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民法典正式实施:要守住底线红线,更要活学活用

2021-01-01 19:56:5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年的第一天是个好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正式实施。

  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绿色等原则,这些原则是民法典的价值指引、灵魂精神,是从事民事活动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遵守,否则就会犯原则性、方向性或者低级错误。比如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父母不得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子女也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遗产继承发生纠纷时不能死守只有儿子继承的老观念不放。

  民法典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和选择,也确立了一些不容商量的底线和不许触碰的红线。这些底线、红线必须坚守。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期限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如果你和别人签一个25年的承包地租赁合同或50年的农房租赁合同,权益当然得不到保障。民法典禁止高利放贷,并规定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如果有人依然放高利贷,不仅难以如愿,甚至可能触犯刑律。

  民法典规定,违反合同约定要承担违约责任,并且明确划定了一些底线,比如: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民法典规定,侵犯他人权利要承担侵权责任,还规定故意侵犯知识产权、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以及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等情形可能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责任即风险,如果对责任风险不加识别、防范、控制、分散,后果可想而知。

  必须指出的是,民法典坚持意思自治,尊重他人意愿和选择,鼓励他人自主参与,这种品格与刑法、行政法等迥然不同。民法典不仅在总则编规定了平等、自愿原则,在婚姻家庭编规定了婚姻自由原则,而且在总则、物权和合同编规定了几十个“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即使夫妻财产的归属和遗产的处置,也体现自治,如夫妻财产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才法定;遗产处置有遗嘱的按遗嘱,没有遗嘱的才法定继承。可以说,“约定优先”“尊重当事人意愿”铸就了民法典的“精气神”,也为我们每个人开辟了独立自主、妥当安排生活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比如,《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二条规定,“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就意味着合同双方当事人对租赁物的维修义务可以约定由承租人承担。

  民法典正是通过合同、婚姻缔结解除、收养、遗嘱遗赠等制度安排,赋予民事主体安排当下及未来生产生活、妥当处理身后事务的有效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法典是应当“活学活用”的,不仅仅应该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学会用它来创造财富、预防矛盾、防范风险也非常重要。

  民法典是这个时代赐予我们每个人的最为厚重的礼物。就在两天前,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全面完成司法解释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释,为贯彻实施民法典献上了大礼。珍惜民法典,多读一读民法典及其配套制度,相信会使我们个人更有作为、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治理更加有效。

  (文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锐)

  • 相关阅读
  • 牛年将至,听习近平讲“三牛”精神

      热解读丨牛年将至,听习近平讲“三牛”精神   丨热解读丨辞旧迎新之际,在12月3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向大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同时寄...

    时间:01-02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谈“十四五”环境保护发力点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谈“十四五”环境保护发力点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谈“十四五”环境保护发力点  新华社记者...

    时间:01-02
  • 金融领域反腐:严查以贷谋私、监管失守、靠行吃行

      金融领域反腐:严查以贷谋私、监管失守、靠行吃行等问题   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根据去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的案例,被查处的金融领...

    时间:01-02
  • 北京顺义局部聚集性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顺义局部聚集性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杜燕)目前,北京市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初步得到控制。这是北京官方在1月2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时间:01-02
  • “北京时间”的奥秘——访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北京时间”的奥秘——访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新华社西安1月2日电 题:“北京时间”的奥秘——访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郑昕   又是一个从岁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于陕西的中国...

    时间:01-02
  • “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件令人欣喜的新年礼物”

      人民网布鲁塞尔12月31日电 (记者任彦)2020年12月30日,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欧中商界和学界普遍认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对于中欧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是多边主义和自...

    时间:01-02
  • 沈阳疫情防控升级 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升至21例

      (抗击新冠肺炎)沈阳疫情防控升级 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升至21例     中新社沈阳1月2日电 (记者 宫旭)自2020年12月23日沈阳市发现1名韩国返沈人员解除隔离后确诊以来,截至2021年1月2日12时,该市已累计...

    时间:01-02
  • 无惧风雨 勇毅前行丨致敬每一位不平凡的中国人

      无惧风雨 勇毅前行丨致敬每一位不平凡的中国人   2020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   不平凡的一年   这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   这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中国人千年期盼的全面小康社会   ...

    时间:01-02
  • 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中新网1月2日电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2日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台风“黑格比”、新疆伽师6.4级地震等灾害在列。   ​​2020年,中国气候年景偏差...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