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揭秘环境减灾二号A、B星:2天出一张图 相机幅宽优于800公里

2020-09-27 15:1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揭秘环境减灾二号A、B星:2天出一张图 相机幅宽优于800公里

  作者 郭超凯

  9月27日,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以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为主要业务,并兼顾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行业需求。

北京时间9月27日11时2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张永江 摄 北京时间9月27日11时2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张永江 摄

  2天出一张图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两颗卫星技术状态相同,设计寿命为5年,每颗卫星配置有4类光学载荷:16米相机、高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大气校正仪。

  两颗卫星通过同轨组网可快速获取地面影像,具备可见及红外多光谱数据国土2天1张图、高光谱数据国土15天1张图的能力,将大幅提高中国中等分辨率可见光、红外及高光谱数据获取能力,满足国家对相关领域遥感数据持续供给的急迫需求。

  后续,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将接替已在轨服役12年的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图像数据将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环境监测监查等方面。

北京时间9月27日11时2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图为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张永江 摄 北京时间9月27日11时2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图为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张永江 摄

  4台相机拍出“大幅宽”图像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各搭载一台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8所研制的光学载荷,每台光学载荷均由4台16米多光谱相机(简称16米相机)组成。该相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周期短和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应用适应性较强。

  16米相机单台幅宽优于200公里,单星配置4台相机,可实现优于800公里的幅宽,相当于从北京到沈阳的距离。4台相机单次成像,每台相机捕获不同影像,之后经过简单拼接处理,便可以得到一幅800公里“大幅宽”图像。

  大幅宽的实用性也是实至名归。今年6月以来,中国南方迎来持续强降雨,影响范围较广。面对洪涝、雪灾和旱灾等大范围灾害,快速获取灾害影响范围和损失情况对于救灾工作至关重要。“大幅宽”16米相机的一景图像,便可捕获大范围灾害影响情况,能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北京时间9月27日11时2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图为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模拟图。 中新社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供图 北京时间9月27日11时2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图为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模拟图。 中新社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供图

  卫星采用CAST2000平台

  平台是打造高水平卫星的关键。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采用了CAST2000平台,这一平台具备较宽的载荷适应性,并可根据载荷需求配置姿态控制、大范围姿态侧摆机动能力、灵活轨道机动能力,满足高机动能力、高精度控制、高稳定度及长寿命高可靠需求。

  至今为止,依托于CAST2000平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公司先后研制发射了高分一号、环境减灾一号C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海洋一号C/D卫星、中法海洋卫星等型号,为中国高分辨率观测、环境减灾、海洋水色遥感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环境减灾二号A、B星入轨后,将与高分一号、高分六号协同组网运行,这是环境减灾卫星首次开展卫星项目间的融合协同,星座协同将提高卫星利用率,整体提升中国对地遥感观测效率。(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刘鹤出席并讲话 王勇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27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时间:09-27
  • 专家议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胜任力是重要素质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郎朗)突发的疫情为国际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5日,针对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等话题,来自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联盟的专家、北京高校商学院主管领导...

    时间:09-27
  • 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镇远开展

      中新网贵州镇远9月27日电 (记者 刘鹏 周燕玲)以“共同的世界——以山为语”为主题的2020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以下简称,大展)27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开展,来自海...

    时间:09-27
  • 聚焦抗疫精神 第四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召开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7日电 27日,第四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和医学人文建设。北京协和医院等74所医院被授予“人文爱心医院”称号,325名医师被授予“白求恩式好医生”称...

    时间:09-27
  • 中新时评:中共治疆方略彰显定力与自信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中共治疆方略彰显定力与自信   中新社记者 邢一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落幕。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会上以“八个坚持”系统全面地提出新时代中...

    时间:09-27
  • 人民日报评论员: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人民日报9月28日评论员文章: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

    时间:09-27
  • 中科院报告:中国土地退化零增长趋势向好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最新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显示,中国土地退化零增长趋势持续向好,对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贡献最大,排名世界...

    时间:09-27
  • 通讯:迎接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

      中新社沈阳9月27日电 题:迎接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   作者 王景巍   9月27日上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担负迎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的礼兵列队完毕,...

    时间:09-27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恢复首条境外客运定期航线

      中新网泉州9月27日电 (孙虹 张乃勤 陈世阳)搭载28位旅客的厦门航空MF8660航班,从澳门起飞,于27日傍晚顺利抵达福建省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这是泉州空港口岸自3月22日以来重新恢复的首条境外客运定期航线...

    时间:09-27
  •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沪开幕

      中新网上海9月27日电 (周卓傲)以“变局中开新局:中国网络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的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27日在沪开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

    时间:09-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