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三审生物安全法草案:明责权、划红线、防风险

2020-10-14 23:4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李纯 郭超凯)生物安全法草案正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三次审议。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这一法律草案的审议颇受关注。多位与会人员在参加分组审议时表示,要明确生物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加大对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最大难题——如何“明责权”

  分组审议中,多位与会人员表示,生物安全法草案涉及的部门、方面众多,建议明确生物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

  草案三审稿规定,列入监控范围的不明原因疾病的,应及时报告,并采取保护措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振伟就此发问:“向谁报告?”他指出,这一问题应当予以明确,避免发生多头报告、责任不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超英也持有相同观点:“这个法律(草案)里有关部门特别多,在有些事项上,看不出来到底是一些什么部门。”他建议,相关工作还要更加明确、精细,比如增加按照职责分工的规定,“是这个系统的,我一下子就明白应该向谁备案”。

  “生物安全最大的难题就是责任主体和执法主体,要确定很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指出,生物安全涉及众多部门,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独立承担起管理任务和法律责任,但法律的执行需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责任主体和执法主体。他建议在草案通过后,国务院能够尽量明确责任主体、执法主体,压实责任、明确权力,使法律真正发挥作用。

  加大惩处——突出“划红线”

  草案三审稿建议增加对相应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大处罚力度,明确民事责任,并对境外危害中国生物安全的有关违法行为予以惩治。

  “上一次审议的时候,我和不少代表认为草案法律责任这一章的处罚太轻了,不足以震慑在生物安全方面的违法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建国表示,处罚加重后可能会影响生物技术的发展,但生物安全法是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的前提。“虽然是‘双刃剑’,但并不矛盾。”

  孙建国还注意到,草案三审稿对涉及法律责任的6条内容作出相应修正,加重了处罚。但这还不够,法律责任这一章的各条款还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否则“不足以震慑生物安全的违法行为”。

  “我们称它为生物安全法,而不是生物促进法,就是为了突出红线底线概念。”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表示,制定生物安全法非常必要、及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行为有止。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落地实施——注重“防风险”

  生物安全法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已经比较成熟。分组审议中,多位与会人员也谈到法律出台后的落地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指出,生物安全法包含许多新事物,且技术性较强,需要社会予以了解。宣传的同时要进行专业性的司法解释。要营造法律实施的环境,加强相关法规、条例、办法和政策的对照修订,促进本法的实施和落地。“这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法律的细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巍也指出,生物安全法草案提及的许多制度是首次出现。法律出台后,有关部门应当尽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包括相关标准和规程,使生物安全的法律制度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便于法律的实施。

  “这部法律出台以后,要加快制定修改相关法律和配套法规,在修改的过程中特别是要将风险预防原则贯彻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提醒我们:防控到位、措施有力,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环境、经济就会减少损失。“生物安全法治建设应该以风险预防为首要原则,要强调防患于未然。”(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以法律武器推动长江大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高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长江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全国人大常委会组...

    时间:10-15
  • 全国博士后数字技术发展论坛举办 18人加盟之江实验室

      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钱晨菲)“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培养吸引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

    时间:10-15
  • 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 汪洋致信祝贺

      新华社香港10月15日电 10月15日,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香港中华总商会发出贺信,对香港中华总商会成立1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

    时间:10-15
  • 我国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不到半小时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三个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29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比传统模式分别节约73.1%和57.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

    时间:10-15
  • 国际时评|美政客抹黑中国岂能“洗白”自身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高文成)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势头持续加剧,美方不在应对本国疫情上着力,却忙于在“甩锅”推责的路上加紧操弄。不久前,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人迈克尔·麦考尔公布所...

    时间:10-15
  • 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如何实现“双赢”?专家“支招”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  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记者康锦谦)“传统牦牛肉绿色加工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我们正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建立...

    时间:10-15
  •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令人鼓舞

      当地时间13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接受总台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不久前提出的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个非常棒的消息。  塔拉斯表示,...

    时间:10-15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依据所谓“香港自治法”制裁中方人员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李京泽)美国国务院近日对国际金融机构发出警告称,如这些机构同破坏香港自治的中方人员进行交易,将很快面临严厉制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

    时间:10-15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栗战书作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10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会议并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时间:10-15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在武汉开展

      中新社武汉10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15日在武汉开展,1000余件(套)实物展品诉说抗疫故事。   湖北和武汉是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和决战决胜...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