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到两个词,事关一场大考

2021-03-17 09:12:13

来源:学习小组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很多组员看了通稿后都在后台留言:啥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其实,这两个词很重要,将深刻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这里的“碳”,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国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即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是排放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

  一

  在地球40多亿年的漫长岁月中,气候总是在冰期、间冰期之间轮替,温暖的间冰期更适于人类生存。

  目前,地球处于自然变暖期,但如果短时间内,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幅度过大,将带来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

  作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巴黎协定》要求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努力控制在1.5℃之内。

  根据科学评估,如果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以内,需要在2070年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如果要实现1.5℃以内的目标,那就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

  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中国作出了庄严承诺。但在减碳的同时保持经济发展,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考题。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

  二

  从时间跨度来看,碳达峰到碳中和之间,发达国家有60-70年的转型期,而中国只有30年时间,能源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与力度都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从碳排放的结构来看,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但在单位GDP对应的碳排放量上,中国仍处于世界高位水平。

  从任务难度来看,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愿景,否则会付出更大成本和代价,中国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等任务紧迫。

  从思想转变来看,现在还有不少地方认为,2030年前是继续提高化石能源使用的一个窗口期,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未来发展规划。

  这是一场硬仗,但不是一场无准备之仗。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了我国对外承诺的2020年目标。

  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的装机规模均占全球3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而且中国的巨大发展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又极大促进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三

  值得注意的是,减少碳排放不等于降低发展速度,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与中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高度契合的,不但倒逼着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型,还将加快世界经济技术革命性变革,重塑大国竞争格局。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中央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还提到了“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低碳城市”“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等具体措施。

  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等工作。

  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介绍,“十四五”期间要争取实现煤炭消费量零增长,“十五五”期间努力实现石油消费量达峰。

  这样一场变革,将深刻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比如正在进行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广东,去年11月6日,肇庆市红光村3804吨碳汇资源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拍卖,交易额为12.4万元,这里的碳汇资源就是指当地森林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对个人来说,低碳生活也将成为社会倡导的生活方式。比如,广州已上线全国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通过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低碳行为,个人可以获得碳币,兑换商品甚至变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碳排放问题上,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我们认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文/鹤鸣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生态环境部官网、海外网等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美日涉华“联合声明”等答问

      2021年3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澳门月刊》记者:本周四,美中将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2+2”高层对话。有报道称,美国将以“越来越强硬的”立场与中国进行对话,并将对中国在一系列问...

    时间:03-17
  • 农业农村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发展格局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刘欢、石龙洪、查文晔)农业农村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平17日应询表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发展格局,合作更加密切,载体稳步拓展,发展日益多元。...

    时间:03-17
  • 国家林草局解读大陆林业发展为台胞台企提供的机遇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刘欢、查文晔、陈舒)“大陆林业发展中,台胞台企机遇在哪?”17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胡元辉就此问题从三方面作了解答。他谈到,“十四五”重大生态工...

    时间:03-17
  • 拓展场景、夯实基础,来看看数字产业怎样提速!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题:拓展场景、夯实基础,来看看数字产业怎样提速!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工信部17日发布消息称,2021年将强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标准制定,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基建标准制定。同时明确...

    时间:03-17
  • 新华时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题: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华社记者胡浩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

    时间:03-17
  • 学历=智商?招聘“鄙视链”,这么无底线?!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7日电(彭宁铃)近日,#招聘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关于职场内学历歧视的讨论。  网络上,舆论对“学历歧视”现象口诛笔伐,但是,也有用人单位在感慨,大学生简历那么...

    时间:03-17
  • 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

      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哈米德总统、哈西娜总理以及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

    时间:03-17
  • 中国启动为期9个月打击毁林专项行动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陈溯)17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简称“国家林草局”)宣布启动为期9个月的全国打击毁林专项行动。  当天,国家林草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对近年来毁林问...

    时间:03-17
  • 再出征!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启程

      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17日凌晨启程,执行为期3个月的国际抗疫合作医疗任务。医疗队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选派,人员共12人。广西在国家捐赠抗疫物资的基础上,向科摩罗政府捐赠一批价值...

    时间:03-17
  • 中央依法治国办启动2020年法治督察反馈整改工作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白阳)记者17日从中央依法治国办获悉,中央依法治国办于近日启动2020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整改工作。  去年11月,中央依法治国办...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