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产业链完善、就业机会多”成深圳最强吸引力

2020-10-15 05:2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怎么看深圳”问卷调查结果发布  “产业链完善、就业机会多”成深圳最强吸引力

  从南方边陲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在4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前来奋斗、圆梦。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10月10日发起的“你怎么看深圳”问卷调查显示,比起省会城市、中小城市和直辖市,更多受访者表示愿意在经济特区城市工作。“产业链完善、就业机会多”(56.3%)和“年轻新潮、生活有活力”(56.1%)是受访者认为深圳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本次调查通过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B站公号以及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平台推出,截至今日,在全国收集有效样本3021份。受访者中,00后占37.3%、90后占47.1%、80后占8.4%、70后占4.6%、60后占1.6%、50后占0.3%、其他占0.7%。从学历上看,初中及以下占6.3%,高中/职高/中技占13.5%,大专、高职占15.1%,本科占52.8%,硕士占10.0%,博士占2.2%。

  值得一提的是,有36.3%的受访者来自经济特区城市,其中深圳占33.4%、厦门占1.0%、珠海占1.0%、汕头占0.9%。

  深圳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什么地方

  85后李明(化名)2009年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深圳的一个就业机会吸引了他。“来深圳前,我还特意在报纸和网上查阅了关于深圳的信息。当时的感觉是这个城市很务实”。

  “人们着装朴素、城市绿化好”是深圳给李明的第一印象。如今,他在这个城市已经工作生活了11年,他觉得深圳创新、开放、包容,是适合“实现梦想”的地方。

  本次调查中,36.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经济特区城市工作,比例明显高于省会城市(26.6%)、中小城市(15.5%)和直辖市(14.4%)。而目前依然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受访者中,愿意在经济特区城市工作的比例更是达到55.4%,大大超过选择其他城市的比例。

  深圳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什么地方?数据显示,56.3%的受访者选择了“产业链完善、就业机会多”,56.1%的受访者选择了“年轻新潮、生活有活力”。在深圳受访者中,同样是这两项的选择率更高。不过,“年轻新潮、生活有活力”(61.4%)被排在首位,“产业链完善、就业机会多”(61.2%)紧随其后。

  城市规划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心悦(化名)最近入职了深圳的一家公司。去年10月,心悦第一次来深圳实习,看到很多来自外地的年轻人努力工作打拼,她觉得这座城市充满希望,“包容性强,对年轻人来说比较友好”。

  在14日召开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本土世界500强企业从2012年的3家增至目前的8家。

  本次调查专门设置了一道开放题,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请每位受访者填写一个自己心目中最有代表性的深圳企业,统计显示,腾讯(48.1%)和华为(32.9%)的提名率分列第一和第二,大疆位居第三。获得受访者提名较多的其他深圳企业还有:平安、比亚迪、万科、深圳交易所、招商银行、深圳佳士、华大基因、华侨城、深圳地铁和华强北等。

  五分之一的受访者给深圳的吸引力打满分

  深圳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有哪些?调查中,54.0%的深圳受访者选择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获选率超过三成的影响因素还有:“鼓励创业创新、宽容失败”(39.6),“不看背景、注重实干”(38.9%),“国际化程度高”(36.1%),“社会保障完善、福利好”(34.9%),“生态环境优美”(34.5%),“更宽松友好的落户政策”(30.8%)。

  心悦说,自己之所以把深圳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主要是看重它的发展前景。“我觉得深圳是大城市,机会多。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深圳一定会有更大的世界影响力。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更多、学到更多。此外,深圳的人才补贴也很到位”。

  对于深圳的人才政策,在今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本次调查显示,3021位受访者给“深圳的吸引力”打出的平均分是6.53分(满分10分),其中五分之一(20.3%)的人打了满分。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来自深圳的受访者对吸引力的打分明显更高——平均分为7.34分,28.3%的深圳受访者给出10分。

  “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发展事业。”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分析,深圳之所以对年轻人充满吸引力,主要有5方面原因。“首先是制度优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抱创新已是制度化的共识,更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第二是深圳的产业格局,深圳创新引领的产业格局在全球都具有特色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高端金融机构等给深圳的年轻人,特别是技术类年轻人很大的用武之地。第三是深圳的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嵌入社会治理的模式,让城市充满创新的张力和活力。第四是深圳的生态环境,深圳没有重工业,面朝大海,四季如春,夜生活丰富,这种宜居的城市生活也让许多人向往。最后是深圳的文化氛围,深圳有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研究院,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这些因素让深圳对年轻人有着磁场般的吸引力”。

  “即使是离开深圳的,也都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洗礼,抱持对深圳精神的认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津逵向记者介绍了他身边的青年故事:龙华区大浪街道有一个青工公益组织“小草义工队”,他们一个成员跟着叔叔来深圳创业,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在深圳工作期间加入了“小草”,在回到家乡湖南后,坚持做公益,资助了6个孩子上学;还有一位青年回到家乡湖北十堰后,发起了“十堰小草义工队”,10年来在十堰做了大量公益活动。

  在李津逵看来,年轻人对深圳的向往,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形成的关系和氛围有关。“一代又一代来这里发展的年轻人对于深圳独立、平等、宽容、创新精神的认同,证明了国家改革开放中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使命,赢得了年轻人”。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兴晋热评:守护历史文化名城须有正确的历史观

      【地评线】兴晋热评:守护历史文化名城须有正确的历史观  “潮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们要很好地去研究她,去爱这个城市,呵护好她,建设好她。”  10月12日,习近...

    时间:10-15
  •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

    时间:10-15
  • 农业农村部: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本网讯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三季度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受消...

    时间:10-15
  • 中工时评:深圳:先行路上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4日召开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

    时间:10-15
  • 【光明网评】用“闯”“创”“干”开创经济特区新局面

      作者:向秋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经济特区发展经验,为新时代深圳等经...

    时间:10-15
  • 7年来我国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结案标的额超21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人民法院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0年6月,全国法...

    时间:10-15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以法律武器推动长江大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长江保护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高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长江保护法草案二审稿。全国人大常委会组...

    时间:10-15
  • 全国博士后数字技术发展论坛举办 18人加盟之江实验室

      中新网杭州10月15日电(钱晨菲)“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培养吸引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后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

    时间:10-15
  • 香港中华总商会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 汪洋致信祝贺

      新华社香港10月15日电 10月15日,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举办成立120周年会庆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向香港中华总商会发出贺信,对香港中华总商会成立1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

    时间:10-15
  • 我国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不到半小时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罗沙)“三个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平均用时29分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2天,比传统模式分别节约73.1%和57.1%。”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15日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