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刘昆:切实保障“粮草军需” 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12-31 14:36: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题:切实保障“粮草军需” 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专访财政部部长刘昆

  新华社记者申铖

  脱贫攻坚战中,资金是确保打赢这场硬仗的“粮草军需”。财政部门是如何投入资金、筹集资金、管好资金的?“十四五”如何继续发挥财政力量?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持续加力:财政“真金白银”保障“粮草军需”

  刘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财政支出优先保障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力量,用“真金白银”保障“粮草军需”。

  一组数据彰显财政支持力度。“2016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连续5年每年增加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累计投入53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8000多亿元。”刘昆说。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2020年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与此同时,脱贫攻坚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决不能因为财政投入影响任务如期完成!”刘昆说。

  他表示,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到1461亿元,规模不降反增。此外,还一次性安排脱贫攻坚补短板资金300亿元,重点支持补齐因疫情导致的财政减收,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和产销对接工作等。

  “我们还着眼于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快资金下达和支出进度,支持各地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刘昆说。

  积极拓宽:多渠道投入构筑“大扶贫”格局

  “近年来,财政部门在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投入的同时,统筹运用多项财税政策工具,积极拓宽投入渠道,推动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机制,构筑‘大扶贫’格局。”刘昆说。

  “大扶贫”格局具体如何构筑?刘昆给记者算了“四笔账”:

  第一笔账达1.5万亿元,通过开展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将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的配置权,完全赋予脱贫攻坚一线的贫困县,推动贫困县将“零钱”化为“整钱”,将“整钱”集为“大钱”。

  “2016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832个贫困县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超1.5万亿元。”刘昆说。

  第二笔账,是通过建立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筹集资金近2000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第三笔账,是累计安排政府债务限额近4000亿元,支持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并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第四笔账,是通过信贷担保、保费补贴等金融支持政策,降低贫困户农业生产风险,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此外,我们还利用税费优惠、政府投资基金、农业信贷担保等政策工具,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脱贫攻坚,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刘昆说。

  强化监管:确保资金“花得准”“花得好”

  财政扶贫资金来之不易、用之关键,必须强化监管。

  “必须将强化扶贫资金监管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刘昆表示,财政部始终把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扎紧制度笼子,推动资金精准投放,加强追踪问效。

  “一方面,是花得准,确保脱贫攻坚资金投放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刘昆说。

  他表示,财政部门坚守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标准,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支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为啃下最硬的“骨头”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是花得好,将“好钢”用到“刀刃”上。

  “我们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推行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探索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同时,严查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刘昆说。

  “确保每笔扶贫资金用到实处、用得其所、用出效益。”刘昆说,近年来,随着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财政扶贫资金违规违纪问题明显减少,扶贫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明显提升。

  绝不松劲: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在刘昆看来,“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期。财政部将全力以赴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前瞻“十四五”相关财政政策走向,刘昆给出三个关键词。

  一是稳定。刘昆表示,过渡期内,财政政策将总体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为做好衔接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巩固。“优先支持巩固脱贫难度大、乡村振兴底子薄的地区发展,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对中央确定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予以适当倾斜支持。”他说。

  三是提升。他表示,下一步,将逐步提高相关财政涉农资金用于产业项目的投入占比,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激发农民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刘昆说,我们将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精准施策、真抓实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让亿万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关乎“刷脸”“扫码”和“游戏装备” 民法典如何给“数字生活”作规范?

      关乎“刷脸”“扫码”和“游戏装备” 民法典如何给“数字生活”作规范?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记者 梁晓辉)“扫码、刷脸背后,个人信息如何规范?”“游戏里的装备算不算虚拟财产?”“我的‘花呗...

    时间:01-01
  • 中国焦点面对面:民法典“已来”,新规如何影响未来?

      (中国焦点面对面)民法典“已来”,新规如何影响未来?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题:民法典“已来”,新规如何影响未来?   ——专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孙宪忠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

    时间:01-01
  • 中国统促会新年贺词:疫情难阻反“独”促统步伐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1日发出新年贺词,致意海内外反“独”促统同仁和所有致力于中国统一大业的朋友,并指出疫情肆虐“难阻反‘独’促统步伐”。   贺词中说,回首过去一年,面对突...

    时间:01-01
  • 2021年省级两会何时开?1月中下旬是会议召开密集期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进入一年一度的省级地方两会时间。就在2020年12月31日,贵州省也确定了2021年省级两会的召开时间。   当日,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八次主任会议在贵阳召开,通过了关于召开...

    时间:01-01
  • 累计发电1118亿千瓦时!三峡电站创年发电量世界纪录

      中新网宜昌1月1日电 题:多重考验下的三峡电站 创年发电量世界纪录   记者 郭晓莹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时,三峡电站2020年累计发电1118亿千瓦时,创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三峡电厂总工...

    时间:01-01
  • 多个城市陆续发布落户新政策 门槛降低透露哪些信号

      落户门槛降低透露哪些信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1月1日起,福建省福州市《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及《〈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实施...

    时间:01-01
  • 聆听新年贺词:这部史诗里有你我的角色

      第一观察丨聆听新年贺词:这部史诗里有你我的角色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主席身份第八次发表新年贺词。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风吹浪打,惊心动魄。此时的...

    时间:01-01
  • 习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致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

      时政新闻眼丨习主席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致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   每当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这个从北京传遍全球的声音总是直抵人心。2020年12月3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发表了2021年新年...

    时间:01-01
  • 新华时评:新年好,致奋斗的你!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新年好,致奋斗的你!  新华社记者刘阳  太阳跃出地平线,阳光扑打在你的脸上,我们向你道一声新年快乐!  置诸历史洪流,过去的一年,是变革与成长交相辉映的一程,是极具...

    时间:0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