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新政发布 健全跟踪监管长效机制

2020-12-11 07:34:33

来源:法治日报

  生态环境部发布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新政

  建立健全规划环评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健全规划环评跟踪监管长效机制,定期调度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开展、落实情况,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监管。

  □ 本报记者 郄建荣

  哪些产业园区需要开展规划环评?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给予明确规定。按照《意见》要求,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产业园区以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园区,在编制开发建设有关规划时,都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意见》旨在解决目前部分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不落实、规划环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位负责人强调,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健全规划环评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定期调度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开展、落实情况。

  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11年,原环保部曾发布《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这位负责人说,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衔接、指导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改革,解决目前部分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不落实、规划环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规划环评监管,切实提升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效力,生态环境部推出《通知》的升级版即《意见》。

  据介绍,与《通知》相比,《意见》全面落实“放管服”要求。简化了开展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类型,探索提出规划环评审查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的途径,明确入园建设项目简化条件、简化原则、内容和改革试点要求。

  同时,《意见》统筹“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把规划环评衔接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重点,保障区域“三线一单”成果落地;把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采纳落实作为入园建设项目环评简化和审批的重要依据;依托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强化落实排污许可证全覆盖总体部署,优化园区内共用污染治理措施等的管理方式。

  这位负责人指出,《意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规划环评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区管理机构,规划环评技术机构的责任。提出加强后续管理、监管和指导的具体措施,有力保障规划环评见实效。

  明确开展规划环评范围

  对于哪些产业园区需要开展规划环评,《意见》予以明确。

  根据《意见》要求,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产业园区以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园区,在编制开发建设有关规划时,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相比《通知》,《意见》没有单独对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等类型的园区提出开展规划环评的要求,主要考虑这类园区功能较单一、面积较小,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小,经常不单独开展规划。”这位负责人说,《意见》鼓励这些园区依托所在区域其他类型的产业园区统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意见》中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如何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衔接?这位负责人说,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成果看,产业园区总体上都划入了重点管控单元,相应管控要求比较明确。还有一些省份对省级及以上园区编制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产业园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准入和管控要求。规划环评主要聚焦在对规划产业定位、布局、规模的优化,及避免和减缓规划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等方面。两者在内容和评价方法上均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这位负责人表示,《意见》已明确将衔接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规划环评的审查重点。因此,为避免工作重复,更好适应“放管服”要求,对已经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并组织实施的省份,《意见》提出,其辖区内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由生态环境部委托其所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集审查,审查意见抄报生态环境部。这位负责人说,方案应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等方面明确规划环评如何衔接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此外,《意见》还指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是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在规划环评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部分内容可适当简化。“产业园区已依法完成规划环评工作,且采纳落实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省级人民政府已经制定发布或授权制定区域环评审批负面清单、严格环评管理重点行业名录等,对入园项目污染和环境风险能有效防控;产业园区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且持续改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运行稳定,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且近5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这位负责人说,《意见》鼓励地方在上述条件下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入园建设项目环评试点改革。

  健全跟踪监管长效机制

  为保障《意见》顺利实施,这位负责人说,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健全规划环评跟踪监管长效机制,定期调度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开展、落实情况,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监管。重点检查编制质量及规划环评落实情况,对编制质量差、规划环评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主体公开曝光并依法依规处理。

  同时,《意见》提出,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存在基础资料严重失实、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能为规划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撑,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等情形的,可依法依规对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及其委托的规划环评技术机构予以处理。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未开展规划环评、未落实相关要求,或在组织开展环评时存在弄虚作假等失职行为的,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通过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整改,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意见》明确,要规范规划环评审查专家库管理,对审查中存在弄虚作假或失职行为的,依法取消其资格并予以公告,审查小组的部门代表有上述行为的,应通报其所在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对已发生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划及时组织核查。”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意见》规定,要加强对产业园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管,尤其是对重污染或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园区,依法开展执法监测,落实监管责任。

  • 相关阅读
  • 第七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聚焦“维护和平稳定 深化融合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石龙洪)以“维护和平稳定 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13日在北京举行,60余位两岸专家学者通过视频连线展开深入研讨。与会者认为,民进党当局谋“独”动作不...

    时间:12-13
  • 专家学者福州共商中医药“走出去”

      中新网福州12月13日电 (叶秋云 吕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常态化的医学发展时期。”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学分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13日在福州表示,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时间:12-13
  • 《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英文版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

    时间:12-13
  • 李兰娟等院士出席2020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

      中新社衡阳12月13日电 (记者 余湛奕)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13日在湖南省衡阳市举行。   在当天上午的论坛开幕式...

    时间:12-13
  • 北京通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 50名密接者暂无异常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杜燕)13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发布会上介绍称,12月1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1例确诊病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

    时间:12-13
  • 【海报】第七个国家公祭日:传承记忆 祈愿和平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3周年,也是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忆往昔,血与泪的历史仍历历在目;看今朝,希望天下和平、没有战争。回忆,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时间:12-13
  • 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新华社昆明12月13日电 题:金沙江畔新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新华社记者字强、庞明广  70岁的王道相望着一江清水、满山绿树,面带喜色。  老人...

    时间:12-13
  • 外防输入压力增大 广西南疆国门如何守好安全屏障?

      (抗击新冠肺炎)外防输入压力增大 广西南疆国门如何守好安全屏障?   中新社南宁12月13日电 题:外防输入压力增大 广西南疆国门如何守好安全屏障?   中新社记者 林浩 杨陈   在中越边境广西友...

    时间:12-13
  • 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中国力量——论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中国力量——论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中国力量——论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

    时间:12-13
  • 习近平: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   制片人/马烨 主编/王兴栋   编辑制图/李婷婷...

    时间:12-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