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水利部:治淮重大工程建设未来将突出“蓄、泄、调”

2020-10-20 17:0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水利部:治淮重大工程建设未来将突出“蓄、泄、调”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20日在北京参加一场发布会时称,下一步,治淮重大工程建设的统筹将突出三个字,即“蓄、泄、调”,“蓄”“泄”是要处理好洪水和河道泄流的关系,而水资源开发利用还要解决空间不均衡的问题,就需要“调”。

  具体看,魏山忠指出,一是要增加“蓄”的能力,继续在上游加强水土保持,修建水库,提高拦蓄能力,利用现有水库扩容挖潜,还要实施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调整中游的行蓄洪区,充分发挥蓄的能力。

  二是要扩大“泄”的能力,加快河道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提高泄洪能力,扩大淮河入江入海的出路,进一步提高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工程建设标准,提高高水位运行时的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提升“调”的能力,要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建设,东线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引江济淮正在加快建设,完善国家和流域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实施一批水系联通、供水网络化工程,提高城乡供水的保障水平。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启动实施一批水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大项目。

  魏山忠强调,要把握一个底线、一个红线,把洪水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的约束红线,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工程,以及“有温度的”民生项目,加快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的监管,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完)

  • 相关阅读
  • 聚焦基层党建:一家事情大家办 绘出发展同心圆

      一家事情大家办 绘出发展同心圆(聚焦基层党建)   核心阅读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要求,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

    时间:10-23
  • 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时评)  “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数据显示,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市民化。  提前完成目标任务,依靠的是新发展...

    时间:10-23
  • 正义之师 精神永存

      正义之师 精神永存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楼前,悬挂的红色条幅格外醒目。  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连日来,各界干...

    时间:10-23
  • 乡村人才既要引得回又要留得住

      乡村人才既要引得回又要留得住(话说新农村)  政策多些精准帮扶,培训多些精准服务,让更多乡村振兴人才引得回、留得住,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从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刘沈厅,没有选择留在城市...

    时间:10-23
  • 小康之年补短板 乡村的环境靓了

      乡村的环境靓了(小康之年补短板)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标全面小康加快补上“三农”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力,水环境治理提速,农村公路等基础设...

    时间:10-23
  • 建立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早发现早介入 减支出增收入

      早发现早介入 减支出增收入(一线探民生)   核心阅读   河北各地建立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预防致贫返贫:通过防贫网格员走访、大数据监测管理,重点关注非持续稳定脱贫户、非贫困低收入户和收入骤...

    时间:10-23
  • 成渝双城 携手共进

      成渝双城 携手共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关注成渝双城经济圈)  交通一体化提速,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携手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2020年,成渝地区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时间:10-23
  • 中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的“生态账本”

      中国第一大油气田的“生态账本”  黑色的石油,红色的井架——这是许多人对石油企业的传统印象。但是,走进中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处处可见7万长庆石油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

    时间:10-23
  • 京津冀协同创新 迈出互利共赢新步伐

      京津冀协同创新 迈出互利共赢新步伐  本报记者 华 凌 刘廉君 陈 曦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要形成京津冀...

    时间:10-23
  • 专业型博士要扩招 量质并举的关键是“定位”

      专业型博士要扩招 量质并举的关键是“定位”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宁 昕  10月9日,据媒体报道,中国首批试飞员博士生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学习,在未来的4至5年中,学员们将重点围绕大型飞机多学科...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