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0年度国内字、词揭晓:“民”“脱贫攻坚”当选

2020-12-21 11:10: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20”揭晓仪式2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自开启后,陆续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最终,“民”“脱贫攻坚”“疫”“新冠疫情”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决胜“脱贫攻坚”,赢得中华民族“民”安邦固

  阻击“新冠疫情”,尚需世界各国联手抗“疫”

  2020年的中国,举国同心,守望相助。全国抗疫,众志成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美逆行,挺身而出,勇担使命守护人民安康。全民行动,佩戴口罩,减少外出保护公共健康。隔离防疫,科技助力,健康码实现人员流动管理,云端服务保持社交距离。脱贫攻坚,千年梦想今得偿;民安邦固,冬日渐去春将至。最终,“民”和“脱贫攻坚”当选国内字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普天之下,人民至上;万物之间,生命唯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2020年的世界,风云多变,危机不断。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打乱正常生活秩序;混乱动荡持续不断,矛盾冲突在所难免。特殊时期触发熔断机制,限制性措施成为常态。美国大选吸引全球关注,科比遇难令人心痛不已。群体免疫并非良策,防疫合作方是正道。最终,“疫”和“新冠疫情”当选国际字词。2020年,各种疫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影响最广、传播最快、危害最大的当属新冠疫情。疫情之下,全球人民应加强防疫合作,开展药物、疫苗研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权威发布

  2020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基于大数据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筛取、评选而来的。这些热词新语记录了社会焦点的变迁,呈现出文化生态的脉络。今年“汉语盘点”继续在活动阶段进行“三大发布”——12月4日发布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11日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12月16日发布年度十大新词语,打造“汉语盘点月”。

  2020年度十大新词语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是: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

  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货、云监工、光盘行动、奥利给、好家伙、夺冠、不约而同、集美。

  年度新词语记录生活新变化、社会经济新发展,串连着2020年人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武汉16家“方舱医院”临时组建并投入使用。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小小的“健康码”发挥重要作用。年度流行语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网课”“抗美援朝70周年”等不仅勾勒出人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也传达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年度网络用语的语言特色鲜明,是网民抒发情感、表达态度的独特方式: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猝不及防,人们“不约而同”,在家中通过“云监工”等方式关注战“疫”。无数最美“逆行者”为抗疫斗争做出重大贡献,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献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透过十大网络用语,一幅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

  全媒体传播,“云”方式参与

  “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十五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今年活动在短视频方面持续发力,用视频形式推荐、发布字词,分享活动进程,动态地记录2020年的中国与世界。各家合作方深度参与,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又做出了新的尝试。人民网设计活动主页面和创意H5产品征集字词、收集投票。“学习强国”实时关注,扩大活动影响力。央视新闻持续报道,为活动宣传造势。微博发起话题讨论,号召网友以书法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年度字词。腾讯设计研发了专款微信小游戏,实现汉语盘点的二次传播。快手、微视、微信视频号发起话题,号召网友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个人年度字词。知乎搭建专属专题,邀请网友说出自己年度字词背后的故事。方正字库为活动提供字体,用经典书法书写年度字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腾讯政务舆情、搜狗输入法、清博大数据、快手等多家媒体深度挖掘大数据资源,提供年度推荐字词,为网友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今年,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也在火热进行。2020年日本年度汉字为“密”,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年度汉字都为“疫”,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为“闷”。评选活动体现了汉字文化圈的民众对汉字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日益认同,推动了汉语的传播,扩大了汉字文化的影响。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表达和传递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汉语盘点”将持续下去,以美丽的汉语忠实记录中国与世界前进的脚步,彰显汉字的魅力与风采,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为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盛提供动力源泉。(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年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20日,由《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人民网公开课、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化信息平台联盟主办的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年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年会由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

    时间:12-21
  •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主席会议21日在京举行,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汪洋指...

    时间:12-21
  •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用勤洗手、戴口罩吗?吴尊友的答案来了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以后,防控策略会调整吗?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戴好口罩、保...

    时间:12-21
  • 中疾控专家:不建议新冠疫苗与HPV疫苗同时接种

      中疾控专家:不建议新冠疫苗与HPV疫苗同时接种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通常在接...

    时间:12-21
  • 中疾控专家:不推荐孕妇接种新冠疫苗

      中疾控专家:不推荐孕妇接种新冠疫苗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了接种新冠疫...

    时间:12-21
  • “思源工程”13年累计帮扶困难群众2000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思源工程”)脱贫攻坚总结大会21日在北京举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思源工程”共募集款物26亿元,对接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超110亿...

    时间:12-21
  • 青海冷湖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首架天文望远镜安装成功

      中新社西宁12月21日电 (孙睿)“通过我们多方调试,青海冷湖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首架天文望远镜安装成功,且具备世界一流视宁度,标志着这个台址可以承载中国天文观测设备未来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

    时间:12-21
  • “中国确定性”让世界更踏实

      “中国确定性”让世界更踏实  近日闭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202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以稳为主。保持宏观政策的“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时间:12-21
  • 中方回应是否采取措施减少来自英国航班:将予以认真研究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张子扬)针对新冠病毒在英国产生变异毒株,中方是否采取措施减少来自英国航班这一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北京说,中方已注意到有关报道,将予认真研究并作出科学...

    时间:12-21
  • 司法亲子鉴定乱象:机构违规招代理 血样邮寄可作假

      司法亲子鉴定乱象:两鉴定机构违规招代理,血样邮寄可作假   两份已调换过的血样,经过美吉司法鉴定所鉴定后,让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得到了“亲生关系”的司法鉴定结果。   美吉司法鉴定所全称为...

    时间:1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