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0-09-29 15:13: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消息,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五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2020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互联网激发磅礴力量,助力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CNNIC党委书记、副主任吴铁男指出,在此次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不仅为精准有效防控疫情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在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惠民和数字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我国应对新挑战、建设新经济的重要力量。

  CNNIC副主任张晓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从八个方面总结了2020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亮点:

  一是“网”汇力量,“新业态”助抗疫稳大局。上半年,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服务在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稳住民生基本所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20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76亿,占网民整体的29.4%;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1.99亿,占网民整体的21.2%。

  二是“网”罗科技,“新基建”注活力扩增量。上半年,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进度,多个重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0年6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6600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工业互联网领域已培育形成超过500个特色鲜明、能力多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达14.42亿,IPv6活跃用户数达3.62亿,排名前100位的商用网站及应用已经全部支持IPv6访问。

  三是“网”促发展,“新经济”扩内需助转型。截至2020年6月,我国电商直播、短视频及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3月增长均超过5%,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4430万,规模增速达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带动农产品上行提供了积极助力。网络零售用户规模达7.49亿,占网民整体的79.7%,市场连续七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网”有温度,“新惠民”利普惠助脱贫。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0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67.0%,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城乡数字鸿沟显著缩小,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为24.1%,2017年以来首次缩小到30%以内,网络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被网民所了解和参与。

  五是“网”来文化,“新传播”讲故事树新风。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已成为新闻报道新选择、电商平台新标配。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25亿,占网民整体的77.1%,网络新闻借助社交、短视频等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提升传播效能,助力抗疫宣传报道。

  六是“网”知天下,“新工具”零距离看世界。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较2020年3月增长4.8%,占网民整体的85.7%,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惠民作用,拓展了更多“+支付”的应用场景;即时通信成为疫情期间发展最快的应用之一,用户规模达9.31亿,较2020年3月增长3466万。

  七是“网”填需求,“新服务”保运力补供给。受疫情影响,线上化渠道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窗口。网上外卖、在线教育、网约车、在线医疗等数字服务蓬勃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4.09亿、3.81亿、3.40亿和2.76亿,占网民整体的比例分别为43.5%、40.5%、36.2%和29.4%,在满足网民需求的同时也为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助力。

  八是“网”谈治理,“新治理”推立法谋创新。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2.2%。上半年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逐步推动数字治理有法可依;围绕政府、平台、社会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线政务服务日趋成熟,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凸显。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不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认为,《报告》数据充分体现了上半年在疫情的淬炼下,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凸显。截至2020年6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1.26亿人,总计访问人数10.02亿人,总浏览量58.91亿次。“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层级清晰”五级网上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网格化治理推陈出新,多个省市的城乡社区都通过社区微信群、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积极开展防疫工作,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创新。

  三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力助推疫情后复工复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陆续推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就业服务等15个服务专题,同时建设“防疫健康信息码”,汇聚并支撑各地共享“健康码”数据6.23亿条,累计服务6亿人次,成为此次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的重要创新。

  我国网民安全体验持续提升,网络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2020年上半年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针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持续打击下,我国网络安全环境呈现出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在政策制定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推动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持续完善。

  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大力推进国家顶级域名解析节点部署,先后引入F、I、L、J、K根镜像服务器,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更加完备。

  三是在用户安全方面,《报告》数据显示网民遭遇网络安全问题日趋改善,未遭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的网民占比连续五年保持提升。

  四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现有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已经从基础网络安全领域延伸到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控制、5G等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了对于基础设备、基础技术、安全系统、安全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覆盖。

  “新基建”背景下,数字经济新业态助力提升中国经济“韧性”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经济被迫拉伸了“韧带”,在供应链、企业管理和商业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中国经济“韧带”的韧性,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是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底层基础。借助数字技术,大规模匹配算法和高速网络传输到云端,信息的传输更快、能量的耗散更少,推动数字经济成为“低熵经济”。

  二是网络购物等数字消费为推动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新动力。上半年,网络零售的规模已经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对消费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此次《报告》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等电商新模式也保持较快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57亿、2.48亿、1.38亿和6143万,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消费回流和促进闲置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以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数字服务正在形成新的服务业态。从《报告》中可以发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的用户规模分别达3.81亿、2.76亿和1.99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互联网应用,在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经济的韧性。

  网络扶贫成效显著,要对标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此次《报告》用多个维度数据记录了我国在网络扶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非常难得。

  一是农村实现网络覆盖,城乡差异显著缩小。《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较2020年3月提升6.1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6.3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的时代正在到来。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至98%。

  三是网络扶贫成效得到广大网民认可。截至2020年6月,认可互联网在“为贫困群众提供帮助”“通过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工作和医疗教育机会”的网民比例较2020年3月均有所提升。汪向东还表示,网络扶贫要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对标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需要通过网络消费扶贫实现从助力限期脱贫到助力稳定脱贫,从扶助绝对贫困到扶助相对贫困,从“输血”到“造血”,从助力扶贫到振兴产业的转变。

  • 相关阅读
  • 云南迪庆州:吃上旅游饭 风景变“钱景”

      云南迪庆州,让更多贫困户从旅游业中获益——  吃上旅游饭 风景变“钱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走“三区三州”探脱贫)  核心阅读  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自然禀赋差,一产、二产发展受限,但拥有独特的...

    时间:09-30
  • 今天是烈士纪念日 用奋斗向英烈致敬

      用奋斗向英烈致敬(人民论坛)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深沉缅怀,致敬英魂。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的烈士,致敬那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英勇献...

    时间:09-30
  • 疫苗研发绝不是对抗竞争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非各自为战

      疫苗研发绝不是对抗竞争(钟声)  只有最后一个国家走出疫情,才是全球抗疫最后的胜利。国际社会应加强疫苗研发合作,而不应各自为战、相互指责,更不能夹杂私利、独霸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

    时间:09-30
  • “我们曾拼命守护的,就是这样的武汉”

      “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全国巡讲走进武汉  “我们曾拼命守护的,就是这样的武汉”  很多次当朋友们问起“你当初为什么要请战?”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90后队员李佳辰都觉得有千言万语又无从说起...

    时间:09-30
  • 节前密集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释违纪必纠信号

      再次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纠强烈信号 对节前通报的16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分析   9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13天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中秋...

    时间:09-30
  • “双非校”名额难求 推免生是否抢了考研生“奶酪”

      推免比例持续扩大,“双非校”名额难求——   推免生是否抢了考研生的“奶酪”   作为大学专业成绩、推免测试的“双料第一”,南开大学大四学生林悦依将“毫无悬念”地拿下本校推免保研资格。...

    时间:09-30
  • 一千台!中国盾构机从零到世界第一

      一千台!我国盾构机从零到世界第一   本报记者 乔 地   9月29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线。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台直径8.64米...

    时间:09-30
  • 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冲锋在科技战“疫”最前沿

      冲锋在科技战“疫”最前沿   ——记逆行防控第一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 讯 员 邵龙飞 张振威 王静怡   “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能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个人价值就...

    时间:09-30
  • 两部委发布首个马产业发展规划 探索推广赛马运动

      两部委发布首个马产业发展规划   涉及众多相关产业和马术、赛马等运动领域 全国速度赛马赛事标准将出台   本报讯(记者 张钦)昨天,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

    时间:09-30
  • 汾河新一轮治水:上下游联动“截污” 一泓清水入黄河

      上下游联动“截污” 一泓清水入黄河   汾河新一轮治水,山西连续三年开展执法检查;汾河入黄口庙前村断面水质累计17个月退出劣Ⅴ类   汾河,三晋大地的母亲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今年是山西启...

    时间:09-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