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国际时评:“亲见中国”,对中国对世界都很重要

2020-10-24 11:41:42

来源:新华网

  新华国际时评:“亲见中国”,对中国对世界都很重要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亲见中国”,对中国对世界都很重要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美国电视制片人乔希·塞利格不久前在美国《动漫杂志》发表文章《我喜欢中国的十件事》,列举了中国人的谦虚、耐心、敬老等优良品格,以及在基建、脱贫等方面巨大成就,以亲眼所见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与众多西方媒体所描述的不一样的中国。

  当前,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出于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新冠疫情应对以及中国香港、新疆事务等许多方面抹黑中国,误导西方公众对中国的认知,扩大其对华负面观感。

  然而,西方舆论种种对华偏见乃至蓄意抹黑,也让不少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士“不平则鸣”。塞利格正是其中一员。他说,之所以写《我喜欢中国的十件事》,是因为他发现,他一个朋友所了解到的关于中国的消息多是负面的,这种情况不是少数,因此他决定告诉人们自己在中国看到的真相。“我并不是说中国是完美的——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但我想说的是,中国是一个伟大且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

  不少在中国生活多年或与中国打交道多年的外国人士发现,越是走近中国,越会发现西方一些媒体和政客塑造的中国形象与现实中国相差很远,甚至截然相反。许多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朋友往往觉得,“来之前觉得中国是个谜,来之后自己变成了中国迷”。

  不少西方舆论带着偏见乃至敌意看待中国,对中国社会的种种巨大进步“选择性失明”,对中国善待世界的诚意歪曲解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反华政治势力为了遏制中国而有意抹黑中国误导舆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方社会对中国缺乏了解。

  不论西方舆论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就在这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任何对其现状的误读和对其发展方向的误判,都会导致种种不利后果。放任对中国的误解乃至制造对立,破坏中西交往的民意和舆论基础,不利于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互信与合作,到头来也有损西方国家自身利益。许多西方理性的声音呼吁,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更需要加大对中国的了解,而不是任由误解和隔阂继续乃至扩大。美国一些政客推动中美人文“脱钩”,更是引发深刻担忧。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认为,“对西方人来说,了解中国这个伟大的文明非常重要,不论是从历史、文化、商业还是教育的角度,西方人都应该了解中国”。美国《外交政策》刊发文章,对美政客推动中美文化“脱钩”提出警告,认为这将导致美国和西方失去对中国的了解,“这非常危险”。

  真诚团结世界各国共同抗疫,不断扩大开放与世界谋求共赢,始终追求与世界和平共处……只要不带着偏见和成见,任何人对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种种负责任作为,都会给予应有的公正评价。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法友好合作的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当今世界对于中国存在很多误解,西方与中国需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要深入认识中国,除了了解当代中国,也应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积淀和思维方式,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能从更深的层面架起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增进互信,减少误判。已故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得出结论: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爱好和平的大国,并且这一传统不会改变。

  相互理解、和平共处、文明互鉴,是世界各国人民相处的最佳方式。一直以来,中国人怀着尊重和开放心态,对西方文化广为学习和吸收。相比之下,西方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却远比不上中国人为了解西方而作出的努力。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认为,西方国家需要“解放思想”,跳出西方自身的思维定式,理解中国文化的逻辑,而不是走向“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统治”。

  以平等之心,走近、走进中国,体验、感受中国,才能对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始终爱好和平、追求兼善天下的东方大国及其人民具有真切的了解。塞利格说:“唯有亲见中国,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独特的国家。”诚哉斯言!

  • 相关阅读
  •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谈“十四五”规划制定:关系到后面25年的现代化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张蔚然 黄钰钦)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26日到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近日接受中新...

    时间:10-25
  •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制定五年规划过程体现对发展经济的探索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张蔚然 黄钰钦)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26日到29日在北京召开。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近日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回顾历史上的五年规划(计划)制定历程。他...

    时间:10-25
  • 中国焦点面对面: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在哪?特殊在哪?——专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中国焦点面对面)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在哪?特殊在哪?——专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在哪?特殊在哪?——专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中...

    时间:10-25
  •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 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 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 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 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

    时间:10-25
  • 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   郭汉城、杜近芳、尚长荣、马金凤、蔡正仁、刘秀荣等同志:   你们好!你们老中青少四代师生的来信,反映中国戏曲学院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

    时间:10-25
  • 10位国际青年深入重庆乡村 用镜头展现多样中国

      中新网重庆10月25日电 (记者 钟旖)围绕“农事·农家·农人”主题,来自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喀麦隆、尼日利亚、阿根廷、哈萨克斯坦、加纳、厄立特里亚的10位外国青年在重庆开展了为期17天的纪录片拍摄...

    时间:10-25
  • 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期如无必要 建议不要前往新疆喀什地区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24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近期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要前往新疆喀什地区旅行及出...

    时间:10-25
  • 书写中马友谊新的辉煌篇章

      书写中马友谊新的辉煌篇章(大使随笔)  中马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长江黄河激荡出华夏文明5000多年的浑厚底蕴,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勾勒出马里先辈的奋斗足迹。建交60年...

    时间:10-25
  • 今天,致敬这场“立国之战”!

      2020年10月25日,   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70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赴朝后的首战,   有人说,   那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1950年冬,中国人民...

    时间:10-25
  • 山西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为企业减负

      新华社太原10月25日电(记者许雄)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通知》,除要求全面清理取消行业协会商会违法违规收费外,还要求进一步提升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规范性和透明度...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