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13%!西藏将农牧民稳定增收作为硬指标

2021-05-25 20:47:17

来源:新华社

  数说宝“藏”·70年巨变丨13%!西藏将农牧民稳定增收作为硬指标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全区农牧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6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8元,同比增长12.7%。坚持把农牧民增收13%作为硬指标,成为西藏自治区“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

  70年来,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在高原上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民主改革之后,西藏广大农奴得到了生产资料,生产热情高涨,农牧业得到大力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65年的108元增长到1978年的174元,年均增长3.7%。

  进入改革提高阶段之后,到199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3元,较1978年增长3.0倍,年均增长9.8%。

  1994年,在西藏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胜利召开,作出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将援藏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列入五年规划统筹安排,开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到2011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85元,较1993年增长5.9倍,年均增长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召开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创新开展“央企助力富民兴藏”等活动,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各族人民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西藏自治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西藏把资金和项目向贫困人口倾斜,同时把援藏资金的80%到90%都向脱贫攻坚倾斜,做好产业支撑、政策激励、就业优先、援藏扶助、社保兜底。如今,自治区62.8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74个县全部摘帽。

  脱贫的背后,政策和产业相辅相成,进而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

  一大早,那曲市达萨乡的村民扎西次仁开着小货车来到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一星期来一次,每次送一百多斤牦牛奶,可以卖一千多元,这样每年可以收入六七万元。”扎西次仁十分开心,“有这样的企业帮助我们农牧民,想不富都难。”

  扎西次仁所在地区属于高寒纯牧业区,牧业生产是当地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过去,受气候、饲料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地牧民往往只能依靠冬季卖牛羊获取极不稳定的收入。

  配备冷库和冷链物流,建成现代化乳制品生产线,收购周边牧民牛奶作为原料,西藏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组建起100个奶源基地、3200余户牧民参与的全产业链,带动16256人就业,收购牛奶及肥料兑现资金2044.96万元,受益农牧民群众达14773人。

  边巴原本是当地牧民,2017年来到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养殖奶牛。就近就业让边巴家焕发新颜,如今两层藏式小楼已经盖好,家里也买上了小汽车。边巴说:“以前放牧一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如今一年可以拿到5万多元,增长了很多。”

  近年来,西藏产业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以青稞、牦牛、藏猪、藏羊、奶业、蔬菜、饲草七大产业为重点的“7+N”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并建立起以10个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基地为主的国家重要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同时,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62家、13475家,比2015年增长65%、1.9倍,农畜产品加工综合转化率达到15%。

  除农牧产业外,文旅产业也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截至2020年,西藏农牧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就业人数达8.6万人(次),年人均增收4300余元。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产值超过60亿元,年均增长率15%;扶持传统文化的市场化开发,唐卡、塑像等传统手工艺品供需两旺。

  文字记者:金一清、司源

  • 相关阅读
  • 大党小事|认真工作需动脑,数字虽小事不小

      1940年任中共晋察冀区党委宣传部长的胡锡奎审稿发现,一位干事将数字293误作2993。看似是个小事,胡锡奎却很重视,直言数字小错可能损害党的威信。这个干事就是后来成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郑天翔,这件事令他一生...

    时间:05-26
  • 库利科娃:我从事俄中友好事业一辈子并会继续干下去

      (外国友人与中共)库利科娃:我从事俄中友好事业一辈子并会继续干下去  中新社莫斯科5月26日电 题:库利科娃:我从事俄中友好事业一辈子并会继续干下去  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我从事俄中友好事业一辈子,...

    时间:05-26
  • 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发生4.2级地震 暂无损伤报告

      中新社拉萨5月26日电 (记者 贡桑拉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6日4时46分在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8.99度,东经86.47度。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5088米。  ...

    时间:05-26
  • 红色塔卧的蜕变:“百将摇篮”激活“红色动能”

      中新网客户端湘西5月26日电(记者 袁秀月)从湘西永顺县向东北方向驱车38公里,就到了塔卧镇。  乍一看名字有些陌生,也许大家更熟悉它的另一个称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百将摇篮”。湘鄂川黔革命根...

    时间:05-26
  • 【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编者按: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我们推出“走向我们的2035·百问百答”专栏,细部解读国家发展蓝图,力求聚焦民生关切,把握国家未来脉动。  No.51:“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

    时间:05-26
  • 王毅:愿为非洲朋友渡过难关作出中国贡献

      2021年5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庆祝“非洲日”招待会并致辞。  王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非洲国家和非盟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给予我们坚定支持,中方铭记于心。习近平主席心系非洲疫情...

    时间:05-26
  • 王毅: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不变的优先方向

      2021年5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庆祝“非洲日”招待会并致辞。  王毅表示,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不变的优先方向。每一年中国外长首次出访都是到非洲去,用中非友好和互信启动...

    时间:05-26
  • 王毅:中方认为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大方向,双方是伙伴而非对手

      2021年5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活动并发表演讲。  王毅说,当前,围绕中欧关系的定位有各种议论,双方是竞争、对抗还是合作,彼此是对手、威胁还是伙伴...

    时间:05-26
  • “中考实行五五分流”是真还是假

      再过一个月,北京将迎来新中考。然而,近来网上一些关于中招的传言令家长和学生们六神无主,什么“中考实行五五分流,并禁止复读”,什么“如果说高考是战场,那么很多人将连扛枪的资格都没有”,什么“中考将比...

    时间:05-26
  • 王毅: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警惕“伪多边主义”

      2021年5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活动并发表演讲。  王毅表示,现行国际体系与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边主义。多边主义践行得好,人类福祉就得以维护和发展。...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