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4月15日启动积分落户申报 去年6千余人获落户资格

2021-04-14 18:3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4日发布消息,北京市2021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将于4月15日正式启动,申报期限为30日,7月12日起将在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公示年度落户人员信息。

  积分落户政策是贯彻推动国家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改革的重要举措。2020年7月,结合国家最新要求及社会建议,本市修订出台了《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并于当月启动申报工作。总体看,新修订的积分落户政策运行平稳,社会理性申报,普惠作用凸显,社会反响较好。2020年共有6032人经公示取得落户资格,截至目前已有5555人完成落户办理。

  申报操作更加优化,结果查询更加便捷

  2021年积分落户申报将于4月15日早8时正式启动,5月14日晚8时结束。相比往年,今年的申报时间、公示时间均有所提前,给申请人后续安排留出更为充裕的时间。具体时间安排为:申报阶段(4月15日8时至5月14日20时,共30日);部门审核结果汇总阶段(5月15日至6月3日,共20日);审核结果查询阶段(6月4日8时至6月11日20时,共8日);部门复核及积分排名阶段(6月12日至7月11日,共30日);公示和落户办理阶段(7月12日起公示,经公示取得落户资格的申请人可办理落户手续)。2021年本市积分落户规模将保持稳定,为6000人,并实行同分同落。

  据介绍,今年的申报操作更加优化,结果查询更加便捷,将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一是完善了申报系统的提示信息,进一步优化了页面展示效果;二是丰富了信息查询渠道,申请人可通过相应网站或手机APP线上查询本人租赁住所、自有住所、教育背景信息;三是增加了即时显示积分和排名区间功能,申请人在线完成提交后即可查看本人当时积分和排名区间;四是开通了移动端审核结果查询功能,申请人可登录“北京人社”APP随时通过手机查看反馈结果。

  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人提醒广大申请人,在申报阶段要及时关注各指标的审核结果是否通过,是否需要在线发起复查,可以参考系统提示信息进一步完成操作。

  提供虚假材料,将取消当年及以后5年内积分落户申请资格

  北京市积分落户工作自2018年实施以来,始终强调诚信申报,已面向社会通报处理了3批共20名弄虚作假人员,有力维护了申报秩序。

  2021年,北京市将持续严格审核,深化数据共享,加强联动核查,突出公开透明、严谨严肃,确保积分落户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在落户公示阶段将继续公示年度总积分以及9项具体指标分值,便于社会监督。

  此外,依据《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应确保所填报指标信息真实准确,并共同对填报指标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的,取消其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积分落户申请资格;已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由公安部门予以注销,并迁回调京前户籍所在地。对用人单位协助提供虚假材料的,当年及以后5年内不受理其积分落户申请事项。

  在积分落户过程中,申请人和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向行政机关所做承诺的,相关失信记录将纳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积分落户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接受任何中介服务

  关于积分落户工作的具体安排,有关部门提醒申请人要关注权威发布信息,登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积分落户服务专栏(http://rsj.beijing.gov/jflh/)进行查询了解。

  为准确规范填报,节省修改时间,申请人可在申报前做好房屋租赁合同备案、自有住所、学历学位备案或认证等信息查询工作,核实无误后再填报。

  需要提醒申请人的是,北京市积分落户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接受任何中介服务。2021年积分落户申报在即,用人单位和申请人请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完)

  • 相关阅读
  • 职业教育的“深圳模式”什么样

      职业教育的“深圳模式”什么样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如今,我国...

    时间:04-15
  • 惩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空 确保数字经济运行在法治轨道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惩治网络犯罪,化解互联网领域矛盾纠纷——  确保数字经济运行在法治轨道(法治头条·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③)  本报记者 徐 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5日 第...

    时间:04-15
  • 推进节能减排 坚持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谈“十四五”期间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进节能减排 坚持绿色发展(议政建言)  本报记者 李昌禹 杨 昊 韩 鑫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5日 第 18 版)  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4-1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一起努力 守护国家生态安全

      一起努力 守护国家生态安全  本报记者 张 文 杨文明 徐 隽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5日 第 15 版)  核心阅读  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以...

    时间:04-15
  • 国家安全领域立法取得显著进展

      制定生物安全法、香港国安法,修改国防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等  国家安全领域立法取得显著进展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  本报记者 张天培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

    时间:04-15
  • 青少年的“阳刚之气” 80.6%受访者认为是有责任感和担当

      青少年的“阳刚之气” 80.6%受访者认为是有责任感和担当  教育部曾表示,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

    时间:04-15
  • 国家安全机关披露: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拉拢内地学生内幕

      【深度】国家安全机关披露: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拉拢内地学生内幕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今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机关披露一系列涉及政治安全的典型案例。《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与...

    时间:04-15
  • 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协同 坚决整治医药领域腐败

      19家违规药企被处罚 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协同发力  剑指药企带金销售  针对群众长期反映的药价虚高顽疾,有关部门再度出手。  4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对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

    时间:04-15
  • 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 构筑国家安全铜墙铁壁

      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 构筑国家安全铜墙铁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介绍国家安全领域相关立法情况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201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

    时间:04-15
  • 法院重拳严惩虚假诉讼 发现虚假诉讼案涉案金额逾千亿

      人民法院出重拳严惩虚假诉讼  5年半时间发现的虚假诉讼案涉案金额逾千亿元  ◆ 形式多样隐蔽性较强准确识别有难度  ◆ 干扰正常审理浪费司法资源削弱公信  ◆ 发布审判指引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  ◆ 建...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