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新兵团邀请优秀新兵亲属参加授衔仪式

2020-12-17 15: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12月17日电 (陶昱 陈思航 和勤赟)“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何柳柔父母为她佩戴军衔。 陶昱 摄 何柳柔父母为她佩戴军衔。 陶昱 摄

  12月7日上午,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新兵团为全体新兵举行授衔仪式。不同于以往的是,参加此次仪式的不仅有军容严整、精神抖擞的新兵,还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部分新兵亲属。他们亲手为新兵佩戴军衔,共同见证这个光荣时刻。

  该新兵团一营营长长倪丙其介绍说:“我们邀请部分新兵家长参加授衔仪式,不仅让家长见证新兵的成长、分享荣光,更能激发新兵建功军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该旅新兵团依据条令法规,着眼新时代新兵特点,决定通过“军营开放日”形式,邀请部分优秀新兵的亲属入营参加授衔仪式,近距离感受新兵的成长,激励新兵再接再厉、建功军营。

姐姐为自己佩戴军衔,女兵欧丹十分开心。 陶昱 摄

  来自广西防城港的廖锦德在新兵团名气不小,他不仅刷新了新兵团双杠臂屈伸记录,在这次新训课目结业考核中还获得全连第一的成绩。廖锦德说:“新兵授衔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这是我由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军人的转变,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激动,家长也参与了这次授衔仪式,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我以此为荣。”

  大学生女兵何柳柔,入伍前刚从中南大学会计专业毕业,本可以继续读研或者选择工作,但她为圆从军梦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后自我要求严格,常加班加点训练,在这次考核中取得全连第二的好成绩。授衔仪式上,何柳柔的母亲专程坐飞机从湖南赶到海南为女儿佩戴军衔,母女二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新兵家长参观新兵宿舍。 陶昱 摄 新兵家长参观新兵宿舍。 陶昱 摄

  母亲刘志红激动地说:“见到孩子心情特别感动,孩子以前在学校很少见面,到部队以后,感到孩子身体各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特别精神、特别干练。”

  授衔仪式结束后,新兵团还组织家长观看新兵训练汇报片、参观营区和新兵宿舍,组织新兵座谈会,进一步激发军地共育合力。

新兵亲属参观军营。 和勤赟 摄 新兵亲属参观军营。 和勤赟 摄

  新兵团战士梁振鸿的父亲梁石忠曾是一名老兵,他说:“能够见证儿子的军旅成人礼,感到很荣幸!希望孩子在部队里还能再接再厉,争取为部队争光、为国家争光,然后再为我们的小家争光。”

  洒下汗水、收获成长;告别柔弱、拥抱坚强。新兵家长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感受着他们的成长进步。新兵也在父母、班长骨干的共同努力下、在新兵连的锤炼中坚定了从军报国的信念。来自福建的大学生士兵张剑飞表示:“父母把我养大成人倾尽了心血,我一定在军营干出样子,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完)

  • 相关阅读
  • 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土”如何存储、分配与研究?

      涨知识|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土”如何存储、分配与研究?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公斤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时间:12-18
  • 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三十五项故障预案一项都没用到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返回器携带珍贵的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消息传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许多彻夜未眠的科技人员欢呼雀跃。“为保...

    时间:12-18
  • 未来还需要老师吗?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该如何应变?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未来学习是新型环岛式而非传统学校孤岛式,家庭、网络、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处处都可以是学校。   30年后的教育会怎样?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学什么,在哪...

    时间:12-18
  • 中央冬春救灾资金下拨 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

      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   确保冬春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   本报讯(记者 杨文佳)记者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了解到,日前,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下拨2020-2021年度...

    时间:12-18
  • 前11月查处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2.96万起 处分2.54万人

      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1至11月全国查处问题2.96万起 处分2.54万人   本报讯(记者 陆丽环)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战决胜之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精准发力...

    时间:12-18
  • 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自从2020年11月24日发射以来,嫦娥五号经历了...

    时间:12-18
  • 未来5年我国种业如何发展?力争3年内完成现有种质资源登记任务

      未来5年,我国种业如何发展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时期的中国种业,应如何在抢抓机遇中赢得主动?如何提高种源保障能力,提高...

    时间:12-18
  • 中国数亿人口脱贫是全人类的巨大成就

      中国数亿人口脱贫是全人类的巨大成就  ——“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专题论坛综述  【特别关注】   在12月15日于北京举行的“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专题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们表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

    时间:12-18
  •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国航天一大步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国航天一大步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在白雪皑皑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号携月球样本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人类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与...

    时间:12-18
  • “嫦娥”归来,“绕、落、回”圆满收官

      “嫦娥”归来,“绕、落、回”圆满收官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叶雨恬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