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气候“大问题”到国际“大气候”,习近平示中欧关系合作主基调

2021-04-17 20:5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从气候“大问题”到国际“大气候”,习近平示中欧关系合作主基调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黄钰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从应对气候变化到中欧关系再到抗疫合作,三国领导人在峰会上就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合作”二字一直是高频词。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大问题”,还是聚焦疫后国际关系“大气候”,习近平通过在关键时期同两个欧洲大国领导人的重要对话,展示出中欧在应对全球问题和处理双边关系时合作的主基调与大方向。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在后疫情时期将如何应对全球性问题,双方关系又将何去何从一直备受国际关注。在当天的视频峰会中,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最为引人注目,也凸显出如何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是当前中欧合作主基调中最为显著的部分之一。

  就应对气候变化而言,中欧双方一直保持密切沟通并具有良好的共识基础。自中国宣布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这一“双碳”目标就一直受到欧方领导人的积极欢迎。

  就在这次视频峰会前,习近平在同默克尔通电话时说,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努力,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上加强沟通。在今年农历元宵节前一天与马克龙通电话时,习近平明确表示,我们要动员更多国家参与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而在当天的峰会上,习近平再度强调,我一直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就应对气候变化同法德加强合作。

  “中欧双方合作的主基调在气候问题上尤为明显,双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分析称,尤其是疫后如何在快速提振经济的同时实现绿色复苏,这对于中欧双方既是挑战也是合作机会。

  在这次视频峰会上,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坚持多边主义,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三国领导人强调,要加强气候政策对话和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重要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消极因素对于合作主基调的干扰,习近平在当天的峰会上特别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

  有观察人士认为,中方“三个不应该”的原则表明了应对气候问题的正确选择和路径,这一态度与“以对抗为指向”的思路形成鲜明对比,及时为中欧开展气候合作清除可能存在的干扰与障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指出,目前个别国家在气候问题上挑起地缘政治斗争,泛政治化的行为导致气候问题存在偏离合作方向的趋势,中方有必要及时予以纠偏,有助于各方辨明是非。

  不可否认的是,中欧关系的发展在后疫情时期并非一帆风顺,正如习近平所言,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在专家看来,中欧在气候问题上以合作巩固共识、以对话积累互信,将丰富中欧合作主基调的内涵,使之产生积极外溢效应,有利于中欧关系的良性互动。

  从当天的视频峰会也可以看出,除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三国领导人还谈到了更为广泛的合作议题。习近平表示,中方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包括法、德企业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希望欧方也能以这样的积极态度对待中国企业。

  习近平同法德领导人的对话,还形成了支持“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促进人员健康安全有序往来、维护产业链顺畅稳定、推动国际经贸合作早日恢复正常等一系列重要共识,专家认为,这些共识从不同侧面显现出中欧关系在长远视角下合作的主基调与大方向。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指出,中法德峰会体现出“气候搭台”的特点,在气候问题上的共识产生外溢效应,进而优化双方整体的合作基础和氛围,有利于帮助欧方更全面客观认识中方,以点带面为双方其他领域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围绕气候问题中法德在峰会上再度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对话合作等重要理念。有评论指出,相关理念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合作的主基调不仅限于中欧处理双边事务,而是双方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共同态度,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疫后国际“大气候”提供有益参考。

  “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成为中欧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国际规则的重要载体。”崔洪建说,“面对打着多边旗号搞封闭排他的行为,中欧在气候问题上传递出的理念将有助于带动真正多边主义合作重回正轨,对当前的国际政治气候来说,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完)

  • 相关阅读
  • 聚力乡村振兴!“十四五”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启动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8日电(彭宁铃)“‘十四五’正是乘势而上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任务的第一个五年,涉农高校必须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的先遣队、排头兵,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也必须义不容辞,把深度服务乡村振兴...

    时间:04-18
  • 中国律师事务所已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50多家境外分支机构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记者兰天鸣、白阳)记者18日从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30届年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我国律师事务所目前已经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分支机构150多家。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蒋敏...

    时间:04-18
  • 党的光辉历史照亮强军征程——写在军队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之际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党的光辉历史照亮强军征程——写在军队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梅常伟  初春以来,军队党史学习教育扎实起步、有序展开,从军委机关到基层连队,以团级以上领...

    时间:04-18
  • 新华热评:严防“带血的煤”反弹!

      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人民政府因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被国务院安委办约谈。今年以来,毕节市已发生3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2人死亡。在煤价节节攀升的利益冲动下,必须严防“带血的煤”反弹!  矿难中的死亡...

    时间:04-18
  •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季度接报火灾死亡433人

      警惕!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季度接报火灾死亡433人,一季度因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4.1万起  记者18日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接报火灾17.6万起,接报火灾死亡433人、受伤249人、直接...

    时间:04-18
  • 一图速览|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热点前瞻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4月18日至21日召开。本届年会将是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也恰逢论坛成立20周年,有哪些看点?...

    时间:04-18
  • 20日4时33分“谷雨”:春色阑珊,春光将逝

      新华社天津4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20日4时33分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百谷茁长,正是万物灵动的大...

    时间:04-18
  • 甘肃成功实现“曼谷—兰州—达卡”国际货运包机串飞

      新华社兰州4月18日电(记者王铭禹、李杰)记者从甘肃省兰州新区了解到,由澜湄航空“客改货”航班装载的19.1吨泰国新鲜山竹,日前顺利抵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并在该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检验检疫通关后进入甘肃市场...

    时间:04-18
  • 中企在埃塞俄比亚建成机场内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4月18日电(记者汪平)由中国华大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的博莱国际机场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日前正式运营,这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运营的第一家专门向国际旅客提供新冠病毒检测服务的实验室。 ...

    时间:04-18
  • 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今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8日电(记者周慧敏、陈子薇)在1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1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认为,今年亚洲经济将...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