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论坛网评 |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文章”

2021-04-10 13:40:39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论坛网评 |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成为了党新的奋斗目标,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强起来,让乡愁留下来,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走向共同富裕。

  写好“政策”篇,筑牢返贫防线。“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脱贫攻坚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返贫诱因仍较多,扶贫政策来不得“断崖式降温”,必须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逐步实现帮扶常态化。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正走上持续发展轨道。注重分类施策,对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需把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结合起来,及时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兜住民生底线;针对易地搬迁的,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引导其提升学习、务工、经商等技能,同步提升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进行动态化监测,充分用好村干部、行业部门、科技手段“三股力量”,持续推进常态化摸排,利用大数据,建立“互联网+”监测系统,对发生大额医疗、大额教育支出等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情况及时预警响应,采取有效帮扶措施。

  写实“产业”篇,培育致富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优做强乡村产业是远离贫困的长久之计。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格局,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种植业,致力于打造本地区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业价值。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推进农业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康养服务业等高度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暖、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公共设施维护运管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全面提升地区营商环境,以环境的优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写活“人才”篇,涵养源头活水。人才蔚起百业兴,做好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切实解决人才瓶颈问题。要筑牢支部底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立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双线要求,从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镇企业家等群体中精挑细选,组建一支有干劲、会干事、能带富的干部队伍。搭建人才发展平台,通过兴办生态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区、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吸纳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增活力、添后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参观学习等形式,重点对本土人才和返乡人员开展关于苗木栽培、蔬菜种植、电商物流等技能性培训,提升其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写妙“文化”篇,提振精神风貌。“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方面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歌舞、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讴歌脱贫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广大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效,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践行“知识改变命运”宗旨,充分发挥教育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长期性关键作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教育,使得掌握一门学问、一门技术成为常态,通过长期稳定就业,彻底斩断穷根。扎实推进移风易俗,通过评选出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引导,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者:孙小云 )

  • 相关阅读
  • 进得了医保目录却进不了医院,什么阻碍了谈判药落地

      在患者的热切期盼之中,119种药品通过谈判纳入了最新版国家药品目录。然而,从3月1日目录正式实施这一个多月来,全国多地患者反映一些谈判药品在医院里开不到,这项惠民政策落地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阻碍。  ...

    时间:04-11
  • 北京疾控:打完疫苗回家若发烧不退等要报告就医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消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科普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时提到,民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之后,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回家后如出现...

    时间:04-11
  • 承载利益太多,滋生“学阀”现象:中国“院士”该祛魅了

      承载利益太多,滋生“学阀”现象:中国“院士”该祛魅了  上篇:院士帽不可承受之重   半月谈记者  “烟草院士”引起争议10年后,“白酒院士”与“黄金院士”再次引发关注。作为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

    时间:04-11
  • 建省办最大经济特区:闯出“不一样”的海南

      (中共百年华诞)建省办最大经济特区:闯出“不一样”的海南  中新社海口4月11日电 题:建省办最大经济特区:闯出“不一样”的海南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尹海明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

    时间:04-11
  • 【每日一习话】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习近平: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这段话出自...

    时间:04-11
  • 四赴宁夏:习近平同志始终牵挂这个地方的脱贫攻坚

      宁夏西海固地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多发、地理位置偏远,山大沟深、墚峁交错、干旱少雨,史称“苦瘠甲天下”,被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时间:04-11
  • 中国经济“强身健体”,总书记带我们练“四力”

      (学习进行时)中国经济“强身健体”,总书记带我们练“四力”...

    时间:04-11
  • 能否缓解就医难、达到线下诊疗效果?三问居家互联网就医

      居家就医,互联网医院能让你如愿吗  互联网医院的概念从2011年萌发,到2015年底,全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

    时间:04-11
  • 湘赣边“红色专列”上的移动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中新网长沙4月11日电 (刘曼)上一堂微党课、听一个红色故事、学唱一首红歌、回味一顿“红军餐”……10日一早,湖南省直统战系统400余名党员和党外代表人士登上湘赣边“红色专列”,前往“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开...

    时间:04-11
  •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4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西3例,上海2例,北京1例,天津1例,山西1例,广东1例...

    时间:04-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