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费孝通之问求新解:从“志在富民”到“富了怎么办”

2021-04-24 19:0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台州4月24日电(记者 范宇斌)“‘志在富民’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富了怎么办’的问题。”这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在1989年时抛出的问题。

  24日,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暨首届未来乡村论坛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启幕,研讨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未来乡村建设。

  费孝通自1936年在江苏开弦弓村(“江村”)开启社会调查的序幕后,他把一生的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了中国乡村建设和发展事业,围绕农业农村、城乡关系、区域发展等领域开展了前瞻性、系统性的思考和研究。他也曾数次到浙江走访调查,写下《小商品大市场》《家底实创新业》《筑码头闯天下》等著作。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美术馆 范宇斌 摄

  “此次论坛从社会、经济、艺术、建筑等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和未来乡村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也是在回答费孝通曾经提出的‘富了怎么办’的问题。”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友梅表示,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如今这一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在费孝通家属代表、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委员张喆看来,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未来乡村建设应该突出富强、美丽、美好三个关键词,这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再到情感的过程。

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暨首届未来乡村论坛开幕式现场 范宇斌 摄

  当前,中国在奏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下,农业农村现代化肩负着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历史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春光以北大荒建三江垦区、“鱼米之乡”的苏南农村举例谈道:“农业现代化不足以带来农村现代化,但是农村现代化反过来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主体中的核心是村民,因此村民是否有动力和能力至关重要。”王春光认为,要发挥出村民的核心主体作用。此外,乡村不应只有农业,未来更要培育好第六产业和新型村民。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从全民“美育”的视角谈道:“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我认为未来乡村还要通过全民‘美育’,从塑造人出发,充分发挥人这一最原始、最强大的能动要素,那么乡村振兴就一定能找到发展路径。”

  事实上,回归“人”本身也和费孝通一生始终关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善、提高中国人生活水平的路径不谋而合。

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暨首届未来乡村论坛主旨演讲现场 范宇斌 摄

  乡村振兴该迈向何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尚武表示,修复乡村的宜居性与社会再生产功能是乡村振兴的长期任务。“乡村能够培养人,重新回归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具备文化和教育功能,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愿景。”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教授聂永有表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数字化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经济提升农业产业化服务能力,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暨首届未来乡村论坛活动现场 范宇斌 摄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费孝通先生毕生关注的核心问题,他用一生时间写就了乡村振兴这篇中国社会学史上不朽的大文章。”作为主办方之一,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上海大学各个教学科研机构已经在协同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未来将和台州市三门县围绕未来乡村等展开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同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为中国的乡村勾勒一个绚丽多彩的“未来”。

  作为此次论坛举办地台州,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表示,将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串点连线成片打造“最美风景线”,更努力植入绿色发展、和合善治、大成集智、共同富裕等理念,努力以排头兵的姿态绘就未来乡村新画卷。(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出席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

      新华社三亚4月24日电(记者李宣良)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23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摄影:李刚  四月的三...

    时间:04-24
  • 叶培建院士:中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中新网南京4月24日电 (郭超凯 朱晓颖 杨颜慈)在24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透露,中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计划探测地球共轨天体2016HO3和小行星311P。  当...

    时间:04-24
  • 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南京开幕

      中新社南京4月24日电 (记者 朱晓颖 郭超凯)以“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2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拉开帷幕。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活动上公布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时间:04-24
  • 中国问天录丨太空探索 从未止步

      央视网消息:问天,探索无际的星辰大海,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短短几十年,中国航天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梦想摆渡,与未知对抗,“靠每一个渺小,积成一个伟大的事业”。每一...

    时间:04-24
  • 李德仁:建立长江流域“空天地”多源对地观测网非常重要

      中新网南京4月24日电 (记者 朱晓颖 郭超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24日下午在南京表示,建立长江流域“空天地”多源对地观测网非常重要。  当日,以“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为主题的...

    时间:04-24
  • 习近平出席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动

      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23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

    时间:04-24
  • 《半月谈》刊文:这里宣讲,点师点题还点单

      《半月谈》刊文:这里宣讲,点师点题还点单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4月25日出版的第8期《半月谈》刊发记者蒋芳、邱冰清采写的文章《这里宣讲,点师点题还点单》。全文如下:  形式多样的理论课堂、投身宣讲的...

    时间:04-24
  • 《半月谈》刊文:用活了干部,“吵”出了成绩

      《半月谈》刊文:用活了干部,“吵”出了成绩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4月25日出版的第8期《半月谈》刊发记者郭敬丹、胡洁菲采写的文章《用活了干部,“吵”出了成绩》。摘要如下: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

    时间:04-24
  • 科技部:中国一直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理想栖息地”

      中新网深圳4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24日在深圳说,中国一直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理想栖息地”。当前,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超过490万人年,...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