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三五”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不断提升

2020-12-16 14:32:04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效果怎么样呢?教育部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关情况。

  95%学校能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锻炼

  “十三五”期间,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时间上,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师资上,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每年新增约2万人;设施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已被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达标率较“十二五”期间大幅度提升。目前,身心健康情况已被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育科目被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的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

  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艺术教育 9省份已开始试点“美育中考”

  同样,在美育上,各项资源和制度也在配齐配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万人。各地各校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民间美育资源,在中小学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目前, 已有9个省份开始“美育中考”的改革试点,分值在10分到30分之间。

  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国培计划”

  今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为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要求中小学每周要独立设一节劳动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与升学脱钩 让竞赛回归兴趣本质

  一方面加强学校内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以往不那么被大家重视的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校外的培训、竞赛也在不断规范。这两天,北京市教委正在就一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主题就是规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

  竞赛结果不作为招生依据

  征求意见稿最受关注的一点就是明确提出了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各类活动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 同时还明确提出,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将实行清单管理,举办前必须先审批,主办方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或北京市编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竞赛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要做到“零收费”。

  近年来,国家也在不断规范竞赛活动、给学生减负。目前,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已由105项减至35项。

  【央视短评】课程调整 彰显教育理念升级

  从试点美育课程到劳动教育纳入“国培计划”,再到规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看似只是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调整,实际上是教育模式的升级,乃至教育理念的刷新。也就是说,这种调整更加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为孩子补上劳动教育、美育和体育等短板。有了明确目标,也有了实现路径,接下来在监督落实上下功夫,将逐渐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让孩子更健康成长。

  • 相关阅读
  • 值得珍藏!4分钟回顾嫦娥五号探月之旅全程

      11月24日,“出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到达目的地”——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   12月2日,“已揽件”...

    时间:12-17
  • 今天,“嫦娥”回家了,还捎来了月球“土”特产!

      独家视频丨今天,“嫦娥”回家了,还捎来了月球“土”特产!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

    时间:12-17
  • 沉迷打赏网络主播 386万公款被挥霍

      沉迷打赏网络主播 386万公款被挥霍   “都是网瘾害了我!”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区财会人员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现场播放的专题片中,江苏某国有企业赣榆分公司原会计项...

    时间:12-17
  • 三言“明”义——常口村的故事

      时政微视频丨三言“明”义——常口村的故事   常口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这里地处闽西北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农村奔小康...

    时间:12-17
  • 突击培训变味、形式主义抬头……学习培训成基层新负担

      变了味的学习培训,已成基层新负担!   时下,不少地方的学习培训办得有声有色,不断帮助基层干部开阔思路、提高本领。然而,半月谈记者发现,一些地方平时并不重视学习培训,而习惯于年末搞突击培训...

    时间:12-17
  • “后疫情”就业季:冲击 “就业难”与“求贤若渴”

      万象   “后疫情”就业季   909万,这是教育部刚刚给出的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   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业季显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时间:12-17
  • 推进学校美育 超六成受访家长最关心课程设置

      推进学校美育 超六成受访家长最关心课程设置   67.9%受访家长期待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的美育方式   12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成就。教育部...

    时间:12-17
  • “唯论文”是高校评价体系的痼疾 “十不得”能否根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评价意见出台   “十不得”能否根治“唯论文”痼疾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唐芊尔 杨 飒   论文对高校教师有多重要?尤其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职称...

    时间:12-17
  • “挖土”归来 嫦娥五号闯过了几道关

      “挖土”归来 嫦娥五号闯过了几道关   庞 丹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嫦娥五姑娘”回来了!   12月17日凌晨,它带着中国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月球样本,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宣告了我国首次月面...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