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扫码看病、穿越问诊 “健康中国”有了摩登范儿

2020-10-15 03:33:51

来源:科技日报

  扫码看病、穿越问诊 “健康中国”有了摩登范儿

  “十三五”成就巡礼

  2017年8月15日的《新闻联播》播报了一条消息:《柳叶刀》把我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进行了全球排名。它让大多数国人第一次以国际的眼光审视自己接受的医疗服务。

  这篇权威的全局性报告表明,我国医疗质量从1990年的110位提高到2015年的60位,进步幅度为全球第三。

  进步没有在此停滞,一年后,中国再进12位,排名48位。《柳叶刀》在报告中称,中国是医疗水平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

  时间走到2020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迎来一次百年未遇之大考——新冠疫情肆虐。

  中国在短时间内集结4万名医护人员援鄂抗疫;

  中国在短时间内形成“四早”和“四集中”的有效救治手段;

  中国在短时间内出台规范、标准的诊疗方案,并随疾病认知不断调整;

  ……

  3个多月,7.7万余名患者治愈出院。

  以人民为中心,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服务于“健康中国”的中国医疗卫生领域都展现着坚韧不拔的力量。在“十三五”时期,它尤显活力——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5G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展现新貌,惠及民众。

  告别背卡时代,走进扫码看病

  “什么是新医院,过去认为要建一个足够大的候诊大厅,恨不能比小礼堂还大,现在两个沙发够用,诊疗、检查的精准预约时间差少于15分钟。”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说,信息技术手段正在改变着日常的诊疗。

  排队的长龙、拥挤的诊疗室将成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过去式”。

  2020年8月,广东省6409万居民获得了一个不一样的二维码,居民凭借这枚“电子健康码”可畅达全省1420家的医疗机构,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检查、化验取药、支付医保的“一码通用”。

  有了“扫码”看病,挂号时像就餐排号一样简便,手机挂号、手机查询叫到第几号,不用苦苦等待;看病时,向医生出示二维码,就诊记录即刻显示到医生电脑上;缴费时扫码支持包括医保在内的各种结算方式……

  2015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以互联网+为手段,打造智慧医院。“一码通用”只是智慧医院中的“别致一景”。

  告别坐等时代,走进穿越问诊

  2019年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主导完成了世界首例5G远程手术,在三亚对北京一位患者实施“脑起搏器”植入。

  2019年6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通过5G网络接入远程手术服务云平台,为嘉兴和烟台的患者同时完成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

  2020年9月9日,借助5G和全息投影技术,身在海南的凌至培被“空投”到江苏泰州,穿越2500公里为患者出诊。

  高可靠、低时延、大带宽的5G与医疗服务的“碰撞”令人叫绝。人们在惊叹高科技带来的神奇之余,更欣喜地发现,那些在“庙堂之高”的大专家其实触手可及,甚至说穿越就到身边了。

  信息技术将为人民服务的医者仁心带给社会大众,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有不俗表现。

  “除了4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依托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等平台,更多的医生在网上开辟‘第二战场’。”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例如,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联合荆州市建设互联网医院,广东15家医疗机构、1300多名医生自愿参加,上线18天总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信息技术带来的穿越问诊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此外,“十三五”时期,AI读片、AI医生进乡村、AI眼底筛查……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扎根、发力。

  本报记者 张佳星

  • 相关阅读
  • 农业农村部: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本网讯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三季度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受消...

    时间:10-15
  • 中工时评:深圳:先行路上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4日召开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

    时间:10-15
  • 【光明网评】用“闯”“创”“干”开创经济特区新局面

      作者:向秋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发展经验,为新时代深圳等经...

    时间:10-15
  • 7年来我国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结案标的额超21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人民法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0年6月,全国法...

    时间:10-15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以法律武器推动长江大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高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长江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全国人大常委会组...

    时间:10-15
  • 全国博士后数字技术发展论坛举办 18人加盟之江实验室

      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钱晨菲)“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培养吸引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

    时间:10-15
  • 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 汪洋致信祝贺

      新华社香港10月15日电 10月15日,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香港中华总商会发出贺信,对香港中华总商会成立1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

    时间:10-15
  • 我国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不到半小时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三个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29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比传统模式分别节约73.1%和57.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

    时间:10-15
  • 哈佛教授: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吸引力令美企无法抗拒

      新华社伦敦10月13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文章说,尽管一些美国政客鼓吹与中国“脱钩”,但中国自信其经济不断增长的吸引力令美国...

    时间:10-15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人民日报10月16日评论员文章: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论学...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