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就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接受中新社专访

2021-03-19 10:1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柏林3月19日电 (记者 彭大伟)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中国重庆发往德国杜伊斯堡。在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之际,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以下为详细内容:

  记者:吴大使好,感谢您拨冗受访!我们知道,2011年3月19日,中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出发,开创了中欧班列的历史。作为首趟中欧班列的目的地,德国十年来同中国的经贸投资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已连续五年位居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杜伊斯堡亦受益于班列,经济焕发了活力。请问您如何评价中欧班列十年来的发展?

  吴恳:首先,我要通过中新社对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德国与丝绸之路有着深远渊源,丝绸之路的概念就是由德国学者最早提出的。十年前,第一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港,开启横贯亚欧大陆的“新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先行者。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专程到杜伊斯堡见证“中欧班列”抵达,并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如今,中欧班列已通达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等20多个欧洲国家近百个城市,是全球里程最长、途径国家最多、载货能力最强的列车。德国杜伊斯堡港也成为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大的中欧班列节点,每周有超过60趟班列常态化往返于该港与中国近20个城市之间,承载了中欧班列约三成货物转运。可以说,中欧班列是中德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最富成果的项目。

  记者:您提到中欧班列是中德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最富成果的项目,能否具体介绍双方围绕中欧班列合作的成果及其在中德“一带一路”合作中的突出地位?

  吴大使:首先,中欧班列是中德、中欧之间的重要物流大通道,有力支持了双边贸易。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在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去年中德、中欧贸易额分别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和4.5万亿元,分别逆势增长4.3%和5.3%,中国已连续五年是德最大贸易伙伴,首次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对此,中欧班列作为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输动脉”功不可没。第二,随着中欧班列不断增开班次并拓展线路,其辐射力逐步增强。除杜伊斯堡港、汉堡港之外,德国曼海姆港、穆克兰港等相继也迎来中欧班列,后者凭借陆海多式联运模式焕发新机。德意志银行、西门子、福伊特、宝马、DHL等大批德国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和物流建设并从中获益。第三,中欧班列对中德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以杜伊斯堡为例,得益于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大批中资企业来到该市投资兴业,有力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到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习深造,增进双方人文和年轻一代的交流。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骄傲地将自己的城市称为德国的“中国城”。可见,中欧班列的意义不仅在于贸易畅通,也有助于加强政策沟通,推动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记者:世卫组织定义新冠大流行已满一年。一年多来,中欧班列如何扮演中德两国合作抗疫、推动复工复产的重要平台?

  吴恳:中德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互为全方位战略伙伴。面对世纪疫情,两国始终坚持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双方领导人保持频密沟通,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相互驰援,民众自发彼此“力挺”。在这一过程中,中欧班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全球大面积断航停航背景下,去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量首次突破“万列”大关,累计运送113.5万标箱,同比涨幅超过50%,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不仅确保大量生活物资和关键生产部件及时运达,助力中德、中欧复工复产,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还向包括德国在内的沿线国家运送紧急医疗物资累计超过800万件,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

  记者:您去年曾撰文指出,“疫情是一场危机,但也孕育了新的契机。横贯亚欧大陆的‘生命之路’完全可以成为深化互利合作的“机遇之路”,中德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有可为。”现在,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实现动态清零,生产生活均已恢复常态。德国则还在经历疫情后半段最后的艰难时期,但随着疫苗接种的展开,人们亦已看到曙光。请问您对后疫情时期中德“一带一路”合作有何展望?

  吴恳: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强大生命力,疫情并未改变各方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决心和信心,后疫情时期中德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有可为。一方面,中国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艰苦奋斗,率先有效防控疫情,率先开启复工复产,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逐步落实“十四五”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内外市场连通,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更为紧密、更有韧性、更加优化,为中德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更多机遇、更大空间和更优路径。另一方面,后疫情时期各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愿望强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迅猛发展,“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前景广阔。不久前,《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署生效,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为中德中欧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今年,中德还将举行新一轮政府磋商。双方可以此为契机,把握好务实合作主导面和互利共赢主基调,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引领和规划,使之成为中德互利合作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为人类最终战胜疫情和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完)

  • 相关阅读
  • 纪检监察干部学好用好党史学习材料 在真学真悟中砥砺品格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

    时间:03-21
  •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 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实证

      出土金面具残片等500余件文物 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实证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  时隔三十余年,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重启挖掘,巴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又轻轻揭开了一角。  3月20日,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

    时间:03-21
  • 甘肃三年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303起

      甘肃三年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303起  点对点督导突破“钉子案”  “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屠珠明严重违纪、徇私枉法。”“榆中县和平镇党委原书记侯俊健充当黑社会性质组织...

    时间:03-21
  • 沙尘天气不分国界 14年前中蒙两国合作治沙就开始了

      新闻周刊丨中蒙两国合作治沙,14年前就开始了  本周一“315”,一个习惯了年年打假的日子,但没想到这一天北方的朋友一觉醒来,感觉假还没打呢,脸可能要被打了,因为走出家门,打脸的是扑面而来的沙尘。这场沙...

    时间:03-21
  • “中国名茶之乡”福建寿宁举办开茶节 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图为茶山美景。 叶寿长 摄  中新网宁德3月20日电 (林榕生)“开茶了!”以“天香仙韵,唯你知音”为主题的2021年寿宁高山茶开茶节20日在福建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启动。众多茶界人士齐聚于此,共庆开茶,共商茶事。...

    时间:03-20
  • 新发展理念指引 习近平支招京津冀协同发展

      联播+|新发展理念指引 习近平支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014年2月,...

    时间:03-20
  • 一幅画卷,感受七年深改之路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任务。  7年多来,在习...

    时间:03-20
  • 中国内地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广州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 (蔡敏婕 查冠琳)中国内地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日落户广州,将聚焦中医湿证早期预警与干预、临床转化与治疗等研究方向,开展全链条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会议期间接受采...

    时间:03-20
  • 安徽合肥将实施巢湖综合治理三大工程 推进生态修复

      中新网合肥3月20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20日从安徽省合肥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获悉,《巢湖综合治理三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印发。“十四五”期间,合肥将通过实施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

    时间:03-20
  • 中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三大项目启动

      中新网长沙3月20日电 (付敬懿 徐志雄)第五届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20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召开,全国健康科技术语研究推广中心、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岗位能力/技能培训项目、全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