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姐”不大,本事不小——记文昌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周承钰

2020-11-24 19:5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文昌11月24日电 题:“大姐”不大,本事不小——记文昌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周承钰

  作者 张维星 郭超凯

  嫦娥五号探测器24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发射现场,一名95后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员,同时也是嫦娥五号探月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这位小姑娘被同事亲切唤作“大姐”。

  “大姐”,其实并不大,出生于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58cm。这个来自贵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在单位将近80人的队伍里,她是最小的几个人之一,无论年龄还是个头。

  敢攀天梯的“大姐”

  “大姐”能吃苦,也肯吃苦,是出了名的硬角色。在一次3公里测试中,周承钰以极强的耐力和速度超过了一多半男同志,大家彻底对她刮目相看。而在工作中,她更是以能啃硬骨头著称。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周承钰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很多地方根本无法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的上去,堪比“天梯”。正常人就是单单跑这么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可她有时候一天得来回四趟。

  而15层的工作环境,更是让所有人都胆颤——不足8平米的测试间里,设置了两个配气台、4个转接盒以及上百根电缆和供气管路。工作期间,这个地方只能容纳3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而且充满了高压气体流动的嘈杂声,更要命的是没有空调。

工作中的周承钰 文昌航天发射场供图 工作中的周承钰 文昌航天发射场供图

  这种工作环境,连好多男同志都不敢去尝试,而周承钰在这里整整干了60天,从来没有抱怨过一次,更没有迟到过一次,成功把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这个“边远”岗位打造成了“党员先锋岗”,并顺利完成了长征五号火箭的复飞之战。

  此役之后,“大姐”能啃硬骨头的名声更加响亮,她在单位真的成了响当当的“大姐大”。

  “大姐”也不是生来就是大姐,生活中,周承钰爱睡懒觉、吃零食,也爱逛街买买买,90后年轻人的小爱好,在她身上一样不少。但在工作上,她却表现得异常坚韧,执行力强,敢于大胆尝试,勇于突破自我,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爱玩的小女生。

  托举嫦娥的“大姐”

  在动力系统的队伍里,周承钰是目前为止换岗位最频繁的一个人。到单位的两年半时间里,她一共参加了5次测发任务,可是由于任务需要,她在每次任务中的定岗都不一样:一级连接器配气台、二级连接器配气台、后端工作站、动力箭上、连接器指挥。

  每一次换岗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不同岗位对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差别巨大,这对一个测发经验并不算太多的小女生而言充满了挑战。可是,每次换岗,周承钰都能用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尽快适应下来,并圆满完成组织交待的各项任务。

  换岗不容易,换岗做指挥员更是难,而成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难上加难!可是,“大姐”做到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承担了“国字号”的嫦娥五号任务。

  周承钰担任指挥的连接器系统,是发射场两大系统——动力系统和加注系统的纽带和“命门”,作用非常关键。连接器系统具有工作原理复杂,设备分布广、协调接口多等特点,而且由于中国大型低温连接器正在技术积累阶段,经常发生各种问题,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作为指挥员,承受的压力非常之大。

  系统内一共有30多个操作手,可周承钰这个指挥员是团队里唯一一个女性,每次在测试过程中听到她用熟练的口令调度这30多个男同志开展各项工作,都给人一种航天“花木兰”的即视感。

  做指挥员并不容易,这一点,周承钰在刚接手这份差事时就深切地感受到了。本次任务开始时的液氮调试阶段,“大姐”每天在发射塔上下奔走,协调各种工作,几天下来,脚也肿了,嗓子也哑了。但是歇了一宿后,她继续带着一帮大老爷们在塔上做测试。

  在空调脱落测试过程中,由于管路太重,周承钰看操作手干着吃力,就直接上手帮忙搬运几十斤的管路,这种身先士卒、毫不娇气的“大姐”,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给征服了。正是在“大姐”的高效组织指挥下,连接器系统适应了本次任务以来的多次计划调整,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任务。

  冲得上,拉得出,打得赢!这就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员的真实写照,这就是“大姐”周承钰。“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强。(完)

  • 相关阅读
  • 吴尊友:应急性疫苗应用可预防聚集性疫情

      中新网客户端11月25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2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发生一些零星散发的病例也是常态化防控中的常见现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但可以...

    时间:11-25
  • 最高法:全国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超5700份

      中新网客户端11月25日电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最高法院联合全国妇联、中国女法官协会召开发布会,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十大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民一庭庭长郑学林表示,截至2019年...

    时间:11-25
  • 习主席的“多边外交月”,有这样3个意涵丰富的“新”看点

      第一报道 | 习主席的“多边外交月”,有这样3个意涵丰富的“新”看点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继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之后,中国元首外交再次迎来繁忙的“多边时间”...

    时间:11-25
  • 进口冷链食品新冠阳性率不到万分之一

      中新网客户端11月25日电 11月25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

    时间:11-25
  • 以案说法,涨涨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知识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罗沙)如果遭受家暴,你可以勇敢寻求法律的保护!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5749份,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设立“法律保护伞”“隔离墙”。  ...

    时间:11-25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施洪甲接受审查调查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施洪甲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新华社昆明11月25日电(记者字强)据云南省纪委监委25日消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施洪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时间:11-25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回应加外长涉华言论 强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中新社多伦多11月24日电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11月24日就加拿大外长商鹏飞在加议会加中关系特别委员会作证时的涉华言论发表谈话指出,中方对同加开展务实合作持开放态度,但这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

    时间:11-25
  • 国家卫健委:近30天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 是此前30天的7.5倍

      中新网客户端11月25日电 25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30天,中国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数病例来自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呈现出“...

    时间:11-25
  • 印度再次禁用43款中国背景手机应用程序 驻印使馆回应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微信公号25日消息,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嵇蓉参赞就印度再次禁用中国背景手机应用程序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印方一再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拥有中国背景的...

    时间:11-25
  • 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系统在南京首家试点医院上线试运行

      许多人也许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提前一天跟单位请好假,起了大早去医院排队挂号看病,结果临到窗口,突然发现“医保卡”忘带了……以往,没带医保卡意味着无法享受医保待遇,这种情况下,要么回家拿医保...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