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东部多地气温创下半年新低 南方城市“跑步入秋”

2020-09-22 00: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一场秋雨一场凉,时至9月下旬,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正加速扩围“领地”。眼下,新一轮大范围降水的到来,让中东部多地气温创下半年新低。气温的下降也将气象地图上的夏秋分界线往南推进,南方不少地区正“跑步入秋”。

 资料图。 武俊杰 摄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中东部地区“秋雨”上线 

  上一轮全国大范围降水刚刚离开,一轮新的降水天气过程又到中东部地区“打卡”了。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夜间至23日,受高空槽东移影响,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1日夜间至22日,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有4~6℃降温。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9月22日20时-23日20时) 来源:中央气象台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9月22日20时-23日20时) 来源:中央气象台

  22日至23日,华北、东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南部、浙江西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广东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90毫米)。

  值得一提的是,这轮降水过程有利于汉江流域一带的水库蓄水,不过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交界处一带则需警惕强降雨引发的各类次生灾害。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于9月21日18时联合发布蓝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9月21日20时至9月22日20时,贵州西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局地可能发生山洪灾害。同时,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也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9月21日20时至9月22日20时,贵州西北部局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资料图:2019年10月,山西太原民众穿厚衣出行。受冷空气影响,山西多地持续降温。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降温模式开启 南北方入秋进程加快

  雨声飕飕催早寒,在降水和冷空气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气温将明显下滑,一些地方的气温甚至已经让人感到如深秋般清冷。

  在北方,西北地区最先开启降温,像是西安,20日最高气温还有29.3℃,21日~23日将降到只有20℃上下。华北一带气温也将在波动中下滑,30日前后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将不足25℃。东北不少地方22日前后气温还可能创下立秋后新低,城市中,哈尔滨、长春、沈阳最低气温不足10℃。

  南方的江淮、江南等地过去几天雨水频繁,气温已经处于偏低状态,未来几天又有冷空气和降水影响,气温还会继续走低,合肥、武汉等城市下周初最高气温将只有20℃上下,几乎相当于常年10月下旬甚至是11月上旬的气温水平,冷如深秋,成为全国气温偏低最为明显的区域。

  气温的下降也将夏秋分界线往南推进,常年白露节气期间,秋天范围继续扩张,夏秋分界线通常会推进到淮河沿线,而今年截至9月17日,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已有秋意。杭州于17日开启了入秋进程,杭州平均入秋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过去五年,杭州的夏秋转换都是在10月完成,如果今年9月17日入秋,属于“跑步”入秋。

    资料图:9月7日,沈阳出现降雨天气,市民冒雨出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9月7日,沈阳出现降雨天气,市民冒雨出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警惕秋台风!10月上旬仍有台风生成

  9月21日下午2点,今年第12号台风“白海豚”(英文名称:Dolphin;名字来源:中国香港;)在日本以南洋面上生成,5点钟其中心位于日本高知县偏南方约900公里。

  中央气象台预计,“白海豚”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21-23日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9-10级,23-28米/秒),24日在日本南部沿海逐渐减弱并变性为温带气旋。“白海豚”未来对中国无影响。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10月上旬会生成的台风。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0月上旬,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还将有1~2个台风生成。

  21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围绕台风召开了通气会。会上透露,截至2020年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个台风生成,较多年同期平均(18.1个)偏少6.1个。其中,台风“鹦鹉”、 “黑格比”、 “米克拉”和 “海高斯”等4个台风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较多年同期平均(5.8个)偏少1.8个。

  眼下,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有公众比较关心,假期期间是否会有台风“搅局”?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表示,从现在来预判国庆期间的台风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从以往的数据来看,1949年以来共有17个年份台风在国庆假期登陆中国,约平均每4.2年国庆期间就有台风登陆中国一次。最近一次在国庆期间登陆中国的台风是2019年10月1日登陆的“米娜” (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和他的农民朋友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

    时间:09-22
  •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乌鲁木齐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央组织部获悉,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于9月21日抵达乌鲁木齐,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据了解,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来自...

    时间:09-22
  • 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厦门9月22日电 题: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记者付敏、张逸之  竹造的穹顶连着半墙的窗帘,阳光从竹子间隙中透过,斑驳而轻柔;客座区,游人三两一桌,细品咖啡...

    时间:09-22
  • 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的水口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图为8月25日,航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水口村,曾经贫困村如今旅游点。刘占昆 摄   (中国减贫故事)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时间:09-22
  • 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追寻先烈足迹】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鲍宇雁 实习记者 杨天姿】1950年11月,一列北上的火车满载着志气高昂的士兵停靠在沈阳火车站,稍作停留,火车便一...

    时间:09-22
  • 维和三十年丨以国之名 为和平出征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和平需要行动、付出和牺牲,守护世界和平中国从不缺席。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维和任务,时刻考验着中国维和军人的专业素质。严峻的安全形势、恶劣的卫生环境,随时威胁着中国维和...

    时间:09-22
  • 国际时评|倡导绿色发展 中国行动展现担当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罗国芳)日前,中国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发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并捐赠给联合国,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这一捐赠是近年来...

    时间:09-22
  •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王迎霞  小时候读《三国》,常晓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这位80后没有想到,自打成为科技特派员,他借来了更大的“东风”——科技,不但把五谷杂粮...

    时间:09-22
  • 坚持辩证思维 打赢脱贫攻坚战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

    时间:09-22
  •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教育透视】  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这对于...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