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交通部: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列车研制和试验

2020-08-06 15:0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日前下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门架应用,发展智能高速动车组,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研制和试验。

  《指导意见》要求,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指导意见》提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公路方面,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提升公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水平。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门架应用,推进车路协同等设施建设,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推动公路感知网络与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重点路段实现全天候、多要素的状态感知。应用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建设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一体的智慧路网云控平台。依托重要运输通道,推进智慧公路示范区建设。鼓励应用公路智能养护设施设备,提升在役交通基础设施检查、检测、监测、评估、风险预警以及养护决策、作业的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重点基础设施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智慧服务区,促进融智能停车、能源补给、救援维护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智能铁路方面,运用信息化现代控制技术提升铁路全路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铁路智能检测监测设施,实现动车组、机车、车辆等载运装备和轨道、桥隧、大型客运站等关键设施服役状态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智能维护。建设智能供电设施,实现智能故障诊断、自愈恢复等。发展智能高速动车组,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研制和试验。提升智能建造能力,提高铁路工程建设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开展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智能化建造等研发应用。

  智慧民航方面,加快机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项设施全面物联,打造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智慧机场。鼓励应用智能化作业装备,在智能运行监控、少人机坪、机坪自主驾驶、自助智能服务设备、智能化行李系统、智能仓储、自动化物流、智慧能源管理、智能视频分析等领域取得突破。推进内外联通的机场智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新一代空管系统,推进空中交通服务、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智慧化。推动机场和航空公司、空管、运行保障及监管等单位间核心数据互联共享,完善对接机制,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航空器全球追踪、大数据流量管理、智能进离港排队、区域管制中心联网等,提升空地一体化协同运行能力。

  《指导意见》明确,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方面,结合5G商用部署,统筹利用物联网、车联网、光纤网等,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建设。逐步在高速公路和铁路重点路段、重要综合客运枢纽、港口和物流园区等实现固移结合、宽窄结合、公专结合的网络覆盖。协同建设车联网,推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应用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支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在重点桥梁、隧道、枢纽等应用适用可靠、经济耐久的通信技术,支撑设施远程监测、安全预警等应用。积极推动高速铁路5G技术应用。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国家卫星通信等设施部署情况和要求,研究应用具备全球宽带网络服务能力的卫星通信设施。

  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方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推动卫星定位增强基准站资源共建共享,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服务。推动在特长隧道及干线航道的信号盲区布设北斗系统信号增强站,率先在长江航运实现北斗系统信号高质量全覆盖。建设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整合行业北斗系统时空数据,为综合交通规划、决策、服务等提供基础支撑。推进北斗系统短报文特色功能在船舶监管、应急通信等领域应用。探索推动北斗系统与车路协同、ETC等技术融合应用,研究北斗自由流收费技术。鼓励在道路运输及运输服务新业态、航运等领域拓展应用。推动北斗系统在航标遥测遥控终端等领域应用。推进铁路行业北斗系统综合应用示范,搭建铁路基础设施全资产、全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铁路北斗系统地基增强网,推动在工程测量、智慧工地等领域应用。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等领域应用。

  • 相关阅读
  • 盯防疫抓抗洪战脱贫……给基层干部更多关爱和保障

      半月谈评论员马莎   入汛以来,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陆续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作为防汛工作的重要力量,基层干部不畏艰险,奔赴防汛一线。上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半年又面临防汛...

    时间:08-07
  • 张纪南:社保“减免缓返补”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2万亿

      【张纪南:社保“减免缓返补”等政策预计全年将为企业减负超过2万亿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社保“减免缓返补”等政策,为企业减负,稳住现有就业岗位。上...

    时间:08-07
  • 应急管理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 坚决遏制井喷事故发生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就开展石油天然气井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相关单位有效防控石油天然气井控安全风险,强化油气增储扩能安全生产...

    时间:08-07
  • 科普短视频,让“高冷”知识更好玩

      拉近大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  科普短视频,让“高冷”知识更好玩  科普达人宁原正在录制短视频。曲 新摄  从美食美妆到科学教育,中国短视频内容正从泛娱乐休闲类向知识分享等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拓...

    时间:08-07
  • 黄河沙退水清正成为现实:20年植被覆盖率提升近1倍

      20年植被覆盖率提升近1倍 入黄泥沙年均减少超4亿吨  黄河,沙退水清正成为现实(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25))  真是一道奇景:黄河水,变清了!  5月中旬以来,平日浊浪滔天的黄河壶口,竟不时变身清...

    时间:08-07
  • 新建专用道,压减停车位 城市让慢行更通畅

      城市,让慢行更通畅(民生视线)市民在北京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道上骑行。任 超摄  市民在唐山市超级绿道项目凤凰山公园段漫步。杨世尧摄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城市快速发展,很多地方交通系统的...

    时间:08-07
  • 抗疫国家级表彰推荐公示,有29个被黑框圈起的名字

      近期,各省份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评选推荐工作的部署要求,陆续公示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本省推荐对象。   其中有一部分名...

    时间:08-07
  • 赤水河全面禁渔的三年:渔民退捕上岸 执法有力跟进

      赤水河 全面禁渔这三年(人民眼·长江十年禁渔)  引子  花了近1.3万元,购买13955尾鱼苗增殖放流——这份生态修复补偿,让王洪春教训深刻。  家住赤水河边,祖祖辈辈打鱼为生,货船司机王洪春熟谙各...

    时间:08-07
  • 刘昆:积极有为 推动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权威访谈·乘势而上 奋勇前进】刘昆:积极有为 推动财税政策落地见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支差距明显加大。如何解决收支压力?如何保障各项民生支出...

    时间:08-07
  • 赵正永案约6.31亿财物被查封 涉案财物该怎么处置?

      调查 | 涉案财物怎么追怎么管怎么处置?   韩亚栋   7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受贿案一审宣判。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其受贿7.17亿余...

    时间:08-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