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学历=智商?招聘“鄙视链”,这么无底线?!

2021-03-17 19:12: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7日电(彭宁铃)近日,#招聘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关于职场内学历歧视的讨论。

  网络上,舆论对“学历歧视”现象口诛笔伐,但是,也有用人单位在感慨,大学生简历那么多,不看学历看什么。

  都2021年了,一纸文凭能反映一个人多少能力?

3月13日,2021年春季广西人才交流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图为招聘现场。 黄艳梅 摄

  “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

  言论被网友骂上热搜,涉事公司道歉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线上招聘平台,一求职者想应聘杭州一家大数据公司的产品运营岗位时,公司人力询问其大学学历,并表示他们只招收二本以上的统招,并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这段对话被传到网上后,引起轩然大波。

  16日晚间,涉事公司CityDO集团在其官方微博@城市大数据运营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称,此事系员工个人不当言论,不代表任何CityDO官方态度,CityDO官方对该言论表示反对,并向公众表示真诚歉意;此外,公司对该员工做出严肃批评教育及处理。

  此事曝光之后,舆论再度聚焦一直以来在求职市场长盛不衰的歧视链,这些歧视有的是年龄,有的是性别,更多的则是学历。

  诸如“35岁以下”、“985/211”、“全日制”、“统招”、“仅男性”……这些经常在招聘简章上出现的标签,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对于招聘企业学历歧视,不少人感慨,这是很现实的事,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因为社会竞争很残酷。甚至有网友列出了求职时的学历“鄙视链”:国外的常青藤鄙视国内的985,985鄙视211,211鄙视普通一本,普通一本鄙视二、三本……

  “无论多少简历,3分钟可筛完非985/211”

  简历那么多,不看学历看什么?

  学历跟智商绑在一起,这种荒诞甚至羞辱的观点当然需要口诛笔伐,但是,求职市场上无所不在的学历门槛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周华告诉中新网,在他所工作过的某大型企业,第一学历非985/211不招,这是“100%的事”。

  周华说,同等级的大型企业内,非985/211简历不看,基本是筛选简历的“潜规则”。

  而考虑到直接写在招聘信息内,可能会造成不好的舆论风险,周华说,一般来说,招聘信息并不会写明要求985/211。

  周华说,谁都不否认低学历中也有能力出众的人才,但在招聘时,面对众多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只能默认“985/211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会更好”。

  “一个较火的岗位,半个月内会有300份简历投递进来,而不满足985/211学历要求的简历高达70%。为节省时间,在筛选简历时,一些人力干脆选择技术方法,将简历下载,写脚本将信息导入excel,无论多少简历,3分钟就可以筛完非985/211。”周华说,这是基于工作效率的最常用方法。

  在周华看来,招聘时看学历并不是就业歧视。“我们也很无奈,但第一印象只能是学历,如果没有特别的闪光点,企业没有义务停下来慢慢发掘你的才华。”

3月13日,2021年春季广西人才交流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图为招聘现场。 黄艳梅 摄

  不拘一格有多难?

  专家:“唯学历”倾向加剧教育焦虑

  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

  “如果人力仅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只招二本以上,是不构成学历歧视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新网表示,本次事件中,就“只招二本以上”这一信息,如果不曾写上招聘信息,回答的是基本事实,不构成学历歧视。但当人力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时,已上升到人格侮辱上,歧视意味明显。

  “学生的学历除了关系到智力与勤奋因素,与教育条件也分不开。”储朝晖说,拿教育条件好的地方与教育条件差的地方比,这是不公平的,这不仅是学历歧视,更是对落后地区的歧视,而社会上的“唯学历”倾向归根到底还是人才评价体系的不科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表示,“唯学历论”这样简单粗犷的评价指标,对人才评价体系产生了扭曲,可能会忽视社会真正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比如,对某些技术岗来说,一味追求学历,如何驱使培养技能型人才?”

  “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评价体系,等于将所谓的学历歧视合法化、合理化。”熊丙奇说,这或许反过来又会加剧整个社会的学历社会问题,进一步制造社会上的教育焦虑。企业有责任推进社会教育评价观念变革,同时,监管部门必须要对此进行制止,对涉事企业追究责任。(完)

  • 相关阅读
  •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提升生态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提升生态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山海协作地 美丽新乡村(会后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核心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需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

    时间:03-18
  • 各地优化医疗服务 让患者得实惠少花钱少跑腿

      各地优化医疗服务,提供更多便利   让患者得实惠 少花钱少跑腿(会后探落实·办好民生实事)  核心阅读  为保障人民健康,各地优化医疗服务:以村医为主体,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为村民看病提供更多便利;各级...

    时间:03-18
  •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时间:03-18
  • 找共识、扩空间、筹资金 让老旧小区换新颜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普遍面临“人”“地”“钱”难题   找共识 扩空间 筹资金(老旧小区换新颜)  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多个部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细致、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试点中,各地面临的突出难...

    时间:03-18
  • 钟声:奉劝美方收起政治恫吓的把戏

      奉劝美方收起政治恫吓的把戏(钟声)  任何干预和诋毁,都动摇不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意志,更阻挡不了香港由乱及治和中国发展壮大的坚定步伐  3月17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所谓...

    时间:03-18
  • 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 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新闻1+1丨人脸识别,不能再“带病”发展!  今年3 15晚会上曝光的“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未来,在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新闻1+1》今日(17日)连线浙江...

    时间:03-18
  • 中国驻南苏丹使馆驳斥“中方要接管朱巴国际机场”

      新华社内罗毕3月17日电(记者白林)朱巴消息:中国驻南苏丹使馆16日驳斥“中方要接管朱巴国际机场”的虚假信息,指出有关谣言编造夸大中方向南贷款数额,借此指责中方制造“债务陷阱”。  近日,少数人散布虚假信...

    时间:03-18
  •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3月17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意义与期待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央视记者 殷岳)...

    时间:03-18
  • 最强沙尘南下 专家告诉你沙尘暴和浮尘到底啥关系

      最强沙尘南下 专家告诉你沙尘暴和浮尘到底啥关系  ◎本报记者 刘志伟  3月15日,一场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影响了我国北方地区,12个省区市被沙尘覆盖;16日,受冷空气影响,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

    时间:03-18
  • 一“照”灭活 辐照技术有望“杀”新冠病毒

      一“照”灭活 辐照技术有望“杀”新冠病毒  ◎本报记者 陈 瑜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同辐)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确定并开始执行实验方案:利用小型辐照装置开展新冠病毒灭活,...

    时间:03-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