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科院正按规划路线图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

2020-09-18 15:5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电 (郭超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18日在福州表示,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已实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一步“太极一号”的基础上,中科院正按规划路线图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

  当天,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开幕式。吴岳良在会上做题为《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与“太极一号”卫星技术验证结果——“太极一号”迈出奠基性的第一步》的主旨报告。

  中科院从2008年就开始前瞻论证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经过多年科学前沿研究,提出了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确定“单星、双星、三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并于2018年8月在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立项实施“太极计划”单星工程任务,“三步走”的第一步正式启动实施。“太极一号”科研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完成卫星研制,并在2019年8月底成功发射“太极一号”卫星。

  “太极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阶段在轨测试任务的顺利完成,迈出了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第一步,也为中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引力波是物质和能量的剧烈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波。爱因斯坦一个世纪前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已在2015年首次在地面被直接观测到。

  吴岳良表示,引力波的发现使得人类可探测到基于电磁波无法观测到的宇观尺度和新的天体现象。空间太极计划-引力波探测星组是由3颗卫星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在地球绕日轨道发射入轨后位于偏离地球-太阳方向约18-20度的位置进行绕日运行。

  近期,中国科技部发布了引力波探测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将为中国引力波基础研究和相关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奠定基础。(完)

  • 相关阅读
  • 张军:习主席讲话为联合国的未来指明方向、增添信心、注入力量

      中新社联合国9月21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1日在纽约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记者吹风。   张军说,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的举行标志着第75届联大主...

    时间:09-22
  • 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立场不会改变——写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

      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立场不会改变  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相关纪念活动以“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为主题展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

    时间:09-22
  • 广东清远市副市长彭裕殿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广州9月22日电 (索有为)广东省纪委监委22日通报,清远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彭裕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彭裕殿简历   彭裕殿,男,1974年6...

    时间:09-22
  •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 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总体目标方面,《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

    时间:09-22
  • 中国“慧眼”卫星发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慧眼”(HXMT)卫星又有重磅发现——其最新观测结果发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这对于研究黑洞附近的广义相对论效应、物质动力学过程和辐射机制等具有重大意义...

    时间:09-22
  • 山东高青县政府官网泄露执法人员身份证号,回应:会尽快处理

      2017年底和2019年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曾经两度集中曝光过多地政府官方网站、学校官网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身份证号、家庭具体地址、电话号码等)的案例,如今,这一泄露行为仍然大批量存在。...

    时间:09-22
  • 因为这个基因突变 水稻学会“午睡”并耐旱

      因为这个基因突变 水稻学会“午睡”并耐旱  科研圈   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记者9月16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研究发现水稻基...

    时间:09-22
  • 零下八十摄氏度,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零下八十摄氏度,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有助解释极端环境下水的异常特性  科技日报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

    时间:09-22
  • 革命老区百万元“悬赏”科技应用新场景

      贵州遵义探索新科技与新经济赋能共生  革命老区百万元“悬赏”科技应用新场景  实习生 张 楠 本报记者 何星辉  直播卖货、云端开会、机器人配送……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片段,而是疫情下的新经济剪影...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