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擦亮“华北水塔”招牌 山西3年引黄补汾逾12亿立方米

2020-08-25 18:43: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8月25日电 (杨佩佩)为维持汾河生态流量,山西通过已建成的万家寨引黄工程、沁河和川引水枢纽、北赵引黄联接段工程向汾河干流补水。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25日召开的发布会上,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白小丹说,2017年至今,累计调引黄河水12.19亿立方米。

  山西被誉为“华北水塔”,作为资源能源大省,由于开发过度、植被破坏、采砂排污,山西汾河流域一度“有河无水,有水皆污,遍体鳞伤”。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汾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汾河干流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

  白小丹介绍,为实现汾河“风光美起来”,山西推动实施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建设。其中,13.5公里先行示范段工程已启动,计划年内主体工程完工,同时,力争年内全面开工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工程建设。“此项目是‘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有力举措。”

  其间,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李凌升对汾河流域水质状况及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通报。今年1月至6月,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质,累月及单月水质均创历年同期最优。7月,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继续保持稳定达标,改善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汾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汾河干流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 杨佩佩 摄 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汾河生态保护与修复,汾河干流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 杨佩佩 摄

  针对汾河流域天然径流量少、水质污染严重、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等问题,山西已推进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并开展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级干部赵福义介绍,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共81个项目,主要为河流水系及水生态保护恢复、造林绿化治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用地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

  “此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汾河中上游周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构建汾河中上游‘水丰、质好、河美’的汾河生态廊道。”赵福义说,同时,有利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绝对贫困区的生态扶贫,进一步保护好“华北水塔”,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夯实生态屏障。(完)

  • 相关阅读
  • 国土三调今年首轮督察结束 通报83个弄虚作假调查不实问题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今年首轮督察结束 通报83个弄虚作假调查不实问题   8月26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举行组建以来的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开展督察的相关情...

    时间:08-26
  • 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南苏丹对当地医护人员展开培训

      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南苏丹对当地医护人员展开培训 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当地时间8月24日上午,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来到朱巴教学医院实地考察,并在中国援建的朱巴教学医院门急诊楼会议厅举办...

    时间:08-26
  • 黑土地上种出扶贫“黑元宝”

      黑土地上种出扶贫“黑元宝”  新华社哈尔滨8月26日电(王鹤)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66岁的焦国胜说,自己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赚钱,住上三间大瓦房。   焦国胜是黑龙江省汤原县香兰镇新建...

    时间:08-26
  • 打破职业“天花板” 山东郯城4名村书记考入事业编制

      4名村书记“入编”之后   在外人看来事业编是铁饭碗   在他们看来这是压力也是动力   7月23日,临沂市郯城县卢志祥、孙记发、王竞争、张道宪等4名专业化管理农村党组织书记,获得了郯城县机构...

    时间:08-26
  • 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加快畅通

      本报南宁8月25日电 (记者庞革平)25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不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加快畅通,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今年1至7月,...

    时间:08-26
  • 我国科学家在蜱及蜱媒传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科学家在蜱及蜱媒传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前沿】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记者刘小兵 通讯员张振威)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曹务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合...

    时间:08-26
  • 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在这里,有太多创新创业的故事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在这里,有太多创新创业的故事(深度观察)   1980年—2020年,这是深圳经济特区破土而出、蓬勃生长的40年。   40年前的1980年...

    时间:08-26
  • 深圳,四十不惑——从“试验田”到“示范生”勇担新使命

      【经济特区辉煌40年】   开栏的话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20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经济特区发挥了“试验田”和“窗口”的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时间:08-26
  • 总书记的一番话,是提振剂,更是指路牌!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刘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历史宏阔的大局观念、立意深远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强的战略性、方向性、指导性。”北京科技战略决...

    时间:08-26
  • 高质量发展要站在世界制高点

      (人民粤读·解码特区40周年②)高质量发展要站在世界制高点   核心观点:   □对于经济特区而言,高质量发展锁定的目标不是比以前强,而是要站在世界的制高点。   □经济特区要充分发挥互联互通...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