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农业农村部: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2020-10-15 21:42:11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本网讯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三季度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受消费恢复拉动价格总体稳中有涨。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

  记者:今年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答: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三季度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9.34(以2015年为100),环比涨2.24个点,同比涨7.67个点。分品种看,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波动仍在合理区间,玉米价格涨幅相对较大,近期有所趋稳;进口大豆数量明显增加,国产大豆价格高位回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向好,9月份猪肉价格持续小幅回落;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蔬菜价格波动上涨,三季度28种蔬菜均价环比上涨11.7%,水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但总体均符合季节性规律;水果市场供给充裕,价格持续走低,三季度6种水果均价环比下降9.5%。展望后市,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秋粮丰收也已成定局,猪肉市场供给将持续改善,“菜篮子”生产形势良好,保持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后期各地秋粮将陆续进入集中上市期,在全年粮食丰产、库存充足的基本面下,粮食价格大涨或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各方面应全面理性看待市场波动行情,农户要合理安排售粮节奏、卖个好价钱,避免保管不善导致的坏粮损失,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也没有必要囤货抢购,要防范投机炒作带来的风险。

  记者:今年小麦丰产,但价格持续走高,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期走势如何?此外,小麦进口量较去年大幅增加,请问原因是什么,是否会影响我国小麦市场?

  答:今年新麦上市后,受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小麦价格稳中走高。一是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形成底部支撑。二是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小麦饲用需求增加,对价格拉动明显。三是受疫情影响,市场看涨预期增强,部分种粮大户和贸易商惜售,短期粮源偏紧。总体来看,小麦价格上涨是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粮价多年低迷情况下的恢复性上涨,涨幅并不是很大,属正常波动区间。7月中旬以来,国家加大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市场粮源供应充足,部分贸易商惜售心态松动,小麦价格已逐步趋稳。9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麦每斤1.20元,环比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同比高5.9%。目前我国小麦全社会库存超过一年的消费量,政府储备调节能力强,完全能够保障口粮市场供给,后期随着秋粮大量上市、玉米价格企稳,小麦价格将保持平稳走势。由于国内行情较好,小麦进口增幅明显。据海关统计,1-8月,我国小麦累计进口数量为499万吨,同比增长137%。但进口绝对量增加并不多,进口占我国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依然很低,而且以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为主,用于品种调剂,满足日益增长的焙烤类食品加工需求,对我国小麦市场运行的影响很小。

  记者: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八月底到九月初东北地区又遭到了台风的三连击,请问这些突发事件对玉米生产和市场影响有多大?后期玉米市场走势如何?

  答:首先说下疫情的影响。虽然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玉米市场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冲击,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玉米购销很快恢复正常,4月初的售粮进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基本持平,疫情对玉米供需基本面影响总体有限,更多是在市场心理和预期层面的影响。再说一下今年玉米的生产情况。今年玉米播种面积基本稳定,长势总体较好,8月底9月初,东北产区连续遭受三次台风,部分地区玉米出现倒伏,但台风发生时多数地区的玉米生长已进入蜡熟中后期,产量已经基本形成,而且未受灾地区长势较好,预计今年玉米总产稳中有增。从玉米市场走势看,今年以来受需求增长拉动和市场炒作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8月份产区和销区平均批发价分别达到每吨2270元和2444元,是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但进入9月之后,随着新玉米逐步上市,以及临储拍卖玉米的陆续出库,价格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回落态势,9月产区月平均批发价为每吨2222元,环比跌2.1%。后期随着主产区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临储玉米出库,贸易商加快出售手中存粮,以及进口玉米和替代品陆续到港,玉米市场供应形势将逐渐转向宽松,短期内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或小幅回落。

  记者:今年早稻价格高开高走,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问后期中晚稻上市后的价格走势如何?

  答: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提高早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统筹整合资金40多亿元支持早稻主产区恢复双季稻生产,早稻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下滑后恢复增长,虽然受南方洪涝灾害影响,早稻平均单产下降,但总产量是增加的。早稻价格上涨,主要是中央和各地地方储备补库需求增加,而市场优质粮源相对较少,最低收购价上调也对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这些年稻谷价格总体是下行的,农民种植早稻基本不赚钱,今年价格恢复性上涨,有利于保护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促进明年早稻生产,更好地保障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目前南方新季中晚籼稻开始陆续上市,市场主体积极收购,价格整体高开稳走,预计后期市场走势与早稻类似,收购价格将稳中偏强,且市场化收购比重进一步提高,优质优价特征更加明显。由于目前国家稻谷库存充足,超过一年的消费量,且今年稻谷丰收已成定局,市场供给完全有保障,后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近期国产大豆价格由涨转跌,请问大豆价格下跌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市场形势如何?

  答:8月份以来,国产大豆价格高位回落。据监测,9月份,黑龙江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2.52元,环比跌4.1%,连续两个月环比跌幅超过4%,同比涨34.3%。近期国产大豆价格出现下跌,主要原因是新季大豆丰产上市,加之国储大豆拍卖,大豆市场供需阶段性宽松。8月初湖北等长江中下游产区新季大豆陆续上市,9月下旬华北、东北大豆主产区也陆续收割上市,贸易主体观望心理逐渐增强,产区市场交易转淡。截至9月25日,2020年国储大豆拍卖累计成交118.8万吨,其中,三季度累计成交99.8万吨,占总成交量的84.0%,国产大豆市场供应明显增加。进入四季度,国产新季大豆将迎来集中上市期,由于今年大豆产量有望继续恢复,市场供应趋于宽松,价格存在继续高位回落的可能,提醒广大豆农关注市场行情变化,把握售粮节奏,注意防范市场风险。

  记者:三季度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食用植物油供需形势如何?

  答:2020年三季度,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山东国标四级豆油出厂均价每吨6505元,环比涨16.7%;湖北四级菜籽油出厂均价每吨9225元,环比涨20.6%;山东国标一级花生油出厂均价每吨17178元,环比涨7.1%。上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食用植物油价格大幅下跌,应该说三季度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属恢复性上涨,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国内油脂消费快速恢复的拉动。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餐饮业、食品工业消费量明显恢复,尤其是9月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学及中秋国庆双节来临,消费需求进一步提振。二是受国际食用植物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受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下降、印尼政府拟进一步提高棕榈油出口关税以支持生物柴油计划等影响,三季度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离岸价同比上涨33.3%,南美豆油CNF均价(离岸价+运费)同比上涨14.2%。三是受国内油料价格上涨的支撑。2020年我国油菜籽进口量明显减少,国产油菜籽产量低于预期,三季度湖北油菜籽入厂均价同比上涨18.0%;新花生尚未全面上市,库存一直维持低位,山东花生仁入厂均价同比上涨25.8%。展望后市,随着我国北方油菜籽和国产新花生全面上市,加上今年中国持续进口美国大豆,国内油料油脂供应有保障,但受国内消费需求持续恢复拉动,预计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涨幅有望逐步收窄。

  记者:三季度以来猪肉市场形势如何?后期猪肉供需形势、价格走势如何?

  答:三季度以来,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市场供给不断改善,猪肉价格由涨转跌,7月底以来已连续两个多月保持小幅波动下跌的走势,中秋、国庆期间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价格继续稳中有跌。据农业农村部对 200 个批发市场监测调度,2020年10月第2周(10月5日至11日)全国猪肉批发市场均价每公斤44.42 元,环比跌 2.9%,同比高 9.5%。根据当前猪肉生产和消费状况综合判断,预计四季度国内猪肉价格将震荡运行为主,波动幅度不会太大,超过去年历史高点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生猪产能持续加快恢复。据农业农村部400个监测县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19年10月份以来连续11个月环比增长,且增幅有所扩大;生猪存栏自2020年2月份以来环比明显增长,6月份以来生猪存栏环比增幅持续超过4%,7月份同比增幅自2017年以来首次转正。据前期生猪产能恢复数据推算,四季度将进入产能持续兑现期,且增幅有望逐步扩大。此外,进口及储备冻猪肉可有效补充市场供应。据海关总署统计,1-8月份猪肉进口量291万吨,同比涨133.7%,已超过2019年全年猪肉进口量。另一方面,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稳步恢复,猪肉需求将逐步增长到正常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增加,餐饮行业回暖迹象明显,8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7.0%,降幅较6月份收窄25.8个百分点。四季度是猪肉传统消费旺季,消费增长与生猪供给恢复同步,供需紧张的关系将逐步趋缓,猪肉价格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参与中国经济建设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今天(15日)下午,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外媒体都广泛关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有报道称,深圳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

    时间:10-16
  • 《求是》编辑部:共和国丰碑永远铭刻

      历史的航程百转千回、千磨万击。一次次不期而至的大灾大难、一回回战风斗雨的坚劲不屈,奏响苦难辉煌的慷慨长歌,犁出勇毅前行的宽阔航道。   “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时间:10-16
  • 法治日报评论:用“数字治理”优化基层考核

      用“数字治理”优化基层考核  凌锋  《半月谈》近日报道,如今基层安排事项流行所谓事事“百分百完成”“百分百达标”,给基层带来很大困扰。  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固然没错,但前提是尊重规律、符合...

    时间:10-16
  • 医保“三重保障”制度让我国因病返贫人数显著下降

      医保“三重保障”制度让我国因病返贫人数显著下降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屈婷、赵丹丹)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20年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之医疗保障脱贫攻坚分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

    时间:10-16
  • 港澳舆论:把握机遇 再创辉煌

      港澳舆论:把握机遇 再创辉煌  新华社香港/澳门10月16日电(记者刘明洋 郭鑫)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14日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在...

    时间:10-16
  • 中国网评:新一轮改革开放,深圳缘何再成先行者?

      【中国网评】新一轮改革开放,深圳缘何再成先行者?   历史,总是在标志性的节点上镌刻永恒——在不惑之年,深圳经济特区再次率先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时间:10-16
  • 海评面:青岛5天完成近千万份检测 外媒叹:太不可思议

      【海评面】青岛5天完成近千万份检测 外媒叹:太不可思议   截止到10月15日最新消息,青岛现有确诊13例。青岛市政府明确表示,将力保在16日完成全市1100万人的核酸检测。   千百万人级别的核酸检测...

    时间:10-16
  • 抗美援朝,艰难决策背后的考量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9月15日凌晨,美军在仁川登陆。一时间,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朝鲜战场形势的突变,也使中国大陆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是否出兵援助朝鲜,是当时中国面临的艰难决策。...

    时间:10-16
  • 北京之后,青岛又让CNN惊讶了

      当地时间10月14日,CNN在一档节目中称青岛在3天内进行了800余万份核酸检测,主播在听到记者介绍当地防疫细节后表示“太令人吃惊了!”   当天,CNN驻华记者大卫·卡尔弗在连线时表示,青岛开展的检测...

    时间:10-16
  • 56年前的那条“爆炸性”新闻,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

      10月16日是个特别的日子   56年前的今天   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   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   第五个拥有核...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