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提出推动中欧关系“4个坚持”

2020-09-16 09:04:4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14日,习近平同德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视频会晤。 △9月14日,习近平同德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视频会晤。

  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习近平指出,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越是面对这样的形势,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坚定不移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断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当天的视频会晤中,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到“4个坚持”。

  ——坚持和平共处

  中欧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坚持开放合作

  中方将通过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的更好联通、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更加强劲、更可持续。

  ——坚持多边主义

  中方愿同欧方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加强对话和协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对话协商

  中欧要把握好中欧关系合作发展的主流,以对话化解误解,以发展破除难题,妥善管控分歧。

  “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如何发展,习近平主席的“4个坚持”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立场、中国态度。

  在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阐明了中方在涉港、涉疆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涉港、涉疆问题的实质是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保护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权利。

  关于人权问题,习近平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道路,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始终。

  习近平表示,中方不接受人权“教师爷”,反对搞“双重标准”。中方愿同欧方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加强交流,共同进步。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将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就抗疫和全球卫生合作保持紧密联系,展现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意义和全球影响。

  习近平指出,“下一步,双方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配合,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要有序恢复人员往来,为货物跨境流动提供便利。

△满载618.6吨医疗物资及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的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满载618.6吨医疗物资及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的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9月12日,编组50辆,满载医疗物资、电脑机箱、光缆、无纺布制品和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的一列中欧班列从武汉吴家山站驶出,这是湖北跨境电商B2B出口产品首次搭乘武汉中欧班列销往欧洲。

  中欧班列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今年8月累计开行1247列、发送货物11.3万标箱,再创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中欧班列挑起了陆路运输的“大梁”,成为各国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

  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理念,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中欧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习近平表示,中国市场保持对欧开放,欢迎更多优质安全的欧盟农产品进入中国。

  会晤当天,中欧双方正式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这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协定纳入双方共550个地理标志(各275个),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

△中欧双方代表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上的签字 △中欧双方代表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上的签字

  根据协定,安溪铁观音、五常大米、四川泡菜等我国第一批100个知名地理标志将在协定生效后立即获得欧盟的保护,有效阻止仿冒等侵权行为的发生。第二批175个地理标志将于协定生效后四年内获得保护。我国相关地理标志产品有权使用欧盟的官方标志。

  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欧盟优质特色产品也将受到高水平保护,进入中国市场。

  中欧经济总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重要内容。

  中欧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将有利于促进双边地理标志产品贸易,充分体现中欧双方坚持开展自由和开放贸易、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的承诺,为中欧经贸合作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中希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中希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习近平还就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等表达了中方立场,提出双方要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推动合作提质升级,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

  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张,为“中欧关系号”班列健康平稳行驶注入信心,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程昱

  资料丨张亚楠 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 相关阅读
  • 记辽宁、上海、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

      “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  ——记辽宁、上海、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  “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除夕夜,广东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总领队、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孤身一人“...

    时间:09-17
  • 30年升温10℃ “新北极”正在形成

      30年升温10℃ “新北极”正在形成  今日视点  挪威的朗伊尔城,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上、朗伊尔河谷的下游,这里地处北纬78度,距离北极点只有13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北极最近的城市。  曾经,这里的冰...

    时间:09-17
  • 宣言:丹心从来系家国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丹心从来系家国   宣言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在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历经百转千回,那些无法被时光冲淡的,是精神的凝聚、价值的沉淀;那些始终激励人们前行的,是家国的书...

    时间:09-17
  • 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继续上升说明了什么

      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继续上升说明了什么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形象的好感度继续上升,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同,是对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高度认同...

    时间:09-17
  • 跨省游放开后中国首趟铁路扶贫旅游专列开行

      中新社上海9月16日电 (王子涛)9月16日19时36分,“静安-文山号”旅游扶贫专列Y491次列车载着200余名上海游客从上海南站驶出,前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开启为期14天的红色之旅。这是上海文山...

    时间:09-17
  • 与总书记一起重温“半条被子的温暖”

      与总书记一起重温“半条被子的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16日赴湖南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让我们与总书记一起重温“半条被子的温暖...

    时间:09-16
  • 人民日报评论员: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人间正道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人民日报9月17日评论员文章: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人间正道——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

    时间:09-16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中国与联合国:消除贫困、和平发展”线上“新时代大讲堂”活动上的致辞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时代大讲堂”活动,围绕“中国与联合国:消除贫困、和平发展”主题同大家进行交流。   75年前,联合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应运而生,75年来,联合国作为代表性最强、权威性...

    时间:09-16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中国与联合国:消除贫困、和平发展”线上“新时代大讲堂”活动上致辞

      2020年9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中国日报社举办的“中国与联合国:消除贫困、和平发展”线上“新时代大讲堂”活动上致辞。   马朝旭表示,75年前,联合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应运而生,75...

    时间:09-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