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赴黎维和部队单批次清排雷场面积创新纪录

2020-08-11 23:35:42

来源:新华网

  中国赴黎维和部队单批次清排雷场面积创新纪录

  新华社贝鲁特8月11日电(孙帅)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官兵11日完成在黎最后一次扫雷作业,创造了单批次清排雷场面积突破一万平方米的纪录。

  扫雷作业当天清晨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划定的人道主义扫雷任务雷场进行。扫雷监督员郑洪亮带领4名扫雷作业手,分成两组同时进入最后2条作业通道。扫雷作业手严格按照联合国《扫雷标准作业程序》规定进行扫雷,于当天下午完成该雷场全部清排任务。

  联黎部队地雷行动中心主管比拉尔在验收时说,中国维和扫雷官兵不惧艰险征战“蓝线”,担负着联黎部队最危险的任务,“联黎部队和黎巴嫩人民都非常感激你们的辛苦付出”。他表示,中国维和扫雷官兵已经在‘蓝线’执行扫雷任务14年,创造了扫雷“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和‘零伤亡、零事故’的优异成绩,“是联黎部队最好的扫雷队伍”。

  自去年5月底部署到黎巴嫩以来,中国第18批赴黎维和部队的扫雷官兵迄今累计清排作战雷场4个、疑似雷场1个、人道主义雷场1个,发现并销毁地雷1577枚,清排雷场面积总计达10427平方米。这是自2006年中国开始向黎巴嫩派出维和部队以来,中国维和扫雷官兵首次单批次清排雷场面积突破一万平方米。

  中国第18批赴黎维和部队原定任务期一年,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推迟两个多月轮换。

  • 相关阅读
  • 五位交通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讲述交通扶贫故事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道路通,百业兴——五位交通扶贫干部和典型代表讲述交通扶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魏玉坤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交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时间:08-12
  • 新华时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新华社杭州8月12日电 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新华社记者冯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从餐厅食堂到酒馆饭店,食客已散佳肴未动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随处可见,有人...

    时间:08-12
  • 贵州启动2020年“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

      中新网贵阳8月12日电 (记者 张伟)2020年8月至11月,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启动2020年“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夏秋攻势行动,千方百计把贵州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提升贵州农产品竞争力、影响力,...

    时间:08-12
  • 云南西双版纳为亚洲象举办“节日盛宴”

      新华社昆明8月12日电(记者严勇、姚兵)临近中午,在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野象谷景区,等到亚洲象悉数“入席”,游客才开始动筷子,共同享受一场以“雨林象餐”为主题的盛宴。  8月12日,为庆...

    时间:08-12
  • 宁波别样“扶贫经”:爱心“变现”入山支招

      中新网宁波8月12日电(记者 李典)来自浙江宁波余姚的姚国祥回忆起10年前的冬季探访贵州雷山县学校的场景:寝室是木板拼凑起来的房子,北风透过木板间手指宽的缝吹过来;孩子们吃的则是每周从家里挑来的米...

    时间:08-12
  • 青海强调汲取木里矿区非法开采教训

      新华社西宁8月12日电(记者王浡)12日上午,针对媒体报道木里矿区非法开采问题,青海省召开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事件调查进度与初步调查结果,以此为戒对全省干部开展警示教育...

    时间:08-12
  • 由小农场看大文章:浙江省域国土空间“呵护记”

      中新网杭州8月12日电(王逸飞 汪旭莹)与他人聊起当地农村的变化,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镇长、千岛湖高铁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方胜杰常笑称,自己还有一个“农夫”身份。   在距淳安城区近30公里的王家源村,...

    时间:08-12
  • 四川省在建最长高瓦斯隧道贯通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齐中熙)记者12日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铁十八局集团参建的四川省在建最长高瓦斯隧道——巴通万高速公路王家岩隧道贯通。  王家岩隧道全长4958米,是巴通万高速公路...

    时间:08-12
  • 新华网评:基层干部“匿名化”倾向必须警惕

      面对上级调研,反映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不愿说出核心问题;面对问卷调查,电子版的还能多写几句,手写的怕笔迹暴露就“意思意思”;面对记者采访,“不提自己的名字”成为愿意发言表态的前提。当前,基层...

    时间:08-12
  • 新华网评: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不能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往今来,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但曾几何时,中国...

    时间:08-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