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浙江义乌推出十条引才政策 全力打造一流自贸试验区

2020-12-02 18:1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义乌12月2日电(奚金燕 钱旭升)12月2日,记者从浙江省义乌市委组织部获悉,为了更好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构建具有义乌特色的自贸人才生态,义乌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大自贸试验区人才集聚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自贸区人才十条》)。

  《自贸区人才十条》主要内容涵盖探索建立以纳税额为主要指标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制定国际贸易、工业设计等重点领域专才特才评价标准;提升人才出入境便利;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奖励;支持人才创业就业等方面。

  今年9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义乌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跨入“自贸时代”。

  此次义乌推出的《自贸区人才十条》多条涉及外籍人才、外商、外籍大学生,对商贸领域外籍人才放宽准入,符合相关规定的,可按照A类、B类外国人办理工作许可。对外籍人才开放最长5年期的工作许可。为优质外商签发1年期多次入境有效贸易签证或签发5年期居留许可,符合条件的,积极推荐申请永久居留。允许优秀外籍大学生免工作经历直接在义工作。自贸试验区内企事业单位邀请的外籍大学生来义实习的,给予签证便利。国内重点高校优秀外籍留学生在义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给予居留许可便利。外籍大学生可同等享受义乌大学生政策。积极争取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在自贸试验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允许境外人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自贸区人才十条》还包括以下内容:探索建立自由贸易领域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特别优秀的可“一事一议”。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贯通领域;对在自贸试验区内工作的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给予奖励,奖励金额不超过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地方留存部分;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机构,按其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其中,前3年100%、后2年50%。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评价,给予最高50万元培育奖励。(完)

  • 相关阅读
  • 人社部:累计帮助358万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中新网12月3日电 国新办3日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人社部与有关部门一道,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帮扶力度,累计帮助358万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时间:12-03
  • 截至11月,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登记在库达106411人

      中新网12月3日电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刘贵芹3日表示,截至2020年11月,登记在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为106411人,比2015年增加44290人,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十三五”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年...

    时间:12-03
  • 中俄总理第二十五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支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 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日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二十五次定期会晤并发表联合公报。公报表示,双方支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

    时间:12-03
  • 湖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抗击新冠肺炎)湖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中新社武汉12月3日电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3日通报,2020年12月2日0—24时,该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来自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武汉...

    时间:12-03
  • 福建通报3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福建通报3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新华社福州12月3日电(记者张华迎)不作为、慢作为;作风漂浮、消极应付;履职不力、弄虚作假……为持续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时间:12-03
  • 中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任务顺利完成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郭超凯)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中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任务顺利完成...

    时间:12-03
  • “广深联动”探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互动新模式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题:“广深联动”探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互动新模式  新华社记者 孙飞、马晓澄  广深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部分广东省实验室由广深联合共建,广州地铁和腾讯共建轨道交通智慧操...

    时间:12-03
  • 保护互联网隐私权应提升监管力度

      保护互联网隐私权应提升监管力度   本刊评论员/闫肖锋   发于2020.12.7总第975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电话号码、通讯录、住址以至身份证、银行卡信息时刻处于暴露之中...

    时间:12-03
  • 天津立法禁止采集自然人的血型、疾病和生物识别信息等

      为诚信立法!天津出台社会信用条例   天津北方网讯:2020年12月1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解读...

    时间:12-03
  • 作之于细、累之成风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作之于细 累之成风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胜军 王卓 陆丽环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