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干细胞研究阐明压力如何影响毛发生长

2021-04-06 03:52:13

来源:科技日报

  干细胞研究阐明压力如何影响毛发生长
  有助人类开发脱发新疗法

  科技日报北京4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干细胞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揭示了激素会通过调控毛囊干细胞的方式抑制毛发生长,首次阐明了小鼠身上这一现象的背后机制,并提出了逆转该现象的可能方法。

  毛囊的生长期和休止期会不断切换。啮齿动物和人类研究显示,压力可能会影响毛发生长——无论是人们的经验,还是医学界的研究共识,精神压力确实是导致脱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可惜一直以来,人们并不清楚这两者间的确切关系。

  为了确定压力对毛发生长的影响,此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在内的团队,详细分析了皮质酮(小鼠在长期慢性压力下释放的一种激素)如何调节小鼠毛囊的活动。小鼠实验显示,当皮质酮水平升高时,毛囊的休止期会延长,无法再生;反过来,如果皮质酮水平降低,毛囊干细胞会被激活,开始生长新的毛发。根据研究团队的报告,皮质酮会通过抑制一种名为GAS6的蛋白的产生,抑制毛囊干细胞的激活;而在没有皮质酮的情况下,GAS6蛋白被证明能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恢复GAS6蛋白的表达或能逆转压力诱导的对毛囊干细胞的抑制,有望促进毛发再生。

  在一篇同时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美国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科学家认为,“这项令人激动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治疗长期压力导致脱发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但这篇观点文章也指出,在研究结果转化用于人类之前,还有很多问题要解答。比如,啮齿动物的皮质酮被认为对应人类的皮质醇,但科学家并不清楚人体内的皮质醇是否也能产生这里观察到的作用。此外,小鼠和人类的毛发生长期不太一样,这或许会影响对应激性毛发干细胞抑制进行逆转的有效性。

  总编辑圈点

  脱发治疗,在当今社会大有市场。凭本事掉的头发,一般很难凭本事长回来,这可真是人类的新烦恼。有研究表明,压力是导致脱发的原因之一。但是,压力如何导致脱发,掉了的头发又怎么长回来呢?为了帮助回答这些问题,实验动物小白鼠再次登场,证实GAS6蛋白能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看似弄明白了“压力秃”的挽救方式,可喜可贺。但是,从小鼠实验到用于临床的漫长岁月中,人类还是得尽量多保住一些头发。比如,少给自己一点压力,多给毛囊一些喘息。

  • 相关阅读
  • 白皮书: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白皮书: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黄垚)脱贫致富热情高涨、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现代观念不断增强、文明新风广泛弘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时间:04-06
  • 白皮书: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白皮书: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黄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

    时间:04-06
  • “感念中国人对坦桑尼亚的帮助!”70位援坦专家葬在坦赞铁路旁公墓

      “清明念故人,万里祭忠魂”。4日上午,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及中资机构代表来到中国援坦专家公墓进行祭扫。  达累斯萨拉姆西南24公里处,坐落着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坦赞铁路从其附近通过。  公墓内安葬着70位...

    时间:04-06
  • 王正谱:中国六大减贫经验可供国际减贫所借鉴

      中新社北京4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 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的扶贫有效做法和经验有很多,总结归纳起来,以人民为中心、用发...

    时间:04-06
  • 北京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93.77万剂次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北京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4月5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93.77万剂次,累计接种1062.90万人。图为新冠疫苗接种现场(资料图)。 殷立勤 摄...

    时间:04-06
  • 国家卫健委:各地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80.2万剂次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4月5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80.2万剂次。资料图:民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单明铭 摄...

    时间:04-06
  • 一组海报“数”读中国来之不易的减贫成绩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白皮书称,中国减贫的实践表明,...

    时间:04-06
  • “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评潘岳先生《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作者: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贝淡宁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汪沛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它使读者信服“做(/成为)中国人”(be(come) Chinese)天然地蕴含着对政治大一统的向往,并...

    时间:04-06
  • 厦大百年 与大海一起见证中国教育走向开放

      新华全媒+丨厦大百年 与大海一起见证中国教育走向开放  新华社厦门4月6日电 题:厦大百年 与大海一起见证中国教育走向开放  新华社记者许雪毅 付敏 邓倩倩  厦门大学,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

    时间:04-06
  • 白皮书: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白皮书: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侯雪静、胡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经过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