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法治蓝皮书:未来机器人或取代法官撰写判决书

2021-04-15 21:16: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5日电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5(2021)》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未来,机器人极有可能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的撰写。

首届广州国际电子及电器博览会开幕,多款“黑科技”产品亮相。 王华 摄

  机器人或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撰写

  “AI法官”“AI律师”已从概念走向现实

  这份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司法审判领域,“人机合作”的审判模式或将成为常态。

  “‘AI法官’‘AI律师’等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蓝皮书称,当下在司法裁判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在两个方面凸显了较为强劲的应用价值,包括裁判结果的产生方式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以及庭审模式实现从“同空(同一空间)模式”到“异空(不同空间)模式”的变革。

  蓝皮书提到,对于专业性案件,机器会在论理中学习此前法官的论述,对于该案法官具有较大的借鉴和补充意义,而对于常规性案件的论理,机器人还可全面提升法官的工作效能。“实践证明,在未来,它极有可能取代法官完成判决书的撰写。”

资料图: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一号馆。记者 陈文 摄

  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蓝皮书:情感问题交给人,法律问题交给机器人

  当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是便利还是危机?蓝皮书注意到当下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争议,即支持派凸显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价值,反对派更侧重于强调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带来的负面影响,“机器审判人类的法律危机”。

  为实现对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有效规制,蓝皮书提出,未来要在两方面予以完善。

  “要实现情感价值与法律价值的二元分割,将情感的问题交给人,将法律的问题交给机器人,准确地划分人工智能的适用空间。”蓝皮书称,对新型案件与案件事实认定的部分主要由人来解决,对常规案件以及涉及法律适用的问题则主要由机器人来解决。

  其次,为解决当事人提出的“算法黑洞”的法律质疑,应构建机器人算法审查制度。“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公开制度、人工智能算法裁决制度、人工智能算法救济制度。”

  蓝皮书指出,应用于司法裁判中的机器人,因其决策会影响当事人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在对其算法技术秘密保护方面,应奉行有别于一般商业机器人的原则,其算法理应向社会公开。当诉讼当事人对机器人算法提出质疑,则需要一个专门的算法裁决机构完成审查和裁决。“一旦算法本身被确认为违法,该司法裁判机器人的算法应当停止使用或者被修正。”

  关于人工智应用于司法裁判的法理讨论才刚刚开始,蓝皮书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或将带来新一轮司法裁判制度改革,传统意义上庭审、送达、质证、判决的概念或将在人工智能视阈下被重新定义,由此也将导致我国诉讼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完)

  • 相关阅读
  • 扬优势补短板 清华“魔镜”为中国生命科学赢得宝贵先机

      清华“魔镜”为中国生命科学赢得宝贵先机  助力我国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扬优势也在补短板  本报记者全晓书、李宓、高蓓  生命离不开蛋白质。从调节生理功能的激素、参加营养代谢的酶,...

    时间:04-16
  • 用力过猛的幼儿超前教育被喊停 家长焦虑如何缓解?

      幼儿超前教育被叫停 专家建议  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实现“双向衔接”  核心阅读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坚持以儿童为本,从保护儿童的成长利益出发,明确提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行动计...

    时间:04-16
  • 警惕形式主义的新花样

      警惕形式主义的新花样  □ 马树娟  据新华社报道,近来原本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的视频会议却遭到基层干部吐槽。原本视频会议的特点就是能够“一竿子到底”,直通基层。然而,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传达部署”会议...

    时间:04-16
  • 天问一号拍火星的相机不一般:200千米开外明察秋毫

      “天问一号”拍火星的相机不一般  ■孟庆宇  ●在距目标200千米开外即可“明察秋毫”  ●凭强壮“骨骼”既身轻如燕又稳如泰山  ●像拖布定向拖地一样可实现“推扫成像”  前不久,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天...

    时间:04-16
  • 超冷原子干涉实验首次在太空实现 有望更精确探测引力波

      超冷原子干涉实验首次在太空实现  有望更精确探测引力波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刘霞)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德国科学家近日在一枚探测火箭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太空原子干涉测量。鉴于原子干...

    时间:04-16
  • 《柳叶刀》社论称:中国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经验值得学习

      《柳叶刀》刊发社论称:  中国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经验值得学习  国际战“疫”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刘霞)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近日发表社论称,中国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的成功与世...

    时间:04-16
  • “北斗掉线”的锅,该由北斗卫星来背吗?专家详解

      “北斗掉线”的锅,该由北斗卫星来背吗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可以肯定的是,北斗系统没有问题, 因为我国对北斗卫星进行实时监测,任何一颗卫星出问题立即就会知道。如果北斗卫星真的出现故障,也不会只影响...

    时间:04-16
  • 王毅同西班牙外交大臣冈萨雷斯通电话

      王毅同西班牙外交大臣冈萨雷斯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4月1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西班牙外交大臣冈萨雷斯通电话。  王毅表示,西班牙是欧洲大国,也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去年,两国开展了富...

    时间:04-15
  • 我们的传家宝丨红旗渠精神

      太行山东麓,一条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站在渠埂上,抬头是陡立千仞的悬崖,俯首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渠水悬在半空,静静流淌。  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

    时间:04-15
  • 上海建成城管执法对象的综合数据库 “智慧城管”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陈静 徐程炜)上海市城管执法局15日披露,该局依托内部自建和外部共享两种方式,建成涵盖21类城管执法对象的综合数据库,为分类分级执法监管新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局运用数据过滤、修...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