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教育部: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唯论文”不良导向

2020-12-15 10:54: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不得把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

  《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唯论文”现象的系统性危害,从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高度予以坚决纠正。要改进科研评价方式,强化科研育人功能,以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有利于潜心研究和创新创造的评价制度,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即: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防止“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不得为追求国际发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与资源分配、物质奖励、绩效工资等简单挂钩,防止高额奖励论文。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人才计划申报评审的唯一指标。不得把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教师招聘、职务(职称)评聘、人才引进的前置条件和直接依据。不得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唯一标准。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限制性条件。不得多头评价、重复评价,严格控制涉及论文的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不得盲目采信、引用和宣传各类机构发布的排行榜,不过度依赖以论文发表情况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排行性评价。

  《意见》强调,要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多元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同行评价;要加强学风建设,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持学术不端“零容忍”、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要健全长效机制,落实高校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激发学术创新创造活力,正确理解破除“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正确看待SSCI、CSSCI等相关引文索引的作用与功能。

  《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针对10个“不得”组织“唯论文”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学风教育和警示活动,重点自查自纠是否存在评价指标单一、评价使用功利、高额奖励论文、抄袭代写论文、非法买卖论文、学风建设虚化、学术权力异化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高校经验做法,同时对落实不力、问题严重的单位,视情采取约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责令整改等方式予以严肃处理。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大国巧匠——中国制造的青春未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大国巧匠——中国制造的青春未来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题:大国巧匠——中国制造的青春未来   新华社记...

    时间:12-15
  • 西藏、新疆16所受援医院全部成为三级医院

      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西藏、新疆16所受援医院全部成为三级医院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彭韵佳)“经过五年多努力,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

    时间:12-15
  • 第24批中国(宁夏)援贝宁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任务

      中新网银川12月15日电 (杨迪)记者15日从中国(宁夏)第24批援贝宁医疗队获悉,支援非洲国家贝宁的一年间,医疗队门急诊共接诊8531人次,实施手术1066人次,住院治疗1143人次,开展按摩、拔罐、针灸等1300...

    时间:12-15
  • 甘肃有413.7万人纳入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

      新华社兰州12月15日电(记者王朋)记者从甘肃省民政厅获悉,甘肃扩大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范围,将患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城乡困难群众、城乡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发证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城乡困难群体...

    时间:12-15
  • 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

      今年12月13日,是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纪念活动,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时间:12-15
  • 【地评线】坚持系统思维,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1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

    时间:12-15
  • 海外网评:兑现“碳中和”承诺,中国将说到做到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时间:12-15
  • 外交部就英国发声干预香港事务、新冠疫苗等问题答问

      2020年12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路透社记者:中国官方媒体今天报道称,澳大利亚输华煤炭清关正受到限制,并称中方对澳煤炭输华正式实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细节?报道并...

    时间:12-15
  • 民航局再对三外航公司的三个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中国民航网消息,12月15日,民航局再发熔断指令,对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俄罗斯依可亚航空公司、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的3个航班再次采取熔断措施。   根据民航局通报,埃塞俄比亚航空...

    时间:12-15
  • 【好好学习】图解|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气候变化问题一直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关系人类未来命运。近年来,中国不断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始终是全球环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与贡献者。同时...

    时间:1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