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揭晓

2021-04-08 21:43: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张素)8日发布的一份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年度榜单显示,尽管美国学者入选人数依然有着压倒性优势,但中美差距有所缩小。

  当日,清华大学AMiner联合北京智源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揭晓2021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AI 2000榜单”。

  “AI 2000榜单”于2020年首次发布,涵盖人工智能学科20个子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语音识别、数据库、人机交互、芯片技术、物联网等。每个子领域排名前10的学者当选该领域当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排名前100的其他学者获“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提名奖”。

  中国呈现追赶之势

  今年榜单评选依据为2011年至2020年、即在这十年间人工智能领域49家顶级期刊会议收录的共计178254篇论文、204483位作者的大数据,采用智能算法自动化生成榜单,得到200位“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以及1800位“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提名奖”。

  与去年相比,今年榜单上,美国学者入选人数依然以压倒性优势位于第一位,但占比从61.4%下降至58.2%,中国学者入选人数占比从9.3%上升至11.1%,绝对数量也从去年的171人增长至222人,排名第二。

  该榜单发布者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占有绝对优势。例如,20个子领域中,除了物联网、语音识别、多媒体和知识工程4个领域外,美国人才占据了其余16个人工智能子领域的榜首。从学者在各个国家的数量分布来看,美国也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中国上榜学者数量位居第二,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发布者认为,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年时间中国上榜学者数量增加51人,证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正在不断加强。

  谷歌入选学者“破百”

  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榜单显示,谷歌、微软等公司拥有的人工智能学者数量多于高校。其中位居首位的是美国的谷歌公司,共135人次入选榜单,也是唯一一家学者人数过百的机构。

  清华大学为唯一入选榜单“TOP10”的中国机构,其余均为美国机构,且美国机构学者总体人数遥遥领先。

  榜单还对国家研究热度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去年,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热度超越美国,位列第一。如果从全局热度来看,美国早期就有着领先优势并一直保持着最高热度,而中国的研究热度在近年来赶超美国。

  女性学者登上榜首

  这份榜单发现,入选学者跨领域特点尤为明显。有278位学者的研究方向涉及了多个领域并且取得杰出成果而上榜。

  其中,2018年图灵奖得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Yoshua Bengio在5个领域上榜。他的h-index值高达188,入选论文994篇,引用量457997。

  榜单进一步分析学者性别特征,呈现“男多女少”。发布者解释说,男性学者在人工智能各领域中均占多数,共1774人次,占比88.6%;女性学者占少数,共180人次。考虑到存在同一学者入选不同领域的现象,经过去重处理后,男性1501位,女性154位,男女比例约为9.7:1。

  需指出的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女性学者Virginia Vassilevska Williams在计算理论领域排名首位,其入选论文为15篇、总被引用值2157次,成功当选本年度该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

  深度神经网络之“热”

  这份榜单还通过对大量论文和学者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以分析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10大研究话题分别是——

  Deep Neural Network(深度神经网络)、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Feature  Extraction(特征抽取)、Social Media(社会化媒体)、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Information Retrieval(信息检索)、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Data Mining(数据挖掘)、Speech Recognition(语言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的技术平台AMiner是一个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人工智能搜索学术平台,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唐杰教授团队研发,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平台包含了超过2.6亿学术论文/专利和1.33亿学者的知识图谱,能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权威和具有认知智能的学术搜索服务。(完)

  • 相关阅读
  • 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官宣

      中新网杭州4月9日电(王逸飞 钱晨菲)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内容获官宣。当日上午,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下称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

    时间:04-09
  •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将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召开

      大咖云集谋发展 议程丰富看点多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将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召开  活动主题涉及当前多领域热点话题:  数字货币、减贫、自贸港、知识产权、RCEP、人工智能、老龄化、5G、  碳中和、...

    时间:04-09
  • 林毅夫: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不是难事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官方已定下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提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这意味着中国必然要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

    时间:04-09
  • 发言人揭批反华势力涉疆数据库:彻头彻尾的“造假库”“谣言库”“伪证库”

      在外交部9日举行的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说,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炮制了所谓“新疆数据项目”“新疆受害者数据库”“维吾尔过渡期司法数据库”。这些所谓的涉疆...

    时间:04-09
  • 中国焦点面对面:2035年远景目标如何实现?

      (中国焦点面对面)2035年远景目标如何实现?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题:2035年远景目标如何实现?——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中新社记者 夏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正...

    时间:04-09
  • 人民网评:为人类减贫事业持续注入中国力量

      人民网评:为人类减贫事业持续注入中国力量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从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人类减贫探索新的路...

    时间:04-09
  • 中国日报网评:书写“中国扶贫脱贫经验”的民生温情答卷

      中国日报网评:书写“中国扶贫脱贫经验”的民生温情答卷  从1921到2021,时间见证不变的坚守——在中国共产党的时间里,人民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

    时间:04-09
  • 人民论坛网评 |中国减贫实践为世界提供有益经验

      人民论坛网评 |中国减贫实践为世界提供有益经验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从五个方面真实记录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全面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深入分享中国扶...

    时间:04-09
  • 中国人权研究会文章:美国对外侵略战争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中国人权研究会9日发表《美国对外侵略战争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文章,全文如下:美国对外侵略战争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中国人权研究会2021年4月  美国一直自诩为“山巅之城”,支持“天赋...

    时间:04-09
  • 人民网评: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

      人民网评: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确立“时间表”和“施工图”,作出全面...

    时间:04-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