算流域出口断面的径流过程。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一些完整的水文概念性模型来进行计算,例如常用的有新安江模型、陕北模型等,需要输入的数据主要是降雨数据和前期的土壤含水量数据等。

  降雨径流从支流汇入干流后的情况,需要通过河段洪水预报来进行推演和预测。“这一阶段常用的方法有相应水位(流量)法和马斯京根法,输入数据为上游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数据。”张大伟介绍。另外,采用水动力模型也可以对洪水演进过程进行计算,但水动力模型需要有非常详细的河道地形数据,对于资料不全的地区这种方法就不能发挥作用。

  实时校正提高预报精度

  洪水预报模型基本都是先确定好相关参数,然后结合观测到的历史水文资料,对洪水进行预报,这样的预报方案在实时预报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误差。

  在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时,张大伟认为,流域水文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而预报所用的模型或方法通常都采用了一系列的假设,对真实世界情况进行了概化处理;雨量站点监测数据或其他途径获取的降雨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降雨时空分布;流域中存在的许多小型水利工程的调度或下垫面出现大的变化后,可能无法及时在模型中反映。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预报人员通常利用雨水情报汛和水文应急监测信息,对洪水预报进行实时校正,以尽可能地提高预报精度。”刘志雨举例说,目前在华北山前平原区布设了170多个应急监测点,可根据上游监测信息,滚动修正预报,提高下游河道预报精度。在漳河、滹沱河的应用结果表明,这种“以测补报”的技术手段可将洪水预报准确度平均提高10%左右。

  事实上,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一直是水文预报人员追求的方向。近年来,水利部采取了有力措施推动水文测报科技发展。刘志雨介绍,1998年,我国只有3300个报汛站,现在发展到超过12万个;1998年采用电报传送方式,集齐3300个报汛站的信息需要两个小时,而现在借助水情信息交换系统,集齐12万多个报汛站的信息只要10—15分钟;采用气象水文预报耦合、人机交互技术等方法,我国洪水预报精度不断提高,南方主要江河预报准确度能达到90%。

  刘志雨说,目前多源信息融合、数据同化、集合预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布式模拟等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应用到洪水预报业务中,提升洪水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相关阅读
  • 文山学院党委书记熊荣元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文山学院党委书记熊荣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熊荣元简历   熊荣元,男,苗族,1968年12月生,云南马关县人,在...

    时间:07-23
  • 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正式发布

      中新网广州7月23日电 (郭军 张永 昭彭文)7月23日,《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已完成编撰,由中国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记者从中国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以...

    时间:07-23
  • 大连市政府:中超开赛是大事,将加强与中国足协沟通协调

      新华社大连7月23日电(记者公兵、蔡拥军、张逸飞)23日,大连市政府召开疫情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卫星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中超即将开赛在全国都是一件大事,目前大连赛区蓝区(比赛、训...

    时间:07-23
  • 网信办集中整治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

      中新网7月23日电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国家网信办决定自2020年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整治期间,...

    时间:07-23
  • 汪文斌:中方一直为美领馆依法履职提供便利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张素 李京泽)有说法称美方突然单方面要求中方限时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与中方没有为美国驻武汉总领馆重启提供便利有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对...

    时间:07-23
  • 美方指责中国外交官用虚假身份到登机口 中方:不符合事实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张素 李京泽)美方称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及两名外交官近期被发现使用虚假身份护送中国旅客到包机登机口。对于这一说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美方完全是...

    时间:07-23
  • 国办: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各地提早制定方案

      中新网7月23日电 国办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中包括,实行传染病报告首诊负责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加...

    时间:07-23
  • 矿物成分探测载荷:如何熬过火星寒冷的夜?

      中新网上海7月23日电 (郑莹莹)在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负责研制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和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两个有效载荷。   “天问一号”火星探...

    时间:07-23
  • 守护“火星之旅” 10个月的电如何保障?

      中新网上海7月23日电 (郑莹莹 郭超凯 缪新培)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23日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飞出地球,去火星“串门”。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对于环绕器而言,从地球飞往火星需要7...

    时间:07-23
  • “大卫星”“探测器”“空间站”:“胖五”三绝技开启新征程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电 题:“大卫星”“探测器”“空间站”:“胖五”三绝技开启新征程   作者 郭超凯 姜哲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7月23日托举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升空。至此,被...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