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发布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 专家提醒科学防护

2021-04-06 03:50:58

来源:科技日报

  北京发布今年首个杨柳飞絮预报 专家提醒科学防护

  ◎本报记者 马爱平

  4月5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21年第一期北京杨柳飞絮预报。专家预测,今年杨柳飞絮第一次高发期将出现在4月10日至15日,主要影响五环内城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毛白杨;第二次高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区域为城区和平原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欧美杨、青杨、垂柳及旱柳;第三次高发期在5月中旬,主要区域为山区,对城区无明显影响。

  杨柳飞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

  杨柳树是北京的乡土树种,在华北地区有着悠久的栽植历史,辽、金以来就被当作景观和防护林树种广泛应用,为北京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北京标志性的植物品种,杨树是北京最高大的树种,撑起北京绿色的“天际线”。柳树则是北京地区发芽最早落叶最晚的树种之一,婀娜多姿,承载着老北京的故事和乡愁。

  为何春季会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张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杨柳树属于雌雄异株,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一个个小蒴果,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随风飞舞,借风力传播种子,繁衍后代,形成了杨柳飞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4月上旬,北京地区的杨树最先进入飞絮期,柳絮在杨絮飘飞10天左右后开始启动“飞舞季”。

  通过监测,园林绿化和气象专家联合会商判断得出杨柳飞絮始期预报。根据预报内容,中心城区和南部城区将于4月5日至8日进入飞絮期。城区东北部稍晚,于4月7日至10日开始飞絮,城区西北部将在4月8日至11日见到飞絮。

  最大程度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面对杨柳飞絮对部分市民生活造成的困扰,专家给出了防护建议。在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次性防尘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均可起到有效遮挡飞絮的作用。进行户外锻炼等室外活动时,应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居家期间需要注意关闭纱窗,避免飞絮飞入室内。

  专家提醒,春季过敏源较多,虽然没有研究表明飞絮本身会导致过敏,还是建议敏感人群若出现过敏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过敏源。特别提示广大市民,注意消防安全,严禁乱扔烟头,严禁用明火引燃飞絮,防火安全,人人有责。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已经对今年的杨柳飞絮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项布置,将继续加强观测预报,督导各级园林绿化部门和有林单位采取长效整治与应急处理结合的方式治理杨柳飞絮问题。

  目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全市100个杨柳飞絮观测点的基础上,又组织人员分组在全市范围内巡查督导,要求发现飞絮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到现场处理,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行的影响。

  (科技日报北京4月5日电)

  • 相关阅读
  • 白皮书: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白皮书: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黄垚)脱贫致富热情高涨、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现代观念不断增强、文明新风广泛弘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时间:04-06
  • 白皮书: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白皮书: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黄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

    时间:04-06
  • “感念中国人对坦桑尼亚的帮助!”70位援坦专家葬在坦赞铁路旁公墓

      “清明念故人,万里祭忠魂”。4日上午,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及中资机构代表来到中国援坦专家公墓进行祭扫。  达累斯萨拉姆西南24公里处,坐落着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坦赞铁路从其附近通过。  公墓内安葬着70位...

    时间:04-06
  • 王正谱:中国六大减贫经验可供国际减贫所借鉴

      中新社北京4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 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扶贫有效做法和经验有很多,总结归纳起来,以人民为中心、用发...

    时间:04-06
  • 北京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93.77万剂次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北京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4月5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93.77万剂次,累计接种1062.90万人。图为新冠疫苗接种现场(资料图)。 殷立勤 摄...

    时间:04-06
  • 国家卫健委:各地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80.2万剂次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4月5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80.2万剂次。资料图:民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单明铭 摄...

    时间:04-06
  • 一组海报“数”读中国来之不易的减贫成绩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白皮书称,中国减贫的实践表明,...

    时间:04-06
  • “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评潘岳先生《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作者: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贝淡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汪沛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它使读者信服“做(/成为)中国人”(be(come) Chinese)天然地蕴含着对政治大一统的向往,并...

    时间:04-06
  • 白皮书: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白皮书: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胡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经过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

    时间:04-06
  • 白皮书: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有效保障

      白皮书: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有效保障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胡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中国采取特殊政策,加大帮扶力度,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水平持续...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