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桂北小县城“袁”来稻花香 种植户:我们不能辜负袁老

2021-05-24 22:4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桂林5月24日电 题:桂北小县城“袁”来稻花香 种植户:我们不能辜负袁老

  作者 赵琳露 杨宗盛 蒋丰慧

  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神农稻博园,一座“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雕塑,正对着数百亩稻田。放眼望去,连片的稻田绿油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5月24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市举行。袁隆平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图为5月24日拍摄的联德村示范基地稻田。  杨宗盛 摄

  袁隆平曾六次到过灌阳,与灌阳水稻生产结下不解之缘。连日来,当地民众纷纷自发前来神农稻博园悼念袁隆平院士。

  灌阳县地处广西东北部,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称。就是这座偏僻的农业小县,“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连续11年稳居广西第一,被袁隆平誉为“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和“超级水稻种植水平一流”。袁隆平说过,灌阳的良田土质不粘不沙、不酸不碱,是个发展超级稻品种的“风水宝地”。

图为5月24日拍摄的联德村示范基地稻田。  赵琳露 摄

  24日上午,当地水稻种植户史维军正在田间察看禾苗长势。史维军今年种了30亩稻田,还实验种植了多个水稻新品种,目前禾苗长势良好。“袁老让我们好好种田,我们不能辜负他。”

  史维军说,袁老生前多次来联德村指导,村里水稻种植产量步步增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袁老每次来都要走到田间地头,察看水稻生长,仔细询问村民种植情况。

  “以前常规稻平均亩产300多公斤,现在超级稻收割之后能长再生稻,我去年平均亩产超过1200公斤。”史维军说,除了提供良种,每年还有技术人员来指导播种、插田、田间管理等,现在农民对种田的积极性很高。

  位于黄关镇联德村的“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创建于2010年,是袁隆平院士领衔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2017年11月4日,87岁的袁隆平来到该示范基地,亲自参与“吨半稻”现场测产验收。当年灌阳县超级稻百亩攻关基地再生稻平均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头季稻首次突破1000公斤。一季超级稻+再生稻”亩产达到1561.06公斤。

  一亩地产出一吨半的稻谷,这也实现了袁隆平“吨半稻”的梦想。

  稻田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联德村“老支书”何亨礼介绍说,在示范基地建立前,2009年联德村人均年收入只有三千多元人民币,到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接近八千元,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百亩种植大户。

  在灌阳散播下种子,袁隆平还希望把灌阳超级稻经验推广。2019年10月9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90岁高龄的袁隆平出席。这也是袁隆平在全国建立的十多家工作站中唯一的一家村级工作站,旨在开展杂交水稻选育与示范推广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展杂交水稻的种植区域,有效提高土地单面积产量,实现粮食增产。

图为5月23日,航拍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杂交水稻种植区域。  杨宗盛 摄

  走进小龙村,一眼望去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喜人,这片四面环山的盆地里种植了数十亩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选育的水稻新品种。

  该工作站技术负责人杨通洲表示,工作站建立以来,通过种质资源的筛选与改良,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示范,初步进展比较明显。

  5月23日下午,杨通洲还忙着在灌阳多个试验田开展技术指导。当晚,他又连夜开车赶回长沙,送别袁老师。作为袁隆平的学生,跟随其十余年的杨通洲表示,将把悲痛化为力量,用实际行动把袁老师交代的工作任务继续开展下去。

图为5月23日,航拍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杂交水稻种植区域。  杨宗盛 摄

  据统计,2020年灌阳县粮食种植面积达41.39万亩,产量16.08万吨。如今当地还依托“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创建了集农业示范、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完)

  • 相关阅读
  • 世界卫生大会再拒涉台提案 中方代表表态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日内瓦消息:当地时间24日,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通过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这也是世卫大会连续第5年拒绝...

    时间:05-25
  • 前4月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72万千瓦

      前4月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72万千瓦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4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3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6%;太阳能...

    时间:05-25
  • 宁夏: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45万名

      中新网银川5月25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25日从宁夏团委获悉,宁夏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累计募集社会各界善款7.4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45万名。  据了解,希望工程自1989年启动,30多年来在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05-25
  • 山东省政协督办2021年重点提案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受关注

      中新网济南5月25日电 (赵晓)山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督办工作新闻通气会25日在济南举行。会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3件提案成为今年重点提案,提案内容反映了政...

    时间:05-25
  • 到2025年中国将全面完成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升和创新转型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王祖敏)中国民政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面完成中国儿...

    时间:05-25
  •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深刻领悟历史必然性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有的放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不断证...

    时间:05-25
  • 31省份已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52725.3万剂次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5月24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2725.3万剂次。5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大礼堂内设置新冠疫苗临时集中...

    时间:05-25
  • 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大家手笔)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历史重任,也经受着时代考验。...

    时间:05-25
  •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蓉召开

      中新网成都5月25日电 (记者 王鹏)5月24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机遇,部署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人才工作发展改革的...

    时间:05-25
  • 工信部:5G手机终端连接数超3亿户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张辛欣)记者25日从工信部获悉,截至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5亿户,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  5G加快应用不仅在于手机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更体现在新应用...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