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大科学装置是布局未来的创新载体

2020-11-02 13:38: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科创上海)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大科学装置是布局未来的创新载体

  中新社上海11月2日电 题: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大科学装置是布局未来的创新载体

  作者 樊中华 郁玫

  大科学装置一直以来被视为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国之利器”。在中国科技发展向原始创新迈进的关键阶段,打造这一“利器”需要哪些突破创新,又应如何使其发挥出最大价值?

  在伏卧于张江科学城腹地、银白色“鹦鹉螺”状的上海光源旁,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告诉中新社记者,作为支撑进行原始创新的“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营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布局未来的战略考量和创新载体。”

  “1990年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大科学装置,当时面向高能物理与同步辐射研究的‘一机两用’已经在性能设计上有了前瞻考虑,”谈及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历程,赵振堂说,如今,国际上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已经历三代变迁,正在向第四代挺进,而10年前建成的上海光源是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之一。

  在赵振堂看来,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升级正是中国科研不断进步的内在需求体现。“从上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科技前沿突破让中国科学家认识到了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需求使‘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下一步该怎样发展’成为了科技界的思考。”

  “鹦鹉螺”为何落子上海?赵振堂解释,一是上海的战略眼光使然,在中国开启了地方政府支持服务全国乃至世界科学家用户的模式,并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和合肥光源合理布局,大装置应用的辐射范围更广;此外,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未来对科技发展的需求“潜力巨大”。

  然而,建设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光源大科学装置,其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由于中国建设同步辐射光源缺少前期投入和技术积累,上海光源相较前两代,希望实现一个跨越发展,因此用近10年时间从零起步,组建团队,开展设计研究和技术攻关,掌握和创新技术”,赵振堂说,首要问题即是针对科学和工程目标,根据国内的加工制造能力设计系统、完整的先进方案,及时将全球光源最新发展的思想和技术综合吸纳,自主突破关键技术、掌握制造工艺。

  这意味着,上海光源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

  此外,为使实验能力覆盖面和成本投入性价比达到最优,并更多地覆盖高能光子能区,上海光源的电子能量选为中能区最高,在高能量光子区域具备了比其它中能光源更好的高亮度和高通量特性。

  “有些在高能或低能光源上才能实现的技术,以及在这10年间国际上不断发展更新的技术,都必须通过不断的预研和攻关系统地融合到上海光源中,同时还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为大装置未来升级改造预留空间。”赵振堂说。

  他坦陈,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上海光源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各相关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最初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大都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合肥光源,人才的聚集使上海光源得以高水平建设。”

  2009年,上海光源正式开放。10年来成为中国成果和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服务了超过3000个研究组的3万多名科研用户,支持用户在基础、应用和产业研究方面产生了一批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影响的成果,13项次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

  赵振堂指出,面向助力国家科技与产业原始创新,“上海光源在与国际并跑阶段,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打造优势特点、不断保持综合性能处于前列水平,将面临更大的创新挑战。”

  更重要的是,作为创新生态中重要的组成,大科学装置的不断“进化”同样需要生态的支持。

  “首先,大科学装置需要完整的人才结构,包括发明新原理和新技术、设计研制新装置、稳定运行服务用户、进行科研和产业需求驱动装置升级,以及能够进行密切团队合作的细分领域专业人才等,”赵振堂说,当前,张江科学城的大装置集群正在建设之中,如何使其在吸引和聚集人才上具有竞争力,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此外,“上海的创新聚集度高、基础好,我们希望这一创新生态能通过建立成果导向的开放运行机制,以来自科研与产业前沿的创新需求驱动上海光源在技术、能力和方向上的持续更新升级,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对更多企业、产业的创新进步产生辐射作用。”赵振堂说。(完)

  • 相关阅读
  • 新疆阿克陶县组织开展全方位公共环境卫生消杀工作

      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消息,新疆2日晚间召开第七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会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健通报,疫...

    时间:11-02
  • 外交部就美国务院推出中国人权网页、爱琴海地震等答问

      2020年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总台央视记者: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专家组日前同中国专家举行了首次新冠病毒溯源视频交流会。请问中方能否证实并简要介绍会议情况?   ...

    时间:11-02
  • 改革不停、开放不止 进博会开启经济内外联动新局面

      【地评线】东方时评丨改革不停、开放不止 进博会开启经济内外联动新局面   在疫情冲击与“去全球化”双重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如何逆势飞扬?如何实现“双循环”?又该如何挖掘持续发展动力?回答这一...

    时间:11-02
  • 国际社会热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图解 | 国际社会热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

    时间:11-02
  • 从一部分人先富向共同富裕的跨越

      【央广时评】从一部分人先富向共同富裕的跨越  正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

    时间:11-02
  • 前三季度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3122起

      前三季度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3122起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刘红霞、刘文昕)海关总署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3122起,同比下降9.7%,其中立案侦...

    时间:11-02
  • 渭武高速岷县隧道贯通 最大埋深达286.9米

      渭武高速岷县隧道贯通 最大埋深达286.9米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齐中熙)记者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日,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集团五公司承建的渭武高速公路(渭源至武都)关键控制性...

    时间:11-02
  • 习近平: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习近平在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强调   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   分别参加人口普查登记  ...

    时间:11-02
  • 习近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时间:11-02
  • 关注蓝色经济 政协委员建言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0月30日在北京召开,围绕“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商议政。   11位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海洋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治理体系等建言咨政...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