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家:洪涝灾害影响有限,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2020-08-24 21:28:28

来源:中国网

  今年以来,先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近期又是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国粮食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也引发了社会大众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关注。尽管遭遇了这样的困难,但要看到,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粮食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加工到运输、流通,都在努力确保粮食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可以说,到目前绝大多数人们已经可以不用为吃饭问题担忧。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首先,从粮食供需状况看,我国粮食尤其是口粮,供给充足,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生产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16年丰收,2019年粮食产量达到6.64亿吨,其中稻谷2.1亿吨、小麦1.34亿吨、玉米2.61亿吨。按照当年统计人口数量,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已经连续多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折算到每日占有量来看,每日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3公斤,也超过了居民每日的消费需求。

  贸易上,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量保持在1亿吨以上,但这其中大部分是大豆、粗粮等饲料粮,谷物仅占很小部分。2019年大豆进口量达到8851.1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79.4%。而且,谷物进口从2017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大米,我国大米进口量明显下降,从2017年突破400万吨的高位回落至2019年的255万吨,但出口却增加到275万吨,是5年来第一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谷物的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满足国内的多元化需求。总的来看,我国谷物和口粮的自给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自给率分别为97.6%和99.1%。

  库存上,我国的粮食库存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库存,一是社会库存。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去库存”力度,玉米库存大幅下降,但总库存仍处于高位。据有关机构估算,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储备库存在3亿吨左右,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是政府库存。其他还有农户自留的粮食和企业的存货,这些也是粮食库存的重要组成。

  消费上,我国居民的口粮消费,主要是大米和小麦。按照居民健康饮食消费标准,每年人均口粮消费量在140公斤左右。2019年我国稻谷和小麦两种口粮的产量合计达到3.43亿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45公斤,超过了居民营养所需的消费量。就消费数据而言,目前我国没有官方的统计,按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8/2019市场年度,中国小麦、大米的消费量分别是1.25亿吨、1.43亿吨,这也是低于我们当前产量的。而且,口粮的消费是在逐年降低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谷物年人均消费量从138.9公斤一路降低至116.3公斤。

  其次,从灾害影响看,我国农业的特点是怕旱不怕涝,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限。

  今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引起关注,特别是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据8月13日的国家防总消息,今年洪涝灾害导致603.26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114.08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地区。而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606.4万公顷,受灾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很小部分,而且洪水灾害也不可能会导致整体粮食减产。从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看,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比2019年增长0.9%;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比2019年增长3.9%。目前的基础很好,从全年粮食生产来看,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从生产区域来看,60%的秋粮在北方地区,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而在长江中下游等受灾地区,得益于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通过各项救灾措施,加强种植管理,洪涝灾害的影响是可以降到最低的。

  最后,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看,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粮食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基础设施支撑粮食产能提升。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今年要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推动每亩产量增加100公斤,这将大大提高粮食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划定并加快9亿亩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并搭建一系列配套设施,确保粮食产量得到巩固和提升。

  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贡献明显。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数千个高产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实现了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粮食亩产从1978年的168.5公斤提高到2019的381公斤。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我国在全国建成了大量灾害地面监测站网,并建立完善了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同时,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气象等新型技术在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大幅增强,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综合来看,我国粮食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供给充足,贸易渠道通畅,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居民的消费需求。但也要看到,目前我们的口粮是充足,但未来饲料粮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肉类的消费需求会增加,而且我国的资源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压力重重。因此,我们仍然要坚持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可以根据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适度购入粮食,但绝不能放弃“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根本策略。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书写追赶和引领时代的伟大传奇

      新知新觉:书写追赶和引领时代的伟大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

    时间:08-25
  • 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有的放矢: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始终代...

    时间:08-25
  •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深化反恐合作

      新华社联合国8月24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4日在安理会关于恐怖行为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视频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和恐怖主义带来的...

    时间:08-25
  • 宁夏开展根治欠薪夏季专项执法行动

      新华社银川8月25日电(记者靳赫)为实现欠薪隐患早发现、欠薪问题早处置、历史陈案有效化解,近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根治欠薪夏季专项执法行动。   记者从宁夏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

    时间:08-25
  • 专家称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

      专家称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在近日于山西省长治市召开的“第二届紫外LED长治产业发展峰会”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理事长吴玲表示,第三代半导体的发...

    时间:08-25
  • 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广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九分石头一分土”,村民1200多人,到2015年全村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2.8%。  近些年,广西持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力度。大莫村...

    时间:08-25
  •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伟涉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李伟简历   李伟,男,汉族,1963年5月生,北京人...

    时间:08-25
  • 谎言带不了“新冷战”节奏

      谎言带不了“新冷战”节奏  【鸣镝】  本月中旬,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先后访问捷克、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和波兰四国,其访问的关键议程,就是在5G、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内,对中国“围追堵截”,继续拉拢欧...

    时间:08-25
  • 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万象宣言: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电 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24日通过视频方式召开,并发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万象宣言》,提出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和确保经济社会复苏,共建人...

    时间:08-25
  • 世界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启动荷载试验

      世界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启动荷载试验  本报福州8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强)今晚8点多,两列载重2000多吨的货运重载列车先后驶上世界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对这座即...

    时间:08-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