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近日就2020年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接受中国官媒联合采访时表示,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关系将更加成熟自信。
王毅表示,东盟是中国山水相连、血脉相亲的友好近邻。中国—东盟合作启动以来,就一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站立潮头,已经成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地区合作样板。长期以来,中国东盟关系创下了多个第一。2020年,双方又第一次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共同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立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实现了双边合作的历史性突破。
王毅说,面对疫情,中国和东盟守望相助、互施援手,率先开展抗疫合作,率先推动复工复产合作,带动整个东亚成为全球抗疫的示范区,经济复苏的领头羊。
“2021年,中国和东盟将共同迎来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关系发展面临新的契机。我们愿同东盟一道,不断充实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共同开创地区和平、发展、合作的新时代。”王毅说。
王毅指出,首先,要携手彻底战胜疫情。继续加强联防联控和疫苗合作,提升公共卫生合作水平,共同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和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提高应对危机能力。
第二,要全力推动地区经济复苏。有序扩大“快捷通道”“绿色通道”适用范围。推动RCEP尽快生效,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抓住新业态新模式机遇,培育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经济新增长点。
第三,要坚持推进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重点加强减贫、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环保等领域合作,办好2021年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促进人文交流,推进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建设。
王毅表示,相信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关系将更加成熟自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步伐将更加稳健有力。
受访中提及当前的中非关系,王毅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发展中国家是中非共同的身份认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是中非共同的责任担当。
王毅说,中国与非洲一直同呼吸、共命运。2020年,中非友谊又经受疫情考验得到新的升华。习近平主席同非洲领导人成功举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巩固增强了中非友好互助传统。中方向非洲派出医疗专家组,建立医院对口合作,提供急需抗疫物资,及时开展疫苗合作,中方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最近开工奠基,成为中非团结抗疫的历史见证。双方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尤其是加强卫生健康行动。中方还同非洲12国签署缓债协议,减免15国到期无息贷款,成为G20成员中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2020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2021年将在塞内加尔举办新一届论坛会议。王毅表示,20年前,中非合作论坛开启了双方政治互信、全面合作的新时代。20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典范。
王毅说,2021年中非将在塞内加尔举办新一届论坛会议,中方愿同非方以此为契机,围绕疫苗合作、经济复苏、转型发展三大重点,凝聚团结新共识,开拓合作新领域,增进民生新福祉,继续做相互支持的好兄弟、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战友,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