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握趋势,高质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2020-11-11 14:28:00

来源:光明网

  把握趋势,高质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作者:盘古智库理事长 易鹏,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周济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公布,各地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为了让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与《建议》承接得更加紧密,本文总结了“十四五”期间,乃至面向二〇三五年的四个社会趋势性变化。

  明确把握数字化

  《建议》中明确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行业却在逆势快速增长,线上的会议、消费、教育逐渐成为生活新趋势,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如火如荼。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产业升级促使城市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明确定位。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梯度会进一步拉开,一线城市受惠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可以从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升级和场景应用实践全方位发力,其他缺少绝对优势的城市则可以在自己的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应用场景上做文章。

  数字化转型是创新的基础,未来“十四五”的发展乃至更远的2035年,数字化转型实现各种技术突破以后,许多业态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这是一场社会的变革,蕴含的市场空间巨大无比。很多城市只要在相对应的层次上能够聚集人才资源,集中力量,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禀赋,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从生育政策、开发老龄资源、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等维度全面阐述了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方向。实际上,自2000年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已经成为很显著的“灰犀牛”性问题。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的特征。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

  建议正在制定的地方“十四五”规划需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作出更多制度安排,谋划更多可落地的项目。第一,城镇化建设要投资更多的养老设施;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引进大量适老化改造;第三,城市建设要开始有意识地规划“银发产业”的发展,比如老人用品的相关设计、制造业,老龄服务的培训业等;第四,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探索延迟退休的制度安排;第五,要开始加大对独居老人的照顾和临终关怀体系建设力度。这些措施不仅能形成当期投资,也能带来未来的消费,还能让老百姓生活更有幸福感,值得作为城市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进行谋划。

  明确把握城市集群发展

  《建议》中明确指出,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未来还是要以层次丰富、功能定位清晰、协同发展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为发展主体。具体体现在:第一,中西部城市、省会城市中不能搞一城独大。当前我国一些省份的省会首位度太高,和城市群发展精神有差距,未来需要在促进协调发展的规划中进行合理调整。这就要求地方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时候,要明确城市的定位,大城市要注重高质量发展和对周边城市的拉动辐射作用,而小城市要有发展壮大的信心,充分借力临近大城市的优势资源。第二,继续控制超大城市发展,并提高城市之间的协同效应。这意味着很多大型城市依然要对人口数量进行控制,而大城市周边的城镇有机会从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的过程中受益。在做规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城市自身是处在怎样的规模和阶段,究竟是作为发展的拉动主体还是承接主体,还有多大的人口和产业发展潜力,这样才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确定各项政策。第三,宏观上防止南北城市差距加大。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南北差距加大,人口向南方迁移。从国家战略层面,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已有的政策支持,要有相应政策防止南北差距加大。

  全面把握内循环

  《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可以说,强调内循环是本次规划编制面向的时间节点的一个全新的趋势变化,将深度影响“十四五”期间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布局。在外需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内循环布局的核心就更多地依赖国内市场需求,其有力的抓手就是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空间。基于此,地方制定“十四五”规划就需要考虑用具体的对策落实这两个抓手。在促进消费端,首先可以考虑的是促进供给侧改革,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刺激消费欲望;第二,是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有钱消费;第三,是要明确一个城市的主要消费人群,比如城市周边的“两小时高铁圈”有多少人口,明确培育什么样的具体项目来吸引、承接这些人口的消费。在拓展投资空间端,可以考虑加大新基建项目的谋划,一方面增加当期投资,另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要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补短板的项目的关注支持力度;要积极谋划本地区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 相关阅读
  • 选科面临困难,赋分遭遇质疑:新高考改革在争议中前行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启动首轮以来,全国各地分阶段分地域稳步推进中。2017年,京津鲁琼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2019年,广东、江苏、...

    时间:11-12
  • 国家邮政局:双11当天6.75亿件快件 创历史新高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39.65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同比增长26.16%,再创历史新高。 资...

    时间:11-12
  • 全国政协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履职建言 时刻在线

      完善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全国政协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履职建言 时刻在线(人民政协新实践)   如何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寻求“最大公约数...

    时间:11-12
  • 身心健康,最好的礼物——让运动陪伴孩子成长(中)

      身心健康,最好的礼物  ——让运动陪伴孩子成长(中)  核心阅读  随着人们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越发重视,如今在教育领域,“健康第一”成为新的关键词,相关话题总能引发广泛关注。如何防控儿...

    时间:11-12
  • 文明村镇创建——描绘乡村文明的美丽画卷

      文明村镇创建——  描绘乡村文明的美丽画卷(文明的力量)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有力推动农民文明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

    时间:11-12
  • 越来越多人践行绿色消费 助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绿色消费 绿色生活(美丽中国·我们的节能生活④) 核心阅读   外出就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越来越深入人心;家里买车,新能源车逐渐成为不少人的首选;逛街购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境友好产品……如...

    时间:11-12
  • “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240余颗 有力支撑高水平研究

      发现脉冲星240余颗 有力支撑高水平研究   “天眼”问天 潜力无限   今年1月11日,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验收,具备开放运行条件。而今,“中国天眼”已正式...

    时间:11-12
  • 科研质量评价,江苏高校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强化成果转移转化,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  科研质量评价,江苏高校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本报记者 金 凤  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科研...

    时间:11-12
  • 报告显示超10%老年人基本生活无法自理依赖全方位照料

      报告显示超10%老年人基本生活无法自理依赖全方位照料   谁在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   ● 报告显示,有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

    时间:11-12
  • 王毅同布隆迪外长欣吉罗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2020年11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布隆迪外长欣吉罗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布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双方构建了牢固的政治互信,各领域合作成果丰富。布隆迪成为中国的“全...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