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进学校美育 超六成受访家长最关心课程设置

2020-12-17 07:29: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进学校美育 超六成受访家长最关心课程设置

  67.9%受访家长期待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的美育方式

  12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的成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全国已有9个省份开始试点美育中考。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深化设计,引发关注和热议。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对1506名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0%的受访家长关注《意见》的发布。推进学校美育工作,62.2%的受访家长最关心怎样安排课程设置,67.9%的受访家长建议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的美育方式。

  受访家长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9.9%,二线城市的占48.1%,三四线城市的占19.8%,城镇或农村的占2.2%。幼儿家长占13.5%,小学生家长占56.9%,初中生家长占22.4%,其他占7.2%。

  推进学校美育工作,62.2%受访家长最关心怎样安排课程设置

  在北京工作的吕彬(化名),孩子正在上小学。她说,美育进中考的消息一出,朋友圈、家长群就讨论开了,“大家都很关心学校美育工作的进一步规划”。

  调查中,95.0%的受访家长表示关注《意见》的发布。交互分析发现,二线城市的受访家长更关注(96.7%),小学生家长(96.5%)和初中生家长(95.9%)关注度更高。

  来自辽宁的程艳(化名),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孩子从3岁开始接触绘画。“那个时候我们偶然发现,孩子对色彩变化有兴趣,就想把绘画作为她的兴趣爱好来培养”。

  虽然自家孩子在绘画上起步并不算晚,但关于美育与未来考试,程艳还是有很多疑问,“非常认可加强孩子的审美教育和艺术素养,但如果以应试为指挥棒,究竟要怎么考、怎么学?”

  数据显示,对于学校美育工作,受访家长最关心怎样安排课程设置(62.2%),接下来是是否进入升学考试(57.2%)和如何加强师资力量(55.8%)。其他方面还有:怎样开展好艺术实践活动(47.9%)、如何公平考察(44.6%)、怎样培育良好的美育氛围(33.5%)以及如何改善艺术场馆设施设备(32.5%)等。

  “我认同要重视孩子的美育教育,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地全面发展。”吕彬比较关心的是评价标准,“现在几乎所有中考涉及的科目都有对应的补习班,现在孩子在语数英上已经有不小的学习压力了,难不成为了升学再去专门报个美术班?”

  调查中,74.9%的受访学生家长认为,《意见》的实施能有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与此同时55.9%的受访家长也坦言,担心美育教育会增加孩子的学业负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美育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课程标准来开展,同时改革评价体系,让评价更为多元。

  67.9%受访家长认为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的美育方式

  北京90后崔兰(化名),有个4岁大的孩子。她觉得美育首先应该让孩子热爱美,认同美的价值。崔兰回忆起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我父母也很重视教育,不仅关注我的学习成绩,也注重培养兴趣爱好。那时我特别喜欢书法,学了硬笔和软笔。但在音乐上我就没什么‘天分’,五音不全也不会乐器。但我记得上音乐课时,老师不仅教我们唱歌,还给我们讲各种民族乐器,带我们赏析各种乐曲,我觉得受到了很多熏陶,直到现在我都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很有兴趣”。

  “我感觉美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内涵也很丰富,究竟如何细化,可能需要不断地探索。”吕彬觉得,美育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让孩子热爱艺术,积极向上地生活。

  如何理解美育教育?调查中,66.8%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提升孩子对艺术经典、传统文化的认同感,66.1%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其他还有: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58.7%),提高创造性、激发创新活力(55.3%),热爱生活、提高生活品质(36.5%)等。

  来自河南安阳的赵梦(化名),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赵梦比较在意孩子的素质教育。赵梦觉得艺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学资源和氛围,因此她非常关注美育教育的开展和评价标准的设定。“像我小时候在老家县城上学,艺术对我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我很希望孩子能够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全面发展”。

  赵梦觉得,推进美育教育更需要“因材施教”,同时评价标准也要更加多元化、科学化。“比如艺术的类型多种多样,孩子如果不擅长画画,喜欢篆刻也可以。另外,城市、农村的孩子能接触到的美育教育是不一样的,但乡村也有不少城市所不具备的特色,有些地方有很好的乡土艺术,可以考虑进入当地教育课程”。

  调查中,67.9%的受访家长建议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的美育方式,67.3%的受访学生家长建议完善美育教学的软硬件条件,60.2%的受访学生家长建议将美育与其他教育相融合。其他还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52.3%),弥合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31.2%)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中国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计划于明年5月着陆火星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郭超凯)在介绍中国航天未来还将实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务时,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17日在北京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目前状态非常好,明年5月中...

    时间:12-17
  • “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2020年中国领事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2020年中国领事工作综述  新华社记者温馨、孙楠  外交部领事司17日举办2020年度领事工作媒体吹风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领事工作。外交部领事...

    时间:12-17
  • 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

      央视网消息:进入冬季以来,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  近日,“大连市冷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

    时间:12-17
  • 偶遇“玉兔”、贴暖宝宝、换迷彩服 “嫦五”返程“萌点”多

      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李京泽)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从降落到被送离着陆区,细心的网友在“嫦五...

    时间:12-17
  • “嫦娥五号”圆满成功 中方对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协助致谢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协助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

    时间:12-17
  • 美称中方拒参加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 海军回应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人民海军”微信公众号消息,海军新闻发言人刘文胜海军大校今日就美称中方拒绝参加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答记者问。刘文胜称,美方有关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会议...

    时间:12-17
  • 负面清单再“瘦身” “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得到巩固和维护

      央视网消息:12月1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修订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对外公布。与2019年相比,这份新的负面清单有何变化?对于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又将产生哪些作用呢?   减少...

    时间:12-17
  • 陕西省革命老区镇巴县结束不通高速的历史

      央视网消息:陕西省重点交通扶贫项目——西镇高速公路16日全线通车,不仅结束了革命老区镇巴县不通高速的历史,也标志着陕西省汉中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汉中市境内的西镇高速公路起于西乡...

    时间:12-17
  • 云南省景海高速澜沧江特大桥钢箱拱顺利合龙

      央视网消息:16日,云南省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澜沧江特大桥钢箱拱合龙,为昆明至曼谷公路大通道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同时,大桥建设过程中还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加强对雨林和生态的保护。  澜沧江特...

    时间:12-17
  • 王毅将出席2020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宣布:2020年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会议将于12月18日晚以视频形式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咨询委员会由包...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