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多边峰会,习近平再示世界走出“至暗时刻”前进方向

2020-11-24 16:2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多边峰会,习近平再示世界走出“至暗时刻”前进方向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电 题:多边峰会,习近平再示世界走出“至暗时刻”前进方向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世纪疫情”流行,全球经济衰退,时代“逆流”暗涌,2020年的世界似乎进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至暗时刻”。危机应对之际,11月接连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机制的重要多边峰会被寄予为世界前行“校准航向”的厚望。特殊之年的“峰会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发声,再次阐释中国帮助世界走出“至暗时刻”的前进方向。

  求解“世纪疫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580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38万例。在疫情“震中”,平均每17秒就有一人病逝。

  危机远未解除,但经过近一年的抗疫斗争,许多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药物和疫苗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近一年的抗疫实践证明,只要团结一心、科学防治,病毒传播可以控制,疫情影响能够克服。

  “疫情再度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挑战。”习近平在上述多边峰会上指出。基于团结合作,他给出下一步全球抗疫的中国倡议:加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

  相关措施包括:加强国际联防联控,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关键领导作用;加强疫苗研发和交流,努力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有观察人士认为,中方提出的倡议,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是中国积累下的经验: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当务之急。

  实践中,中国也多次表示愿同各国在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等各环节加强合作。在多边峰会上,习近平进一步为此注入信心:我们将履行承诺,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中国身体力行,以合作姿态参与全球抗疫,继续为世界走出“至暗时刻”注入信心。

  应对严重衰退: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正经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组关键数据显示出,现实比想象的更加严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4.4%,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经历60年来首次负增长。

  对此,习近平在这个“峰会月”中再次提出,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他倡议,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转,降低关税、减少壁垒。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居于重要地位的中国,正通过更高水平、高层次的自身开放,畅通世界经济的运行脉络。多方认为,这不仅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也会给中国经济的外部参与者以开放红利,实现合作共赢。

  而在当下大萧条的“至暗时刻”,中国与多国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首次表态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是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写照。

  面向未来,习近平则进一步重申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对于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带给世界的影响,习近平说,“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回应时代“逆流”:合作是国际社会唯一选择

  “无论是赢得全球抗疫最终胜利,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危机考验。”习近平在上述多边峰会上强调。

  然而现实世界中,一些以“政治病毒”破坏全球抗疫合作大局,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开放合作的时代“逆流”暗潮涌动。对此,中国以实际行动,再次给出自己的明确选择——通过合作,将“防火墙”筑在人类和病毒之间,而将阻碍世界经济运行的“高墙”拆掉。

  “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习近平在多边峰会上再次呼吁加强抗疫合作,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他直言,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搞“甩锅”、推责,干扰的是全球合作抗疫大局。要推动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扫除“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国携手抗疫的最大合力。

  “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习近平同时指出,要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坚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他强调,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鼓吹所谓“经济脱钩”“平行体系”,最终只会损害本国和各国共同利益。“合作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唯一选择。”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中国选择背后展现出的逻辑仍然是团结合作,越是“逆流”暗涌,越是要把握合作大势。

  外界也意识到当下团结合作的极端重要性,比如各方领导人在此次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搁置分歧,发表了三年来的首份联合宣言,决心团结一致引领亚太地区成功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复苏。体现出合作是国际社会唯一选择。

  这也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我们更要把准方向,掌握好节奏,团结合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完)

  • 相关阅读
  • 北京拟立法规范户外广告牌匾 杜绝“千店一面”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近年来,多地花大力气整治户外广告牌匾,告别了高低横飞、花花绿绿的时代。但有的地方却走入另一个极端,整条街一个风格,被吐槽“丑得整齐”。   在北京,这种情况将不会发...

    时间:11-25
  • 韩俊任吉林省代省长

      新华社长春11月25日电 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11月25日决定,接受景俊海辞去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的请求,任命韩俊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时间:11-25
  • “嫦五”像串糖葫芦?去月球“挖土”有多难?这场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为什么说这是迄今为止中...

    时间:11-25
  • 广东省委全会:面向现代化新征程推进改革开放

      中新网广州11月25日电 (程景伟 徐林 岳宗)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24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广东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进改革开放。   此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

    时间:11-25
  •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24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2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   此次任务发射入轨精度较高,修正量很...

    时间:11-25
  • “月球探测,我们有自己的节奏”

      在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收官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嫦娥”的探月之旅:   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千年奔月梦想成真。嫦娥一号进行绕月探测,实现“绕、落、回”的第一步,取得了以月球影像图...

    时间:11-25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带着月壤安全回家

      “绕、落、回”收官,更多探测陆续开启——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带着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随着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这句颇为形象的话很快在网络上流...

    时间:11-25
  • 十部门发文:到2025年林下经济年产值1万亿元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周尧)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及证监会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意见,...

    时间:11-25
  • “全球伙伴”甘肃陇南“晒”出“多点开花”减贫成果

      中新网甘肃陇南11月25日电 (闫姣)24日至25日,2020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及相关观摩活动在甘肃省陇南市举行。期间,中外嘉宾“晒”出“多点开花”的减贫成果。   24日下午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关键词...

    时间:11-25
  • 电影艺术照进中国脱贫攻坚宏阔现实

      中新网厦门11月25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脱贫攻坚主题影展暨八闽电影巡展活动,24日晚在厦门启幕,将在此后7天内展映的25部电影力作中,有11部电影聚焦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成就,...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