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运河畔的北京CBD和国家文创试验

2020-09-22 08:5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题:大运河畔的北京CBD和国家文创试验区

  中新网记者 杜燕

  “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一句俗语道出了中国大运河在历史上对沿线城市的独特意义。

图为大运河森林公园夜景。(拍摄于2020年1月10日) 图为大运河森林公园夜景。(拍摄于2020年1月10日)

  中国大运河项目于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其中,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纵贯2500多年,大运河作为“功能运河”在岁月沧桑中逐渐褪色,却在光阴荏苒中因“经济运河”“文化运河”“生态运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大运河北端的北京,正依河蓬勃发展。

  当年,工业厂房伴水而建,成为支撑新北京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如今,河畔的老旧厂房“腾笼换鸟”,变身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区,汇集在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简称“国家文创实验区”)内,引领首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自2014年7月成立至今,国家文创实验区保持“试验田”本色,共转型升级59个特色文创园区。区内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到3.48万家,汇聚了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文化类独角兽企业、164家文化类总部企业,其中外资文化总部企业92家。

  2019年,国家文创实验区1111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270.4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北京市文化产业收入约10%,成为引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就在两周前,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利用北京CBD国际商务功能优势,提升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领域商务服务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国家文创实验区所“走出去”依托的北京CBD,正努力建设国际一流CBD,打造北京对外开放高地。

  根据《2020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报告》,在全球21个商务区中,北京CBD排名由全球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并蝉联中国榜首。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CBD功能区内,外资企业突破1万家,占北京市的近1/3。汇集世界500强企业23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家,占全市的50%。国际金融机构过百家,占北京市的70%。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资本市场面临极大挑战。北京CBD没有降低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线上对接、云服务等多种方式顺畅项目对接,仅今年一季度落户高质量企业37家、外商投资企业60家,引入6家总部企业。上半年,北京CBD实现税收超过600亿元。

  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透过玻璃窗,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处处透露着绿意与生机。

  连同大运河终点与北京市区的支线叫通惠河。河北岸,曾有北京第一机床厂。如今,这里成了占地2.25公顷的CBD城市森林公园,白领们以及周围居民可以在这里小憩。

  南濒CBD的亮马河,在高楼大厦间水流潺潺,柳枝摆动;依据历史典故,梳理出文化溯源脉络,设置“饮马花溪”等景观节点。

  这些都是北京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缩影。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将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重点,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为保护主线,加强大运河文化带整体保护利用,让千年运河重焕生机,更让沿线地区在发展中更美丽、宜居。

  一河通古今,孕育京杭两地繁华;一脉传千年,见证南北两地共赢。如今,运河北端的北京,正携手津冀,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南端的杭州,正拥抱长三角,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

  就在崛起的大运河畔,京杭对话将于9月23日拉开大幕。京杭将携手创新发展,为运河城市发展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走向“美美与共”。(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和他的农民朋友

      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

    时间:09-22
  •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抵达乌鲁木齐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从中央组织部获悉,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于9月21日抵达乌鲁木齐,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据了解,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来自...

    时间:09-22
  • 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厦门9月22日电 题:老厂房变身“梦工厂”折射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变迁  新华社记者付敏、张逸之  竹造的穹顶连着半墙的窗帘,阳光从竹子间隙中透过,斑驳而轻柔;客座区,游人三两一桌,细品咖啡...

    时间:09-22
  • 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的水口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图为8月25日,航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水口村,曾经贫困村如今旅游点。刘占昆 摄   (中国减贫故事)一个江西山村的脱贫情话:我“氧”你...

    时间:09-22
  • 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追寻先烈足迹】长津湖战役|“气多”战胜“钢多”的殊死之战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鲍宇雁 实习记者 杨天姿】1950年11月,一列北上的火车满载着志气高昂的士兵停靠在沈阳火车站,稍作停留,火车便一...

    时间:09-22
  • 维和三十年丨以国之名 为和平出征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和平需要行动、付出和牺牲,守护世界和平中国从不缺席。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维和任务,时刻考验着中国维和军人的专业素质。严峻的安全形势、恶劣的卫生环境,随时威胁着中国维和...

    时间:09-22
  • 国际时评|倡导绿色发展 中国行动展现担当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罗国芳)日前,中国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发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并捐赠给联合国,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这一捐赠是近年来...

    时间:09-22
  •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六盘山下 科技吹来脱贫“东风”  王迎霞  小时候读《三国》,常晓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这位80后没有想到,自打成为科技特派员,他借来了更大的“东风”——科技,不但把五谷杂粮...

    时间:09-22
  • 坚持辩证思维 打赢脱贫攻坚战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

    时间:09-22
  •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教育透视】  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这对于...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