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题:以“督”励“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助攻中国减贫记
中新网记者 邢利宇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随着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被消除。
中共首次赋予民主党派对重大战略监督之责
“严格考核开展普查”“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今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脱贫真实有效,监督必不可少。
在中央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中,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是重要一环。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应运而生。
这也是民主党派首次对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开展专题监督。
以“监督”励“战贫”,在减贫路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及其中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优势尽显。
自2016年6月这项工作正式开启,8个民主党派中央深入8个对口省区,共开展调研590余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馈意见建议2400余条。
走入贫困乡村一线调研但求务实
“务求实效,防范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在部署民革相关工作时说。
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监督。
解决问题是民主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掌握真实情况,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副主席等率队调研经常是连续乘车7、8个小时,走危险山路,到偏远乡村,实地了解贫困群众生活、考察扶贫项目。
以民革中央为例,五年多来,共走访3000余户贫困户,访谈县乡村干部730余人次,考察产业、易地搬迁等扶贫项目550余个。
在此基础上形成7份监督报告,对贵州省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整体评价,指出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并对普遍性、系统性、苗头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交多份专题报告。
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谈到这项监督工作时说,一个民主党派中央聚焦一个重点贫困省区具体剖析研究,一盯五年、贯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始终,“工作可谓细致、深入、持久。”
如民盟中央,就在河南省10个贫困县选择26个贫困村作为观测点,长期跟踪,持续记录贫困户收入增长情况和村庄发展变化,并在调研中增加暗访环节,以发现一些其他调研形式难以发现的问题。
“在对口河南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无论中共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秉持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舞台、搭建平台,畅通民主监督、议政建言的渠道。我们向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意见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龙庄伟说。
发挥专业优势寓监督于帮扶
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杰指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任务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合作性监督。监督的目的不是党派之争,而是同心协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监督过程中,各民主党派中央发挥优势,不仅发现问题提建议,还与地方党政部门一起想办法、解难题。
如针对广西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问题,民建中央多次组织会内专家、企业家赴广西投资考察,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先后在广西召开非公经济圆桌会议(贺州)、民建东部企业家广西交流合作大会,推动合作项目签约755.35亿元人民币。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从效果来看,参政议政、政治协商侧重于咨政建言,而民主监督除了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可以进行跟踪问效,提出批评意见,对相关工作有一定的柔性约束力。
以农工党中央为例,2017年初,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对云南省因病致贫本底数据不扎实、健康扶贫亟待加强等提出建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对此虚心接受,组织12万多名医务人员深入筛查,重新核定全省因病致贫率并出台“健康扶贫30条”政策,健康扶贫工作大大提升。
“敢监督、能监督、会监督,可以称得上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指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体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属性与优势的独特政治监督形式,既不同于政府部门考核监督,也不同于媒体公众社会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当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中,致公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访真贫、摸实情。在调研前,收集各方面材料并科学系统地选择不同贫困深度和不同贫困类型的调研点,科学设计调研行程。之后,针对了解到的情况,深入讨论、集体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既提出问题,又提出分级分类的解决方案。
九三学社中央则根据工作需要将监督内容进行阶段性调整。如2017年,聚焦健康扶贫、易地搬迁等;2018年,重点关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居住条件改善等情况;2019年,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关注整体脱贫效果和脱贫质量;2020年,重点监督“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监督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统筹推进,严防“因疫返贫”等。
经过近五年探索和实践,台盟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呈现出三个特征,即监督重点实现了面上覆盖和点穴式聚焦兼顾、监督过程实现了短期集中化与长期动态化相统筹、监督方式实现了单一推进与多维度施策相结合。
通过书面报告、座谈等形式,台盟中央累计向国家及甘肃省提出了300余条问题建议,切实为完善脱贫攻坚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监督之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着眼于消灭区域性贫困、战胜绝对贫困后,如何全面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各民主党派中央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路上,作为中共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依然与中共一路同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