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山西兴县花子村:革命老区乡村“焕新颜”

2021-06-07 14:25: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吕梁6月7日电(记者 任思雨 李季)你心中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模样?近日,记者跟随“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感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新面貌。

  走进兴县花子村,第一感受是整洁美观,文化广场宽阔平展,街道看不到杂物,院落也干净利落,乘着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这里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 任思雨 摄。

  从玉米到高价经济林

  山西兴县是知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的所在地。

  康宁镇花子村位于兴县县城以南25公里,2014年初,花子村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72户494人,在村常驻人口仅为500余人。

  康宁镇副镇长刘磊曾被选派为花子村的第一书记,据他介绍,2016年刚来村里时,这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里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收入为主。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 中新网 任思雨 摄。

  但几年前花子村的土地种的大多是玉米和小杂粮,并不能为村民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为让大家致富,花子村因地制宜,开始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村级产业。

  如今走进占地150亩的大棚种植基地,樱桃树、玉露香梨树、葡萄藤正展示着勃勃生机。当年,刘磊与村干部一起前往山西太谷以及山东等地考察,经过产业整体规划后,花子村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引进樱桃、葡萄等高价值经济林。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 任思雨 摄。

  目前,大棚种植基地共种植葡萄35000余株、樱桃3000株、玉露香梨3160株。刘磊说,葡萄今年就能挂果,樱桃和玉露香梨也计划在明年挂果,为确保林果生长期内的经济效益,花子村还在林果株间空地种植辣椒,每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 任思雨 摄。

  而当这些种植林果全部进入盛产期,每年预计可实现收益400万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务工、入股分红三种渠道,可带动村民人均增收700元以上,参与务工者可实现每年人均2000元以上收入。

  借光致富

  除了大棚,花子村还在2016年动工兴建农光互补电站,2017年6月27日并网发电,全年可实现创收50余万元。同时,电站下面还种植了中药材桔梗,上面光伏发电,下面中药材成长,清洁能源与农业相结合,带来双向收益。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任思雨 摄。

  刘磊介绍,电站产权归集体所有,这笔电站收益有三种分配方式,一是实施村内的小型公益事业;二是设置环境卫生保洁、自来水管护等公益劳作岗位,使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务工方式获取劳动报酬;三是通过奖励补助,每年在全村范围内评选文明户和文明个人进行奖励,同时对困难大学生、鳏寡孤独老人进行慰问救助。

  “以前主要靠种植收入,现在靠同时发展集体经济、大棚产业和光伏发电脱贫致富。”2017年底,花子村实现整村脱贫,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200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0000元以上。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任思雨 摄。

  美丽乡村进行时

  走进花子村村民王左娥的家,记者看到的是一处干净整洁的院落,屋里窗明几净、墙壁崭新洁白,2018年,花子村对村中的老旧房屋进行危房改造,王左娥老两口的旧窑洞也进行了翻新。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任思雨 摄。

  而在家里的墙壁上,还贴着一张“花子村卫生评选标准”,上面罗列着“院内地面清扫干净无垃圾”等10条详细的卫生标准及分值。据了解,花子村每个月都会在村内开展卫生评比活动,用光伏发电站带来的收益对卫生整洁户进行奖补,以此激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容户貌提升。

  作为兴县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之一,花子村近年来依次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对村民房前屋后,院内院外、村内村外的乱堆乱放和河沟道渠进行集中整治,村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并配备固定环卫保洁人员、垃圾箱,实现道路街道的整洁美观。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 任思雨 摄。

  目前,村内现有健身广场一处,小花园一处,小公园两个,实现网络全覆盖,自来水、污水管道、天然气入户,还有爱心超市、爱心洗衣店、日间照料中心等。这座昔日的贫困乡村,正在不断“焕新颜”。(完)

  • 相关阅读
  •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20年7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工作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时间:06-07
  • 筑牢“大国粮仓”的根基 “吉林经验”多措并举保护利用黑土地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筑牢“大国粮仓”的根基 “吉林经验”多措并举保护利用黑土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冬):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重要财富。我国的东北平原作为世界三大黑土...

    时间:06-07
  •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老包钢”挑起新担子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老包钢”挑起新担子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6月5日上午,“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讲...

    时间:06-07
  •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丨走下高原走向世界的“致富毯”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丨走下高原走向世界的“致富毯”  6月7日,正在青海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宁市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依托当地原材料资源优势,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竞争力,带动群众...

    时间:06-07
  • 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7日下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记者...

    时间:06-07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传承着红色基因 激发发展新活力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传承着红色基因 激发发展新活力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6月1日至6月4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东。巍巍沂蒙山,浓浓军民情。这片红色...

    时间:06-07
  • 贵州印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石头山”变“绿色银行”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贵州印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石头山”变“绿色银行”  人民网铜仁6月6日电 (记者黄玉琦)5日,记者跟随“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贵州站)采访团走...

    时间:06-07
  • 中方:愿同印尼一道,不断开拓两国合作空间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邢翀)在7日例行记者会上谈及中国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首次会议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本次会议标志着两国综合性高级别合作机制宣告成立。中方愿同印尼一道,不断开拓两国合...

    时间:06-07
  • 再访塞罕坝机械林场:红色沃土孕育绿色奇迹

      红色沃土孕育绿色奇迹  ——再访塞罕坝机械林场  6月初,位于河北最北端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绿意萌发。登上林场二道河口前梁上的“镇沙亭”,北望不过两公里,便是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借风势,风助沙威,向南...

    时间:06-07
  • 我国已建成城市公园约1.8万个 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较2012年前增加近50%

      央视网消息:国新办今天(6月7日)举行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在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城市绿化要健康、安全和宜居。目前,我国...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