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蓝天英雄纪念墙下的对话——空军某旅官兵深切缅怀蓝天英烈活动侧记

2021-04-05 23:05:35

来源:新华网

  蓝天英雄纪念墙下的对话——空军某旅官兵深切缅怀蓝天英烈活动侧记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蓝天英雄纪念墙下的对话——空军某旅官兵深切缅怀蓝天英烈活动侧记

  新华社记者高玉娇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清明,中国航空博物馆蓝天英雄纪念墙下,前来缅怀英烈的中部战区空军某旅官兵,向1800余名长眠于蓝天的英烈庄严敬礼——没有见过你的样子,但想向你的名字致以庄严军礼。

  列兵蔡易昆一早就换上了洗熨得平平整整的军装——这是他入伍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也是他第一次前往蓝天英雄纪念墙缅怀蓝天英烈。

  进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迎面是巨大的“蓝天魂”雕塑,象征过去、现在、未来三代飞行员的巨型石刻头像并肩而立,目光炯炯地凝望着天空。雕塑后的英烈墙上,镌刻着为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牺牲的空勤英烈的姓名。

  名单的起始,就是蔡易昆耳熟能详的名字:孙生禄、杜凤瑞、范万章……

  入伍前,这些名字对于蔡易昆来说,只是遥远的“传奇”。而当自己同样穿上一身“空军蓝”的时候,他才认识到,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部人民空军的历史,是在战斗中成长的光荣史,也是一部跨越发展的奋斗史。

  指导员孔艺轩看到了刘刚的名字。试飞某型飞机时,试飞员刘刚突遇发动机空中停车。

  按规定,他应该在2秒钟内弃机跳伞。

  然而,刘刚选择用生命一搏,决意将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飞机飞回去!

  人们没能找到刘刚的遗体,骨灰盒里,是一架小小的飞机模型。

  目光定格在“冯思广”几个字上时,四级军士长刘凯久久伫立。刘凯入伍的第三年,空军飞行员冯思广在训练时遭遇重大特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放弃最佳跳伞时机,壮烈牺牲。“冯思广保护的那座城市,就在我的家乡。”刘凯说,“他比我大5岁,如今,我已经34岁了,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其实,纪念墙上的大多数英烈,都与现场的官兵年纪相近。

  孙生禄,牺牲时24岁。

  杜凤瑞,牺牲时25岁。

  范万章,牺牲时25岁。

  ……

  最美好的年华,最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前赴后继,义无反顾。

  纪念墙前,一簇熊熊燃烧的“胜利之火”,日夜不熄。

  指导员孔德其说,“胜利之火”正是先烈们用生命点燃的。“接力的火炬现在传到了我们手里,怎么干才能更好地擎起英烈们用生命点燃的火炬?”

  “能战、敢战、胜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教导员杨泗福第一次在春天来到英烈墙下,也是他第一次带领这么多新兵来缅怀先烈。他觉得这是极其具有生命力的传承——英烈们曾经用生命守护的一代代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又将接力守护祖国。

  “作为空军地面部队,我们同样有自己的战位,甚至,在现代战场上,我们的战位更加关键。”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郝晓强说,以前我们“钢少气多”,现在我们“钢”多了、“气”更盈,英烈“敢拼刺刀”“有我无敌”的精神将一直激励一代代官兵苦练本领、矢志打赢。

  “新时代的人民空军是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空中尖刀。”曾执行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航任务的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李凌看了官兵们缅怀英烈的直播后,托战友向英烈报告:山河无恙、祖国昌盛,请先辈放心!

  • 相关阅读
  • “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评潘岳先生《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作者: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贝淡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汪沛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它使读者信服“做(/成为)中国人”(be(come) Chinese)天然地蕴含着对政治大一统的向往,并...

    时间:04-06
  • 临时宿舍=集中营?英国博主揭外媒歪曲报道新疆存在“集中营”

      杰森·莱特福特(Jason Lightfoot)是一名在中国生活十年的英国视频博主。视频中杰森嘲讽地对部分外媒歪曲报道称找到中国新疆存在所谓“集中营”“强制性劳役”的说法进行抨击,并举例说明某些外媒利用视频灰色滤镜...

    时间:04-06
  • 王毅:要求日方对中国内部事务保持起码的尊重,不要把手伸得太长

      中新社北京4月6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4月5日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通电话。  王毅表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日作为长久的近邻和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相互尊重、彼此信...

    时间:04-06
  • 张竞同志逝世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6日电 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原常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原主委,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竞同志,因病于2021年3月28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2岁。  ...

    时间:04-06
  •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中国减贫成绩单,亮眼!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6日电 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3万余字的白皮书全景式反映了中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白皮书中列举了中国脱贫攻坚...

    时间:04-06
  •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 这些事项或有明确要求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4月6日发布公告,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就预防欺凌、防治性侵等多方面保护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保护范畴章节,意见稿就人身...

    时间:04-06
  • 国家乡村振兴局:对贫困户动态识别,非一次识别定终身

      国新办4月6日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国家乡村振...

    时间:04-06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将进驻8省区 严禁“一刀切”“滥问责”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高敬)记者6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8个督察组分别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个省(区)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时间:04-06
  • 国家乡村振兴局谈脱贫县五年过渡期:将出台30余项配套政策

      国新办4月6日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国家乡村振...

    时间:04-06
  • 湖北瓦仓起义烈士后代祭祖:革命薪火传承不息

      中新网宜昌4月6日电 (傅天好 郭建华 万龙云)今年清明节期间,50余位傅姓后人从湖北荆州、荆门、宜昌、当阳、远安等地赶到荆当远革命老区瓦仓起义旧址祭奠先辈,传承革命精神。  1927年9月,瓦仓起义打响鄂西和...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