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把春节、中秋节当成“收礼节”

2021-05-26 09:06:3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被人情和面子套牢的人生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原二级巡视员陈晓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颜新文 通讯员 孙凯妮

  陈晓,1963年8月出生,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浙江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浙江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浙江省金华县副县长,金华市物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华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金华市发展计划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党组成员、副主任,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府办党组成员,金华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金华市婺城区委书记,金华市委秘书长,金华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金华市委常委、副市长,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

  2020年3月,浙江省纪委监委对陈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同年6月,陈晓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同年7月,绍兴市人民检察院以陈晓涉嫌受贿犯罪,向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21年4月12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陈晓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对陈晓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人情往来”遮蔽双眼,把春节、中秋等节日异化为“收礼节”

  “一点小心意,请您收下。”2020年的一天,陈晓在某会议现场遇到了同来参会的企业代表,也是他相识多年的“老熟人”——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葛某某,几句寒暄过后,葛某某便“直奔主题”,悄悄给陈晓塞了一张价值4000元的购物卡,陈晓不以为意,随手收下。而此时,距离他向省纪委监委提供虚假说明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月。

  “我不知道每日都关注本地新闻的老父亲,听到我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后是什么感受。我对不起他的叮嘱,更对不起组织啊!”如今,身陷囹圄,穿上囚服,陈晓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少时的陈晓聪颖勤奋,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娃,一路成长,27岁便成为全省高校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

  1996年,33岁的陈晓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这一年,他走出象牙塔,从高校来到地方,担任金华县副县长,走上从政道路。

  不论是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是一路相伴的师长学友,都寄予陈晓殷切期望。已经退休的父亲常常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做个好官、清官,还把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关于廉洁从政的文章剪下来,寄给陈晓警示学习。

  “一开始我暗下决心,要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父母,做一个正直、廉洁的人。”陈晓在忏悔录中提到,当第一次看到拜年的礼品中夹带有现金时,他断然退回;当第一次在出差的飞机上,有人把银行卡往他衣袋里塞的时候,他也很不客气地拒绝。然而,慎始易,慎终难。陈晓的蜕变源于其对“人情往来”的误解,对小礼小节的轻视。

  爱交朋友,会交朋友,是周围人对陈晓的评价。当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在“有心之人”三番五次的追捧围堵下,陈晓渐渐沦陷了。

  “想想人家也算是一份心意,我总是拒绝就是不给面子,不近人情了,弄不好还要对我有意见,不利于工作开展。”很快,陈晓为自己找到了借口,在矛盾和忐忑中第一次收下了他人赠送的贵重物品。

  常言道,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经不起诱惑而误入歧途。对陈晓而言,人情往来中的“越线”,亦反映其思想蜕变的过程。

  一方面,怕驳人面子,搞僵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陈晓又以“人情往来”为幌子,为自己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盖上“遮羞布”,从开始时的提心吊胆,到后来的心安理得、麻木不仁,人生观、价值观随之扭曲。

  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点,陈晓愈加疯狂,对送礼者来者不拒,活脱脱把这些节日异化成了自己的“收礼节”。

  春节,本是探亲访友、互赠祝福的传统佳节,然而陈晓家中挤满的都是前来送礼、勾兑利益的人。

  2010年和2011年春节前,东阳某置业公司老板李某某接连两年登门拜访,为陈晓送去20万元银行卡和20万元购物卡;2012年至2019年每年春节前后,金华某广告公司老板陈某某、浙江某控股集团法定代表人潘某都不约而同地每年给陈晓送去3万元现金红包,并将此变为“约定俗成”;而浙江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某,更是自2010年起,每年过节都为陈晓送去加油卡或购物卡,十年风雨无阻不曾间断,以期实现长期的“感情投资”……

  1万、2万、3万,看似是个小数目,但积少成多,十余年下来,陈晓收受的贿赂已十分惊人,但他却熟视无睹,认为这些都是应当的。

  与此同时,“善解人意”的送礼者,纷纷挖空心思打听陈晓的喜好,以各种由头送出珍贵的礼物。知道陈晓不抽烟,送礼者们便专送茅台酒,金华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原项目负责人罗某某,为了谋求陈晓的帮助,向陈晓送去10张共60瓶茅台酒提货券,陈晓均予以收受。

  “那一箱箱茅台酒,就如一块块硕大的石头,垒起了挡在我人生道路上的道道围墙;那一张张购物卡,仿佛是张牙舞爪的巨铲,正在挖空我脆弱的人生堤坝。”陈晓忏悔道。被留置后,当审查调查组将查获的赃款赃物展示在陈晓面前时,他竟不敢正视,嘴里喃喃道,“真是罪孽深重”。

  为追求“好名声”乱开口子,贪慕虚荣不知被围猎

  “我在人前人后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口碑,希望能有个好名声。”一路在褒奖声中成长起来的陈晓,很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因此,当陈晓做出了一些成绩,在人们的夸赞声中,他便飘飘然起来。他表面不露声色,心里却骄傲自满,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功劳。慢慢地,他对“名声”的追求也变了质……

  长期处在领导岗位,找陈晓办事的人不在少数。面对这些不正当的请求,陈晓不仅没有严加拒绝,反而“乐于助人”。他自大地认为,自己一个电话、一个招呼或者是一次协调会,就能帮助解决别人“天大的麻烦”,顺水推舟,举手之劳,还能体现自我价值,何乐而不为。

  于是,为了追求“好名声”,陈晓利用职务便利,把本不该开的口子开了,本不该行的方便行了。每每听到请托人“为人热情热心、肯帮忙”等等称赞时,陈晓心里更是沾沾自喜,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为了能和这个“肯帮忙”的领导建立关系,更有不少老板,挖空心思、拐弯抹角,通过陈晓的身边人牵线搭桥。

  东阳市某汽车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为了改变一块工业用地的性质,张某某想方设法、几经辗转,找到了陈晓的老乡兼高中、大学同学陈某某,请他出面“做媒人”。

  面对“多年哥们”的请托,陈晓自然十分热心。“当时我同学告诉我帮的这个人是他的亲戚,我知道这是假的,他就是牵个线、搭个桥,但我也不想落他的面子,还是帮他审批通过了。”陈晓说。

  得偿所愿的张某某没有含糊,立即通过中间人给陈某某打去一笔巨额“好处费”。而陈某某更是直接买来一辆价值38万元的轿车,以借为名送给陈晓的家属使用。后来,他又为陈晓另外支付了部分家庭住房装修款22.44万元,老同学之间的情谊变质为赤裸裸的利益输送。

  知道陈晓“好面子”“言出必行”后,各路老板、“朋友”纷纷近前贴身,各显神通对其进行围猎。陈晓要购置红木家具,便有老板以极低的价格向陈晓出售,后经认定,该套家具的市场价格为陈晓支付的近2倍;陈晓要装修排屋,一批地板墙砖、卫浴洁具等装修建材便由老板贴心送上,据办案人员介绍,该批建材的市场价达35万余元;陈晓的儿子要出国留学,消息灵通的老板们便纷纷以“留学花费大”为由,送来好处费,累计高达82万余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动辄送给陈晓数万元好处的人,在土地供应、土地用途改变、项目推进、子女入学、案件处理等相关事项请托上,亦得到了陈晓的关照。

  “我能到厅级干部的位置,是组织的提携,而我却错将权力视为自己谋利的工具,犯下大错。”陈晓忏悔道。直至被留置后,他才终于看清,拉拢不是友谊,公权不是私权,热热闹闹背后,只有残酷的利益算计,脉脉温情下,布满了重重的贪腐漩涡,而这样的醒悟却来得太晚。

  左手借款右手放贷违规生财,为躲避核查误将体检卡与赃物一同转移

  党纪国法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底线、高压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陈晓本应带头遵纪守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但他一方面高喊“自觉遵守、坚决执行”等口号,另一方面却不思学习,漠视纪法,演绎“双面人生”。

  “当我第一次从高额借款中获取回报时,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甚至窃窃自喜。”陈晓告诉办案人员,2011年11月至2014年9月,他铤而走险,在这条扭曲的道路上一路行进,以身试纪,借着自己的职务影响力,向熟识的老板们做起了“借贷生意”。

  据审查调查人员介绍,陈晓不仅将自有资金100万元以高息借给老板,还左手借款,右手放贷,从银行贷款260万元进行出借,通过“空手套白狼”的形式赚取利息差,通过违规借贷获利66万余元。

  “仔细想想,企业家是最懂得算账的人,他们通过正常的银行渠道完全可以解决融资问题,成本也要低得多。这么做无非是想靠牢我这棵地方官员的‘大树’,让我可以随时为其‘站台’。”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陈晓知道,在这畸形的借贷关系背后,实质是权钱交易。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欲蒙心的陈晓还有一条“生财之道”——违规投资入股。他应“朋友”之邀,投资民办学校,后溢价卖出股份;应亲戚之约,投资建材企业,想获取高额回报等等。2009年至2020年,陈晓先后投资入股了5家公司、1家学校、1个房产项目,违规获利达250余万元,赚得“盆满钵满”。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2018年底,浙江省委巡视组对金华市委开展巡视,陈晓担心自己违纪违法问题被发现,心里非常紧张。为了躲避核查,他将自己收受的黄金制品、手表、购物卡、现金等贵重物品进行转移,还与老板朋友商量了多个方案,选择了多个藏匿地点。

  在慌乱之中,他还误将与妻子的结婚戒指,甚至单位发放的医院体检卡等,一股脑儿装进了转移赃物的箱子里。

  因为私心杂念太多,陈晓“聪明反被聪明误”,连连错失被组织拯救的良机。

  2019年12月,陈晓编造了一份“借条”,当作救命稻草向浙江省纪委监委报告情况,提供虚假信息,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但纸终究包不住火,陈晓的一系列违纪违法行为早已被组织掌握。直至2020年3月初,陈晓被免去时任职务时,他才如梦初醒,主动投案、坦白问题。

  “本来,我这人生的列车已经在慢慢减速,准备到站停靠了,可现在却驶向了违纪违法的不归路。而这一幕人生悲剧,恰恰是我自己亲手制造的。”陈晓痛哭流涕。

  世间从无后悔药,这沉重的人生枷锁,正是陈晓自己为自己戴上的。他辜负了党和组织多年的信任和培养,一次次收下行贿人的财物,在贪腐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他忘记了父亲让其做个好官、清官的殷殷嘱托,最终留下了一生的悔恨。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就日本核污染水、美国弗洛伊德事件等答问

      2021年5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澎湃新闻记者:近期,美国有官员呼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全面、专家主导的“调查”,称中国没有在溯源“调查”的过程中保持完全透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

    时间:05-26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不赞同所谓“鸡娃”行为和称谓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梁晓辉)针对社会上广泛关注的所谓“鸡娃”话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26日在北京说,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不赞同给这些家...

    时间:05-26
  • 长三角三省一市启动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建设

      新华社南京5月26日电(记者何磊静、朱国亮)26日,作为在江苏无锡举行的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重要内容,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云开工”方式,共同启动太湖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9个重大项目建设。  上...

    时间:05-26
  • 两部门部署开展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习宣传活动

      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署开展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习宣传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近日,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习宣传活动...

    时间:05-26
  • 天津住宅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骏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马骏简历  马骏,男,汉族,1955年8月生,辽宁沈阳...

    时间:05-26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熊孩子”称谓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理念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梁晓辉)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不是“熊孩子”的“护身符”?针对社会上部分这样的声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26日在北京表示,给有不良...

    时间:05-26
  • 助学扶智,校企共筑笃学兴藏梦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姜艳)暮春时节,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内,万木葱茏,繁花似锦。学术报告厅里,一场特别而又温暖的颁奖仪式正有序进行。西藏民族大学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及宝翔励志奖学金...

    时间:05-26
  • 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6日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通电话。...

    时间:05-26
  • 习近平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6日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电话。...

    时间:05-26
  • 2020年中国20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占比59.9%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26日在北京表示,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中,20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比59.9%,比2015年提升30.5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部发布《...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