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70年,“英雄城”换了人间——西藏江孜宗山脚下的瞻思

2021-05-29 14:16: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全媒+丨70年,“英雄城”换了人间——西藏江孜宗山脚下的瞻思

  “几十个人会奋起猛攻你,拼死命战斗到最后一个倒下去,像古罗马的爱国者那样。”——侵略者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一书中如此记录。

  从18世纪开始,英国就企图将西藏纳入自己的殖民版图,1888年发动了第一次对西藏的武装进攻。在战争未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下,英军于1903年发动第二次入侵西藏的战争,并于1904年攻入西藏江孜。江孜人民奋勇抗敌,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江孜由此赢得“英雄城”的美誉。

  藏历四月,雪山下的年楚河畔绿意渐浓,青稞在广阔的田野里泛出嫩芽,“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熠熠生辉。

  行走在江孜抗英纪念馆里,凝视一张张黑白照片,浏览一件件抗英实物,聆听一段段英雄故事,记者依然为百余年前的英雄壮举感慨落泪。

  家园涂炭,山河易碎。面对英军的大炮和重机枪,数千英勇的江孜军民不畏强暴,在宗山上用石头、长矛、土枪土炮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弹尽粮绝后,包括白居寺云丹平措在内的60余名英雄宁死不屈,壮烈跳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帝国主义加快了与分裂势力勾结的步伐,妄图将西藏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

  1913年,英国策划召开西姆拉会议,唆使西藏地方代表首次提出“西藏独立”的无理要求,当即遭到中国政府代表严词拒绝;194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国代表支持下突然宣布成立“外交局”,遭到全国人民和国民政府的反对;1949年11月,西藏地方政府决定派所谓的“亲善使团”赴美英等国,寻求对“西藏独立”的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

  西藏和平解放,终结了帝国主义和分裂势力的幻想。

  1951年5月23日,中央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第一条即确定:“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从此,西藏各族儿女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新生。

  在宗山古堡脚下的班久伦布村,记者见到了多布杰老人。1951年出生的他,和新西藏同龄。“我从父亲那里听说我爷爷曾经参加过抗英战争。对于今天的美好生活有着太多的感受,因为有了金珠玛米(解放军)的出现,有了共产党的指引,我们家的命运才有了根本改变。”

  站在宗山古堡英雄跳崖处,抚今追昔。那是一段血与火的岁月,那是一段反帝爱国的抗争史。在“英雄城”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熏陶下,爱国主义精神在江孜薪火相传,爱党、爱国、爱家成为人们坚定的信念。

  距离多布杰家近100米,至今保存着一座旧西藏贵族庄园——帕拉庄园。它曾是旧西藏十二大贵族庄园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贵族庄园。

  LV女士皮包、欧米茄手表、万宝龙钢笔、英国威士忌、印度香烟……这是20世纪50年代帕拉家族的日常生活用品。记者沿木质楼梯走上三楼陈列室。室内,少女小腿骨做成的法号、锁农奴的脚镣、抽农奴耳光用的拍子……看了让人不寒而栗。

  庄园内的一件件展品,不禁让人惊叹当年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园对面农奴的凄惨住所。

  解说员普布次仁告诉记者,这座庄园的主人叫扎西旺久,他所属的帕拉家族有很多人担任过旧西藏政府的高官,仅担任过噶伦(大臣)的就有5人。最风光时,帕拉家族拥有37座庄园、1.5万余亩土地、12个牧场、1.4万多头牲畜、3000多名农奴。

  “在旧西藏,约占人口95%的农奴虽然终日辛苦劳作,却过着地狱般的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命如草芥;而占人口仅约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说到这里,36岁的普布次仁神色凝重。“我母亲拉巴仓决曾是帕拉庄园的朗生(家奴),就在二楼纺织卡垫。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我讲起当年的悲惨生活。”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西藏人民的愿望平定叛乱,并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

  在那场废奴运动中,多布杰一家9口人分到了土地、牛羊等生产资料,不公平的地契被烧毁。老人至今记得分到土地时的喜悦:“自己的牛,自己的地,收成都是自己的。”

  “现在,我受县里聘任,走上公益性岗位,专门讲解帕拉庄园的历史。”普布次仁说,“如今,我们家有耕地、有牛羊、有汽车,还在县城买了楼房。我79岁的母亲经常念叨:‘现在的好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站在庄园三楼的了望处,周围是鳞次栉比的藏式新居。“这是当年领主巡看自己土地牧场的地方,因为放眼望去,没有任何建筑,一览无余。如今,群众的住房比旧庄园还高,农奴主站在这里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场景再也没有了。”他说道。

  暖意润高原,欣欣向荣的西藏迎来八方游客。雪域高原的圣洁美景,荡涤着人们的心胸。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到访宗山古堡和帕拉庄园,更深切地领悟到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分裂西藏的阴谋,为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奠定了基石,也是西藏取得“短短几十年 跨越上千年”伟大成就的起点。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站在宗山脚下,漫步于年楚河畔,江孜抗英的爱国历史和民主改革的鲜活写照,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

  回望历史,方知来时之艰辛。冀望未来,一个更加美好的西藏,正在路上。

  文字记者:沈虹冰、张京品、陈尚才、柳新勇、李键

  摄影记者:孙瑞博

  视频记者:洛卓嘉措、索朗德吉、旦增尼玛曲珠、孙瑞博

  • 相关阅读
  • 焦点访谈:创新赋能“数智”未来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说起大数据,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当下,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智慧交通、疫情防控等等背后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比喻说:数据是互联网经济的石油。...

    时间:05-30
  • 北京累计1685.81万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截至2021年5月29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090.30万剂次,累计接种1685.81万人。...

    时间:05-30
  • 广州越秀区18条街道社区核酸检测点公布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30日凌晨,广州越秀区发布了《关于开展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的通告》,18条街道社区核酸检测点公布,详情如下:...

    时间:05-30
  • 农业农村部:抓好“三夏”生产 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毫不放松抓好“三夏”生产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通知》,要求各地坚定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标不动摇,赢得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

    时间:05-30
  • 贵州:创新发展 拼搏进取

      创新发展 拼搏进取  荒山种茶叶 产业路更宽  本报记者 苏 滨  靠卖茶叶,蒙琴邦去年又挣了十几万元,“早几年前,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蒙琴邦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大...

    时间:05-30
  • 热解读|这句话 总书记为何反复强调?

      热解读 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时间:05-30
  • 在这个节日,重温总书记的谆谆寄语

      2021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提出殷切...

    时间:05-30
  • “科技盛会”上,习近平的讲话贯穿一个鲜明的主题

      学习进行时丨“科技盛会”上,习近平的讲话贯穿一个鲜明的主题  新华网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个非常鲜明...

    时间:05-30
  • 王毅同塞尔维亚外长塞拉科维奇举行会谈

      中新社贵阳5月3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5月29日在贵阳同塞尔维亚外长塞拉科维奇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塞尔维亚是中国在欧洲的“铁杆朋友”。我们有着深厚传统友谊,这是在共同反对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中...

    时间:05-30
  • 王毅谈中塞外长贵阳会谈六点共识

      中新社贵阳5月3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5月29日在贵阳同塞尔维亚外长塞拉科维奇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表示,塞尔维亚是中国在欧洲的“铁杆朋友”,在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亲自关心引领下,两...

    时间:05-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