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政策发力,等一等智能时代的“慢行者”

2020-11-25 21:42: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曲翔、卫婧)扫码支付、手机挂号、出示“健康码”……这些在年轻人看来易如反掌的操作,对部分老年人来说却举步维艰。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因不会使用、不敢使用智能设备,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数字困难”。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列出时间表。各地也在不断推出“暖心”措施,让“慢半拍”的老年人跟上智能时代发展的脚步。

  ——完善“健康码”功能,解银发一族“无码”难

  进入公共场所随手出示“健康码”,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一种常见场景。看似轻松的“扫一扫”,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一道难题。《实施方案》要求,对需查验“健康码”的情形,通过技术手段将疫情防控相关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简化操作以适合老年人使用,优化代办代查等服务,继续推行“健康码”全国互通互认,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

  近日,多地已开始行动,推动“健康码”功能不断丰富完善。据观察,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防疫健康信息码”到许多地方的“健康码”均增加了他人代领的功能,对于没有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健康码”可由同行人员或工作人员代为申领,极大便利了老年人出行。同时,基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能力,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健康码”已实现互通互认。

  针对因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无微信、不会操作、无手机等问题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江苏省无锡市火车站专门安排了志愿者帮助代查、代操作,并提供纸质通行证发放服务。青岛、郑州、厦门等城市也推出多项“暖心”举措,为“无码”老人提供健康码打印、代查、代操作、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

  ——线上线下“两条腿”,等等智能时代“慢行者”

  挂号就医、缴费支付、政务办事等越来越多的服务场景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企业和群众少跑了路,老年人却犯了难。围绕出行、就医、办事等七方面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要求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两条腿”走路,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实施方案》明确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实现便捷办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

  记者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看到,针对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自助服务设备的问题,当地政府专门在社区、市民服务中心、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安排了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操作引导、代办等服务。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在2020年底前,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现场号源,推进社区预约转诊,扩大社区家庭医生预约号源数量,方便老年患者就近预约挂号。

  在保留“面对面”服务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创新智能化服务方式,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目前,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老年人可以在线办理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政务事项,子女也可使用电子社保卡“亲情服务”,帮助父母查询、认证、支付等。

  ——“双向适应”,引导老年人主动拥抱“数字生活”

  《实施方案》提出,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困难,组织行业培训机构和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化应用的操作能力。同时,要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老年开放大学从2018年开始就开设了老年人“微信班”,今年又开设了智能手机培训班,旨在帮助老年人解决手机移动支付、线上预约挂号等现实问题。“老人在家里向子女求教,往往不好意思,或者学得不系统,通过开班,让老年人聚在一起学习,可以打破这层隔阂。”该校校长叶庆桃说。

  叶庆桃认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一方面需要在老年人群体当中加大积极融入社会的宣传力度,改变老年人观念,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另一方,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同时,需要建立起老年人线下交流等平台,让老年人通过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学校的师资力量、班级规模都有限,我们正计划通过社会力量,与社区、街道合作,把培训班开到老百姓身边。”叶庆桃说。(参与采写记者:朱程、孙寅、崔璐、李奔、范迎春)

  • 相关阅读
  • 杨洁篪将出席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6日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将出席27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等活动。...

    时间:11-26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逾期自行失效

      中新网11月26日电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指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2020年生态环境部已审批发放的限...

    时间:11-26
  • 国防部:日本防卫研究所涉华报告不客观不负责不专业

      中新网11月26日电 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26日指出,日本防卫研究所涉华报告对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妄加评论,有关言论不客观、不负责、不专业,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11月...

    时间:11-26
  • 王毅同韩国外长康京和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6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首尔同韩国外长康京和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背景下,此次应邀访韩,是以实际行动表明中方对中韩关系的...

    时间:11-26
  • 初心印记 | “红色的嫩芽”,为人民歌唱

      “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这是乌兰牧骑队员们一直信守的诺言。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在广...

    时间:11-26
  •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韩国外长康京和会谈 达成10项共识

      2020年11月26日上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康京和外长的会谈取得丰富成果。双方一致同意,遵循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加强沟通交往,增进友好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时间:11-26
  • 这几场重要外交活动,习近平都强调“深化”这一意识

      【学习进行时】11月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频频出席重要外交活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他在所作的主旨演讲或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贯穿始终的“中国主张”。新华社《学习进行...

    时间:11-26
  • 联播+| 扎实推进军事训练转型 习近平提出八个“要”

      联播+ 11月25日,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军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聚焦备战打仗,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

    时间:11-26
  • 国际锐评丨大变局下的中国担当广受赞许

      “我赞同中国国家主席长期以来的信念,即拓展国家之间的利益汇合点并以此为坚实基础,在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局中构建共同体。”在谈及逆全球化暗流下世界应作出何种抉择时,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给出了...

    时间:11-26
  • 国防部:印方应以真诚态度和积极行动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中新网11月26日电 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26日指出,目前,中印边境地区局势总体保持平稳。中方愿继续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与印方保持沟通。希望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以真诚态度和积...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